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公司逃离险企 永安保险等股权出售难
中小险企面临转型阵痛,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也有18家公司新进持有险企股权
监管趋严,经营艰难的险企成了一些资本的“围城”。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有4家公司拟减少对险企股权的持股比例。在一些资本退出保险业的同时,也有18家公司新进持有险企股权,9家公司增持了险企股权(不过,其中的大多数险企虽披露了股东变更信息,但最终还需要银保监会批复后才能生效)。
实际上,去年以来险企股权已出现“出售难”,包括永安保险、信泰人寿等险企股权都出现了流拍。这背后是,保险姓保,监管趋严下的中小险企转型阵痛,以及对股东准入的门槛提高,资金来源审查趋严等。
作为一种稀缺金融资源的保险牌照还吃香吗?保险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并不能说保险牌照没那么受欢迎了,只是公司在选择是否进入保险业时,更加谨慎了。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年内32公司出清险企股权,多是中小险企
资本进进出出,已成为保险业的常态。新京报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9日,共有和谐健康、华泰保险集团、安盛天平、农银人寿等20家险企披露了股东变更的相关信息,比上年同期的6家同比增长超两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新京报记者解释称,今年险企股权变动较多,或许与2018年新实施的股权管理办法有关,有些公司不完全符合规定,所以在股权上做一些调整。此外,监管对险企股东要求较高、对股东与险企的关联交易查得较严格,也不排除有些股东在此大背景下选择退出。“当然,近两年我国实体经济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能一些险企股东自身所处的产业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可能也做了一些策略性的调整。”
从股东动向层面看,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共有32家公司拟出清险企股权,同时,有4家公司拟减少对险企股权的持股比例。具体到保险公司,出现股东拟清仓股权情况的险企有和谐健康、交银康联、幸福人寿、华泰保险集团等总计17家,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险企。
日前,交银康联披露了股东变动信息。此前,其仅有交通银行及康联集团两个股东,第二大股东康联集团持股比例为37.5%,此次股东变动,则是康联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给MS&AD 保险集团,这一变更股东事项待银保监会批准后生效。交银康联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有进一步明确信息,我们会及时披露。”
同样的还有幸福人寿。6月中旬,其第一大股东中国信达也发布公告称,将拟出清所持全部幸福人寿股份,共计约51.66亿股,股权占比为50.995%。中国信达此前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转让幸福人寿是围绕“突出主业”做出的战略选择。
北京律师协会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保险专业律师李滨对新京报记者坦言,目前获得保险牌照确实很不容易,同时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有着严格的准入条件要求。
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若按照传统方式经营,前五六年应该是亏损的,但现在有很多中小寿险公司,由于资本要求其缩短亏损的年限,或者要求其快速盈利,这就导致其中一些中小寿险企业基本上将重心放在银保业务,通过设计某些万能险、分红险等投资类保险产品快速吸引公众资本转化为保费,但这种经营模式显然已经偏离了保险业非投资行业,需要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保险保障产品的行业本质。
“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姓保’,保险业要回归保障,这就使一些原来进入保险业的资本看到了经营难度的增加和险企短期盈利几乎无法满足资本获利性的要求,这或许也是资本退出保险业的原因之一。”李滨表示。
幸福人寿巨亏被抛弃背后,中小险企面临转型阵痛
一般而言,股东出售或减持保险公司的股份,主要原因包括股东公司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盈利不佳等。不过,监管趋严,“保险姓保”之下,中小险企转型阵痛也正考验着股东的承受力。
上述被股东抛弃的幸福人寿去年的原保费收入91.66亿元,同比下降了50%。对于原保费的大幅下滑,幸福人寿相关人士此前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去年根据价值转型部署,产品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其中包括停售了高现价趸缴产品,所以保费下滑。”
此外,资本市场震荡也是外部原因。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去年幸福人寿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导致去年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2018年,幸福人寿巨亏了约68亿元。拟出清其股权的中国信达,2018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70.3亿元,同比下降10.8%,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0.4亿元,同比下滑33.6%。其表示,“2018年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受保费收入减少影响,而集团保险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幸福人寿经营。”
类似于幸福人寿的险企并非个例,近年来,由于监管要求保险回归保障,且对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进行诸多限制,这也使得此前一些以万能险、理财险业务为主的中小型险企,陷入了转型困境。一方面,发展保障型产品需要研发产品、铺设经纪渠道或者个险渠道,这考验着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功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例如建设个险渠道,就需要花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市场入局者增加,竞争十分激烈,大型险企有品牌优势、渠道优势,个险队伍已十分成熟。而中小型险企显然在这些方面弱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其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相对弱势。
永安保险等险企股权“出售难”,保险牌照还吃香吗?
