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开源:中国技术美国?拿错剧本了吧?!?国防科技杂志
2009年美国《自然》文章《中国藏起了这种晶体》报道中国禁运KBBF晶体
声明中说,2009年中国开始向国外提供这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晶体。该公司声明称,他们制造的晶体可以与中国制造的晶体相媲美,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超过中国同类材料。(啊!好熟悉的话语!泪目!)
KBBF是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它能够将激光为无可比拟的176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从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体激光器。这一项目花费了15年时间和数以百万计的美元。
KBBF是制造1兆瓦脉冲激光器的理想材料,美国YAL-1激光反导试验飞机的发射功率就是1兆瓦。不过,深紫外波段激光在大气层内没有实用意义,很容易被大气吸收
KBBF晶体是目前唯一可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领域中,继硼酸钡、三硼酸锂晶体后的第三个“中国产”非线性光学晶体。
据悉,KBBF在高功率状态下紫外线性能比上一代BBO晶体性能好两倍,并能够用于制造超高速激光扫描设备,这将大大提高美国国防和国土安全探测能力,对美国科学研究和精密测量能力的提高而言,KBBF具有“规则改变者”的意义。目前APC公司还在继续进行这种产品的开发。(APC公司声明译完)
原来,2016年2月早些时候,美国APC(先进光学晶体)公司网站发布声明,宣布该公司与克莱门森大学合作,用15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氟代硼铍酸钾晶体(简称KBBF),这种激光晶体能够用于制造深紫外激光器。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据国内相关资料,我国最早在1990年发现KBBF晶体,这种晶体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首先提出并研制成功,在紫外线波段性能全面优于当时已经发现的任何材料。它的研制成功在国外引起巨大反响。
那么这种让美国人委屈了15年的晶体到底是什么?根据美国APC公司网站上发表的声明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美国APC公司发表研制成功KBBF晶体声明
那么KBBF晶体到底有哪些实际应用呢?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我国深紫外固态激光源系列前沿装备日前通过验收,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关于KBBF晶体基础上制造的深紫外波段激光的应用,文章提到,如今,这8台科学仪器已经在石墨烯、高温超导、拓扑绝缘体、宽禁带半导体和催化剂等研究中获得了重要结果。
今天,朋友圈小范围地在刷一条消息《15年努力 美国打破中国激光晶体》。
它是用于短脉冲(1纳秒)、高功率(1兆瓦)激光器的很有希望的材料,在红外、可见、紫外光区的激光倍频、和频及光参量振荡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
1990年时中国用这种材料实现了低至204.8纳米相位匹配的二次谐波的发生。
世界上第一块KBBF晶体是由中国科学院陈创天院士领导的研究组(1990年发现)制造出来的,中国最初向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KBBF晶体。然而,到了2009年,中国意识到这种晶体的战略意义,随即停止对外出口。
资料显示,美国在70-80年代研究太空激光武器的时候曾研究深紫外波段的激光(176纳米波长)拦截来袭洲际导弹的可行性
詹文山透露,目前2mm以下的KBBF晶体已可小批量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8台科学仪器中,PEEM正在逐步进行产业化尝试。
报道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发现硼酸盐系列非线性光学晶体后,中科院院士陈创天的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KBBF晶体。
据中科院网站报道,2015年8月,中国福建物构所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LSBO。报道称,新发现的LSBO晶体有望成为下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优秀候选材料。
不过,这家美国公司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中国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坐等美国的赶超。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然》文章刊登陈创天院士和他的KBBF晶体,文章中提到,美国曾试图重金聘请陈院士到美国,被。
“晶体光源装备科研产业化,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打造了一条自主创新链,涵盖了从提出原创科学思想到实现应用这一完整的科学价值链,为学科交叉面广、跨度大、探索性和工程性很强的原创性重大科研装备创新积累了经验,也为中科院各业务管理单元合理分工、深度融合、协力创新提供了典型样本。”白春礼评价道。
声明中还表示,这种晶体将提高美国探测国防的能力,同时也将为科学研究和测量技术提供新的能力,这种材料被认为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以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为例,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空间分辨率最高为20nm,而采用全固态激光器后能提高到3.9nm。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这台仪器开展了石墨烯/Ru(0001)表面插层反应原位观测,为石墨烯等光电子材料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一开始没注意,后来仔细看了下标题发现:啊呀!这不对啊!是美国打破中国技术啊?!咋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