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班和彩虹班的孩子,请让我来爱你”
新华社长沙5月29日电(记者帅才 范军威 韩曦乐)鼻梁上架着一副蓝色眼镜,白白的小脸时不时露出温和的笑容,当记者说话时,他会灵活地看着,爱不释手地拿着记者送的漫画书《守株待兔》,稚气地问爸爸,“这个叔叔坐在树下干吗呀?”
他是7岁的杨子贤(化名)。他坐在长沙县黄土岭一个小小的出租屋内,安静地翻看书本,和普通孩子不一样,他和双胞胎哥哥杨子乐(化名)是脑瘫患儿,他的情况比哥哥好很多,哥哥只会叫“爸爸”,而他会唱歌,会背很多诗歌,只是暂时不能独立行走。
自打两兄弟出生以来,母亲李军娥就没有离开过他们一天,她说,给了孩子生命,却没给他们健康的身体,她很愧疚,所以她拼了命也要帮助孩子们康复。
五年前,得知孩子们可以享受每年免费康复治疗100天的好消息时,李军娥义无反顾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长沙,“就算是吃再多苦,我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疗。”
瘦弱的母亲和两个不能自理的孩子租住在医院附近的村子里,在这个医院的附近租住着300多户这样的家庭,这些家庭因为要给孩子治疗脑瘫而聚集在一起,家长们互相鼓励,约定要坚持下去。
租住在每个月200元租金的小房子里,要照顾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不能出去工作,依靠老家的低保补贴和老公打零工的收入度日,李军娥无数次泪流满面。她想过要放弃,可看着幼小无辜的孩子,她发誓,一定要让孩子渡过难关。
“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我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回忆过去,李军娥的内心有酸楚,也有感动。
2017年的一天,一个拄着双拐的年轻女人带着一支名叫“学习张海迪小组”的队伍来到了李军娥的出租屋,她叫齐文英,是湖南爱心企业安邦制药的一名员工,她和同事们给杨子贤和杨子乐带来了很多礼物,也给了李军娥信心,“我从小不能行走,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但后来我靠着自己努力和好心人帮助,不仅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还结婚生育了两个健康孩子,现在有了工作,生活也很充实,还买房买车了。”
两个母亲握着彼此的手,泪流满面。“我要把自己的所有坚持和获得都说给李姐听,我要让她对孩子们有信心,30年后,他们一定能够像我一样,好好生活。”齐文英说。
如果说齐文英的经历给了李军娥希望,小儿子杨子贤在接受康复治疗后的飞速进步,则给了这个坚强的母亲又一剂“强心剂”,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接受运动康复、语言康复、教育康复等治疗后,杨子贤不仅能够流畅表达,还学会了认字。
“日、月、水、火,这些字我认得,还会背《悯农》《静夜思》,还会唱《感恩的心》。”杨子贤告诉记者。
“六一”儿童节前夕,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办主任曹欣欣等带队对杨子贤和哥哥进行了家访,得知家里的电饭锅坏了,就记在本子上,准备买一个新的送来,“定期对医院附近的这些孩子们家访,了解他们的需求,想多为孩子们做点事吧。”
杨子贤已经7岁了,李军娥对于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畅想,儿子如通过进一步康复能走的话,他读书的愿望就更近了。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副主任王春华说,目前医院开办了教育康复班,有“彩虹班”和“星星班”,基本上相当于幼儿园一样,让这些孩子能够享受上幼儿园的权利,并且为孩子们以后上小学做准备,教育康复班的老师有幼教、特教、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家长,为这些孩子配备这么多人员,是希望孩子们在爱里成长。
在医院,罗专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已经7年时间,她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班主任,在她眼里,孩子们都很懂事,有些孩子就算是汗流浃背也要完成训练动作,孩子们的单纯善良和坚持让她感动,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从彩虹班和星星班出去的学生有121名,已经有8个孩子顺利入读小学,上一届的刘勇(化名)同学现在龙塘小学读书,他经常放学过来看我们,给这里的弟弟、妹妹们演讲,鼓励他们要坚持治疗。”提起自己的学生,罗老师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治疗,一些达到学龄的孩子已经入读了附近的龙塘小学,很多租住在医院附近的孩子和家长们就成了常住人口,他们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下去。
“附近的龙塘小学在医院的介绍下,还给了我们3万元的爱心捐款,得到了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感到很温暖。”李军娥说。
近年来,湖南在定点医院对脑瘫儿童实行免费抢救性康复治疗,迄今已有上万名脑瘫儿童实现免费康复治疗。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患儿在医院可以接受六个项目的治疗,每个脑瘫儿童的救助标准为1.56万元,康复训练周期为100天。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妈妈教我背诗,老师教我认字,妈妈说人一定要好好活着,要有感恩的心。”杨子贤摇头晃脑背诗的样子,像一朵在夏天热烈盛开的向日葵,充满希望……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