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卫星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国防科技大学王飞雪
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第17颗北斗卫星呼啸升空。我国自主发展、运行的北斗卫星系统开始由区域向全球拓展,服务全球用户。
“因为很难,我很兴奋,一心想搞清楚。”王飞雪说,“最初的电板模型大如门板,光芯片就有192块,后来芯片压缩到63块,改成了3块小板。”
面对挑战,他无所——
这是他给自己和团队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奋起冲锋的集结号。从1995年与“北斗”结缘至今,王飞雪的日子几乎都是在挑战中运转着。
这是一段燃烧与痛苦寂寞互相撕扯的时光,与王飞雪一起参与攻关的几个研究生担心周期太长、出不了,相继离开。
3年后,星地对接现场,显示器上脉冲闪闪,捕捉信号成功。在场的20多位专家起身鼓掌,向王飞雪和同事们表示祝贺。
“这是事关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项目,岂是儿戏?”“这个难题别人耗费10年功夫也没有攻克,几个年轻人能行?”“就算这个项目能做出来,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不少专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苍茫夜空,7颗排列成“勺子”形的耀眼明星,被古人赋予一个诗意名字——北斗。
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看得见远方的灯塔,却不知道要迈过多少沟坎才能抵达。
仰望星空,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目光深邃,澎湃。
目光能看多远,脚步就能迈多远
伴随着“北斗”遨游、闪耀世界的轨迹,他的人生梦想也在深邃星空划出一个个壮美的惊叹号。
这个严重制约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工程的技术“瓶颈”,被他们攻克了,最终成功研制出北斗一号全数字快捕与信号接收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1995年,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系统遇到了技术瓶颈,国内专家10年攻关迟迟无法突破。刚读博士的王飞雪、雍少为、欧钢另辟蹊径,以大胆、超前眼光拿出一个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技术方案,请缨攻关任务。
“前一个数字,是习我和战友们‘把北斗系统建设好’之后的,后一个是2020年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全球覆盖目标要拼搏的。”王飞雪说。
从零起步,20年不舍昼夜,逐梦北斗,这位被誉为李云龙式的科技专家有着怎样的、胆识和情怀?
450,1797。这是今年44岁生日当天,王飞雪写在笔记本上的两个数字。它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