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爬铁塔翻雪山 行程90多万公里 四川大山深处有张电力“活地图”
31年来,国网凉山供电公司输电线路一班班长殷显树和他的团队,翻山越岭累积90余万公里,磨破168双胶鞋,刮坏50多套工作服;带领班组连续安全生产10000多天,为121次卫星发射可靠供电提供坚强保障……
殷显树常年一身桔色的工作服、一根竹棍、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包,穿梭于大凉山深处的崇山峻岭、深溪大河间,与铁塔为伍、与银线相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精心呵护着线路安全。
2019年9月19日,殷显树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份荣誉,对于已经55岁的殷显树来说,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神的认可。
巡检遇大雾封山
靠手表感应死里逃生
1987年揣着老山前线二等功勋章,殷显树来到了西昌电业局(现为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线路工区,从事配网检修维护工作。殷显树向师傅学、向书本学,更从实践中学,海绵吸水,孜孜不倦。“门外汉”的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技艺娴熟的线路工人。
500千伏普洪一线投运后,殷显树奉命巡检这条穿越无人区的线路。在一次巡线中,他和同事进山后不久便遭遇大雾而迷路,更可怕的是,天色越来越晚,林子越来越密,不管怎么走都走不出去。如果天黑之前还走不出原始森林,大家的生命就会有危险。这时,殷显树看见手上佩戴的电子表,想到电子表在高压电线下会感应电流发声,他让大家高抬手臂感应输电线路的位置。不断变换方位、不停重复举手,终于他们在深夜里死里逃生,走出了原始深林。
2003年,殷显树调任安宁输变电公司线路一班班长,负责凉山北部220千伏环网的运行维护。环网的每条输电线路都是西昌电网与省公司主网连接的“生命线”,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电源的重要支撑。
面对线路投运时间长,绝缘老化,沿线雷击、鸟害、外力破坏严重等恶劣的环境,殷显树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都坚持白天带领班员对线路和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处理缺陷,晚上整理巡视检修记录,为运行维护提供准确的现场资料。
输电线路“活地图”
从手工到智能机器样样精通
“输电运检智能巡视大数据系统”最初立项的缘由还要从一次殷显树带着新徒弟巡线说起。
2017年1月11日,殷显树带着2016年底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徒弟张松巡视220千伏南岭线拖乌山区段。“师傅,您已经这样巡视了30年,可这往后岁数越来越大,您这样身体怎么吃得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就没有什么办法能代替人力巡线吗?”徒弟的这一问可问住了殷显树,在输电运检工作的人都知道,殷显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一个爱琢磨的人。
从那之后,他常常独自站在杆塔下思考、琢磨。大家都知道他是输电线路的“活地图”,他带领班组成员绘制的“巡线路径详图”,在实际工作中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徒弟的话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他不禁琢磨,是不是真的能有什么“机器”可以代替自己这个“活地图”,能像自己这样,对所辖线路的参数指标、变化状况、沿线环境等情况都了然于胸。
当他第一次对“大数据”“智能”这些可实现远程视频巡线有所了解后,激动不已。
“输电运检智能巡视大数据系统”引进后,以智能巡检为主,人工和无人机巡检为辅的工作模式,不仅让巡线工人“两基铁塔两座山,两个脚板爬一天,山高路险冰雪地,一日巡线过四季”的工作写照渐渐成为历史,更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主动申请扶贫
电力老工人全心帮扶彝族村
2016年3月,殷显树得知阿吼村成为公司定点帮扶村,他就第一个申请加入精准扶贫队伍中。从第一次带领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员走进这个位于大凉山深处的贫困彝族村庄,他就和阿吼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的前一晚山里下了雨,进村的黄泥路到处是稀泥坑,车辆根本没法驶入,只能步行进村。”他回忆,走进阿吼村便看见几个小孩穿着明显不合身,也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破旧衣服在家门口玩耍,村民家的土房看上去很破烂,墙上因燃烧木柴熏得发黑,仔细望去家里除了床,没一件像样的家具,更别说电器。阿吼村的现状,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很快,凉山公司请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去阿吼村,对村里的气候、温差、土壤进行考察。在确定了百合、贝母、青刺果等种养殖项目,以及“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的产业发展模式后,殷显树三天两头就往阿吼村跑,帮着村民背种子,尤其是每次发放阉鸡苗的时候,老殷都要仔细检查,担心村民养到有病的鸡苗。
2016年的扶贫日,殷显树和服务队队员开着载满电表、刀闸、绝缘线、梯子、钳子等材料和工器具的工程车前往阿吼村,为当地村民进行室内线路改造。连续三天他和队员们为129户村民更换了3870米线路,安装了450余个灯泡。
米雪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