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致富路上】种出“酸果实"带来“甜日子” 阆中柠檬产业园喜获大丰收
果农收获忙
四川新闻网南充12月4日讯(张晓东 朱志林 记者 高飞 摄影报道)寒冬时节,阆中乡村阡陌纵横,满眼的绿意恣情舒展。12月2日,记者走进了阆中市洪山镇金鼎村的江东产业园,4500亩柠檬产业园正逢丰收季节,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坡上一棵棵翠绿的柠檬树生机盎然,或黄或绿的柠檬果挂满枝头,装点了寒冬,柠檬园里人们正在采果装箱上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 以前的洪河水片区部分村落满眼荒坡,农作物稀少,农民收成有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为走出困境,2015年,阆中农业农村局招引杨氏果业有限公司进驻洪河水片区,将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连片建设万亩脱贫奔康产业园,包括洪山、朱镇、河溪、金垭、宝马五乡镇35个村、358个社,园区面积3万亩,涉及农户1032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7个、贫困户1719户、贫困人口5112人。园区种植柑橘、柠檬3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及其他乡镇农户共发展优质水果20万亩。构建江东产业园区,规划园内园、园外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拓宽贫困农户致富渠道,增强扶贫内生动力,让荒山种满“摇钱树”。目前,金鼎村江东产业园每年出产各类水果8000吨,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果实装车,向幸福出发
“我们家以前一直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由于没有技术,加上年龄越来越大,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务农的收入也不高。”金鼎村年近 60 岁的许大娘说,“多亏了建起柠檬园,每年每亩土地流转就有550元,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每天在园子锄锄草、修修枝,采摘果子,活路既轻松又干净,每年可以挣一两万块钱呢!”
柠檬产业基地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同时也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当地的农户在家门口挣到了钱不说,还盘活了土地,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作为柠檬产业覆盖最广的洪山镇,随着柠檬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业也悄然兴起,餐饮、休闲、娱乐产业次第开花。几年前还在为脱贫努力奋战的洪山镇,如今已变成集生态模式、科技集成示范、品种展示、乡村度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胜地。
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
“今年柠檬处于初挂果阶段,产量大概8000多吨,产值超过1200万,明年预计进入盛产期,产量产值可以实现翻倍。”农业农村局干部邓小宇介绍到,“现在扬氏果业在园区的固定职工有93人,其中就有70人是咱们当地的乡亲,经过培训,成为技术管理人员被应聘上岗,平均月收入可达到5000元左右。很多农户都学会了套袋技术,最多的一天可以套2000多个,就是200多元的收入。每天园区内都有400到1000人在务工,整个园区为周边乡镇10546户农家提供了就业机会。”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因地制宜谋发展是出路。近年来,阆中农业农村局、杨氏果业、乡镇政府三方紧密联动,整个江东产业园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开发、智能化赋能、创新化支撑、集群化发展、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培育、绿色化引领、融合化推进、持续化增收”的思路,加快推进当地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现在,种养产业兴,瓜果满枝头,从“望山兴叹”到“靠山吃山”,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山水画卷正在江东产业园区覆盖乡镇徐徐展开。
记者了解到,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 阆中建立了三园同建的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建设大园区带动大扶贫、建设奔康园带动村发展、建设小庭园带动户增收的模式引领村乡产业革命。目前,阆中建成5万亩江东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1.8万亩江西干果扶贫产业园、6万亩江天休闲农业扶贫产业园和5万亩江北生态农业扶贫产业园,形成了“东柑、西椒、南果、北药”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的同时,阆中借助企业订单培养、“扶贫车间”定向培养、等方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就近培训、就近就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活水源头。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