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车内空气保卫战”意味着双赢
权威评价出炉 “生态汽车”受热捧
打赢“车内空气保卫战”意味着双赢
6月2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ECAP管理中心在杭州发布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2019年度第一批评价结果,共有7款车型参与评价。图片由C-ECAP管理中心提供
与其说“蓝天保卫战”是一场人类与雾霾的战役,不如说是一次唤醒人们重视环保的科普。如今,这一风潮刮到了汽车业。
有调查显示,车内空气污染也已成为导致驾驶员感到压抑、烦躁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越发重视,购车将不仅关注动力、外观,车内空气是否安全,是否采用环保内饰材料也将成为重要的选择因素。规范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成为促进汽车生产工艺改进和消费升级的当务之急。
6月2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C-ECAP管理中心在杭州发布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2019年度第一批评价结果。共有7款车型参与此次评价,东风日产骐达、吉利星越、嘉际和奥迪A4L获得代表最高评价的白金牌奖项。其中,奥迪A4L以95.11分的最高分成为唯一获得白金认证的豪华车型,并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维度表现出众。依据C-ECAP评价规则,获得铜牌及以上就可以被认定为生态车型。
经C-ECAP管理中心测算,生态汽车在行业数量占比从2015年17.8%提升到了2018年59.6%,提高41.8%;企业对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从2015年的零家,提升到了至今的20余家。中汽中心副总经理、C-ECAP管理中心主任李洧认为:“这些数据证明,汽车行业生态设计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
据介绍,C-ECAP重点针对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有害物质、综合油耗、尾气排放等项目进行评价,旨在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生态设计水平不断提升。“今年的C-ECAP所有参测车辆均由厂商送检改为中心抽检形式,奖项权威性进一步提高。”据李洧透露,迄今为止,C-ECAP累计评价了10批次23家企业的39款车型。
评价结果显示,在不计入新能源汽车的前提下,行业平均油耗从2015年的7.04L/100km降至2018年的6.59L/100km;同时,整车平均含铅量从2016年的12.1kg降低至2018年的10.9kg。
事实上,由于汽车零部件众多,塑料、泡沫、皮革、胶水都有可能释放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例如一些皮革制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使用甲醛,而汽车内饰则会使用多种溶剂型胶黏剂,一旦车内材料使用不当,就可能挥发出有害物质。
因此,如何解决车内空气污染这一“隐形杀手”,向来是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此次在“车内噪声”指标上获得满分成绩、在“车内空气质量”“有害物质控制”等指标上获得豪华车品牌最优成绩的奥迪A4L例,经过权威检测,奥迪A4L车内空气质量指标全部满足国标8项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要求,其中6项挥发性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丙烯醛)控制均获得满分,即测量值区间为国标限值的1/10以内。甲醛获得1.8分,即实测数值为国标限值的1/5以内。值得注意的是,奥迪A4L车内空气质量测量指标不仅优于豪华品牌平均表现,甚至优于拟修订国家标准中更严苛的限值。
针对有害物质控制项目,C-ECAP主要考察所有不含有害物质零部件在整体材料中的占比,以及豁免零部件材料的达标情况,奥迪A4L在此环节表现优异,以84%的整体得分率领跑豪华车品牌。
而在车内噪声控制方面,得益于奥迪A4L“图书馆级静音标准”采用的双层隔音玻璃、专门优化的低滚阻轮胎等,奥迪A4L以优于行业最佳水平53.9dB的表现,取得噪音控制的满分评价。
作为《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葛蕴珊教授认为,除了有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也是推动产业链绿色升级不可或缺的力量。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更需要市场的拉动。
有评论指出:“消费升级的真实内涵,是通过改变消费形态,让消费行为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更好地提高公众的幸福感。”正如近年来在都市白领群体中流行的健康轻食概念,孵化了一批优质轻食店,这被视为消费升级的生动体现。
从这个角度出发,汽车企业充分发掘出本行业的升级与创新空间,通过严格要求材料环保性、改进生产工艺,既可带动上下游企业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又能打赢“车内空气质量保卫战”,提高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有业内人士表示:“打造绿色、环保、节能的高品质产品,并助力汽车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消费者与企业的双赢,这是奥迪此次脱颖而出的原因,也是消费升级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