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战疫捷报|全国每天治愈出院患者超500人,各类企业密集复工……
全文3626字,阅读约需7分钟
文丨梁希理
编辑丨杨旭然
这一周,各个城市开始有序复工、复产。随着人们陆续返程,空旷许久的公共交通和办公楼迎来了久违的人气。
期待中的拐点全面好转迟迟未来。可这周传来的各类好消息,还是多少能打消掉一些我们对疫情的担心与悲观。
治愈出院的患者数量不断上升,。按照2月13日国家卫健委给出的数据,“2月7日起全国每天治愈出院患者超500人,治愈出院病人越来越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这场传染病来势汹汹,对于基础抵抗力欠缺的幼儿、、老人都更为无情。但在这个周四,之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岁2个多月的刘新小朋友已经治愈。这一全国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儿童重症患者消息,无疑让人倍感欣慰。
而在治疗上,尽管短期内仍缺少疫苗和特效药物,但据人民日报13日的消息,日前投入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制品,已被证实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在一次次的时间推迟后,多个城市终于在2月10日开始复工。这其实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选择题”里的艰难抉择,也具有特殊意义。在长达半个月产能真空期里,生产停滞,小到工人饭碗、企业利益,大到宏观经济、世界经济,都是不小的在承压。
复工复产是帮扶中小企业的方法之一。在纾解资金紧张上,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减免税费等多项政策,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救助。
国家发改委2月14日发文指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出台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将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聚焦初创企业复工复产后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平台支撑作用,鼓励各示范基地出台有针对性的新举措,及时推广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2月14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加大疫情防控财税支持力度情况、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情况。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表示,因为疫情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商务部在2月10日时表示,积极帮助外资企业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在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千方百计做好为外资企业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
此次受疫情冲击极大的中小企业,在接受惠企政策等外部帮助的同时,也开始了冷静自救。一方面,暂时关闭一些店面、减少产能,降低成本,缓解支付压力;另一方面,调整用户、渠道和经营模式,尽可能维持一定的经营收入。
例如西贝、眉州东坡等连锁餐饮公司相继开展外卖送餐业务,还有31家餐饮企业把后厨当直播间,通过直播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期间,“共享员工”模式走红,企业人力资源错配困难暂时缓解,这不仅得益于此策略的灵活弹性,更要归功于一些大企业“多赢合作观”下的出手相助。
截至2月10日,已有1800名“共享员工”加入盒马生鲜上岗。而支援家乐福门店春节期间分拣外卖的苏宁员工,平均每天也将近100人次左右。
为缓解疫情造就的口罩紧缺,汽车、纸尿裤、手机等制造厂商临时调整产线、“跨界”生产。国家发改委表示,截止到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128%。
长期看,口罩紧缺局面将逐步好转。但眼下复工、复产来临,“一罩难求”短期仍是突出难题。而对于口罩限价带来的矫枉过正,也开始引发人们对于市场效率和行政干预之间平衡度的重新审视。
“药店6毛钱进价、1元售卖口罩被罚没5.68万元”的事件受热议就是典型例子。好在12日晚,监管部门宣布对此事重新调查,也不失为对僵硬监管方式的反思和改进。
截至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共派出医疗队189支,2156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省的医疗救治工作。对于这些不顾个人安危冲到疫区最前方的“逆行者”,除了记住他们救治时的动人瞬间,为他们和家人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措施,可能才是感谢他们的最佳“姿态势”。
继四川教育厅、重庆卫计委等在上周出台专门政策措施,保障赴湖北医务人员。这一周,南京市政府发出通知,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十件实事。其中包括,提供一次子女就学照顾、每周为医务人员家庭送上暖心菜等。
而“南京景点向全国医务人员免费开放一年”的决定,或许也是祝愿抗疫胜利、医务人员平安归来领受优待最诚恳的表白。网友甚至直言,“这是值得全国推广的做法”。
相比药物,不断在疫情防治、防控中出现的科技,是另一股加速病情治愈的力量。
除了配送救援物资、喷洒消毒、喊话空投的无人机,送药、消毒的智能医护机器人,隔着口罩能测体温的5G红外检测仪等科技,沉寂已久的3D打印也有所表现了“高能”表现。看看新闻News消息,2月11日上午,首批15间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的隔离房,已经在湖北咸宁市中心医院安装完毕。平均每间房子,只用两个小时打印。
全民“战疫”之下,每一个好消息背后都承载着我们对疫情尽早结束的希望与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寒冬将逝,春天已经不远。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