在一些资本退出保险业的同时,也有18家公司新进持有险企股权,9家公司增持了险企股权,这些公司包括投资公司、地产公司、能源公司、信息公司等。从险企角度来看,安华农险、百年人寿等多家险企,出现了拟新进股东持股的情况。
例如安华农险,中国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拟成为其新进股东,受让了6.809%的股权。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国测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集则拟成为百年人寿两个新进的股东,分别受让11.55%、8.98%的股权。
那么保险牌照还吃香吗?
从上述数据来看,出清险企股权、“逃离”保险业的公司数量要明显高于新进入保险行业的公司数量。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公司虽然想转让险企股权,但却“卖不出去”的情况。
例如永安保险的股东之一西飞集团,2018年11月9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信息,公开转让所持有的永安保险1130万股股权,占总股本的0.38%,转让底价为4232.37万元,但并未成功。今年1月7日,西飞集团再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永安保险股份,此次的转让底价直接“打九折”定为3810万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永安保险的股权至今还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挂牌,转让低价仍为3810万元。
信泰人寿也有类似情况。新京报记者在阿里拍卖上发现,去年11月份,三门金石园林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信泰人寿4700万股股权进行拍卖,第一次拍卖起拍价约为1.06亿元,但最终流拍了。今年1月份,该股权进行第二次拍卖,此时,起拍价已降至8460万元,便宜了将近两成,但仍无法摆脱流拍的命运。目前,该股权仍继续拍卖,新一轮拍卖将于7月26日开始,起拍价也再次降价至7402.5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永安保险及信泰人寿去年均实现了盈利,净利润分别达1.81亿元及0.32亿元,在目前的形势下,险企实现盈利已不易,但这些险企找“接盘”股东仍困难,这些现象是否说明保险牌照的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一位保险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并不能说保险牌照没那么受欢迎了,只是公司在选择是否进入保险业时,更加谨慎了。其次,公司对于其投资的保险标的选择,也会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例如公司经营情况、其他股东的情况等。此外,近年来监管对保险公司股东准入严格,即便一家公司想成为险企股东,也不一定符合标准。
自2018年4月10日起实施《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后,险企股东的准入门槛也有所提升,种种因素让许多公司在决定是否进入保险业时出现犹豫。
近期,新京报记者还获悉,为落实2019年公司治理监管工作任务,决定组织开展保险机构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工作,将严厉打击保险机构股东股权违规行为以及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乱象行为,将重点关注2018年实施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出台后的股权和关联交易情况。
此次险企股权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也包括:股东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股东通过隐藏实际控制人、隐瞒关联关系、股权代持、一致行动约定等隐性行为规避监管审查,谋求对保险公司的控制权和主导权等;股东质押保险公司股权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保险公司是否存在股权质押、冻结比例过高,股权变动频繁,股权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等。
此外,投资人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也是重点之一。例如投资人取得保险公司股权,是否使用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是否存在投资人通过设立持股机构、转让股权预期收益权等方式变相规避自有资金监管规定的情形;投资人是否存在挪用保险资金,或者以保险公司投资信托计划、私募基金、股权投资等获取的资金对保险公司进行循环出资的情况等。
金融开放背景下 有外资股东增持险企股权
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险企的外资股东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会。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开放出现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今年5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了12条对外开放的新措施,其中关于保险业的就有“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允许境内外资保险集团公司参照中资保险集团公司资质要求发起设立保险类机构”等。因此,今年以来也有一些外资股东增持了保险公司股权。
例如安盛天平,其《关于变更股东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中就显示,公司外资股东也是第一大股东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