青山变“金山”
6月11日清晨,大雨刚过,乌当区水田镇罗庄村铁皮石斛基地负责人邓廷华就走进山林,查看铁皮石斛苗窝生长情况。
邓廷华是罗庄村本地人,两年前他是罗庄村大河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的股东,如今是贵州露宇影辉生态种植有限公司(下称“露宇影辉公司”)的员工。从合作社股东到公司员工,邓延华身份的转变,还得从罗庄村探索产业结构调整说起。
石斛落户乌当
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罗庄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群山环抱、水清林密。
2017年,罗庄村成立大河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尝试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酥李种植产业。
合作社的资金全靠村民的入股资金。大河生态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宋安原说,“由于果园规模达不到相关项目的资金补助条件,树苗刚种下,合作社就没钱了。”而且,“种果树基本要3至5年后才能挂果,许多村民眼见着短时间挣不了钱,就退出了合作社。”自身投资能力弱、技术人才匮乏、摸不清市场情况,合作社种下的酥李苗只好暂罢管理。大家这时才明白,种植果树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的项目。
守着连座的生态青山,捏着大片的林地资源,老百姓却富不起来。
2017年,乌当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之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种什么,怎么种,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
“石斛市场需求量大,2018年贵州省石斛产量只占全国的33%左右,生产潜力仍有极大的挖掘空间。经过多次市场调研,我们看中了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发展站站长刘朝勇说,难得的市场机遇、适宜的生态优势,再加上原有的铁皮石斛种植基础,乌当区下定决心在罗庄村规划了1万亩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唤醒沉睡资源
为了不走罗庄村种植酥李失败的“老路”,乌当区引入在贵州多地具有铁皮石斛种植经验的露宇影辉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组织模式,由公司建设基地、发展种植、销售产品,由村集体负责林地流转、村民入股、技术培训、基地用工等事宜。避免了村民自己摸索面临的“不懂行情、没技术、没销路”等难题。
初来乍到就开口“要”1万亩山林,“拿去干啥?种啥?”罗庄村的村民一开始对露宇影辉公司充满疑惑,甚至不愿意将林地流转出来。
“不过老百姓信任我们,思想工作容易做。”罗庄村村支书方昌说,几次动员大会开下来,林地流转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全村90%以上农户签署了林地流转协议,没有林地的农户也可用500元入股的方式参与铁皮石斛项目。
“1亩林地1年流转费30元,5年后每年递增10元;5年后基地达到丰产期,村集体将收益的一半用于老百姓分红。随着村集体每年收入的增加,老百姓的分红也会逐年增加。”算了账,罗庄村村主任宋安富憧憬着村民们未来的幸福日子。
基地的建设不仅让农民把闲置林地变成可以用起来的“资本”,更能让他们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自从家里近60亩林地流转给村集体,42岁的宋安兵就来到铁皮石斛基地打工。修枝、除草、扛货、浇水……宋安兵是工友眼里最勤快的人。
“一天一百多块钱,还是在家门口,上哪找得到这么好的工作!”过去为了照顾孩子,宋安兵时常在罗庄村周边做点水泥工、装修工之类的散活,收入十分不稳定。
“现在基本天天到基地打工,我已经存了一万多工资了。”宋安兵笑了起来。
在“三变”改革机制作用下,公司与合作社、农户紧密链接在一起,聚合土地、人力、资金、等各生产要素,解决了技术、市场、上下游产业等难题。原本在老百姓手里“沉睡”的林地资源,就这样变成了“活资源”,农民变成“生态股民”。
目前,罗庄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已完成种植4500余亩。在基地的带动下,曾经闲置的林地、劳动力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依托铁皮石斛种植,乌当区全区与357户贫困人口建立了长期土地入股、务工等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就兑现资金400余万元,实现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邓廷华查看铁皮石斛生长情况。(作者 何欣)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