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不是我矫情!VR会是拯救2.64亿抑郁症患者的超人吗?
【编者按】抑郁症患者常将自己看成是有缺陷的、不能适应社会的,或者是被抛弃的人,他们将自己不愉快的体验看成是躯体健康、心理、性格或道德缺陷,因此妄断自己是没有希望或毫无价值的,从而自我贬低、甚至放弃人生。心理治疗正是朝着处理这些负性认知(思维)和不良行为模式的方向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如认知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
本文发于思宇医械观察,作者为杨柳荣;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达尔文从中年起就患上了“精神性抑郁症”,这种疾病折磨了他整个后半生;海明威如他在《老人与海》中写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可就是打不败他。”那样用了各种办法与抑郁症斗争,最终还是饮弹自尽;丘吉尔一生都独自承受着抑郁症的困扰,他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一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事实上,不止名人,很多普通人也患有抑郁症。据WH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2.64亿不同年龄段的人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已然成为这个世纪的隐形杀手,可还会有人不屑地指责抑郁症患者说“你就是矫情。”病耻感、资源的匮乏、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污名化”等都让抑郁症患者只敢偷偷在深夜痛哭。有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有高达76%-85%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当心理治疗也可以发挥抗抑郁的效果;当药物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当物理治疗特别是VR(虚拟现实)技术能让患者感受到理解和陪伴的温暖……希望有一天,抑郁症患者能坦然地说“不开心不是我矫情,我只是生病了。”
一、什么是抑郁症?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定义抑郁发作为“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二、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
1、心理治疗
抑郁症患者常将自己看成是有缺陷的、不能适应社会的,或者是被抛弃的人,他们将自己不愉快的体验看成是躯体健康、心理、性格或道德缺陷,因此妄断自己是没有希望或毫无价值的,从而自我贬低、甚至放弃人生。心理治疗正是朝着处理这些负性认知(思维)和不良行为模式的方向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如认知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研究发现,心理治疗也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提升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来发挥抗抑郁的效果。
2、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抗抑郁药正是通过调节这些化学物质、增加其在脑内的浓度直至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缓解抑郁症状。药物治疗依然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方式。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评估,“精准”给药。
智能药物:Abilify MyCite
精神障碍患者如抑郁症患者都会存在“服药依从性”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有公司研发出内置传感器的智能抗精神类药物。例如大冢制药公司与美国硅谷一家名为普罗透斯数字健康公司(Proteus Digital Health)的企业合作开发出了Abilify MyCite(后者负责提供药物芯片技术)。Abilify MyCite的药物有效成分是Abilify(阿立哌唑,商品名:安律凡)。阿立哌唑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狂躁型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症)、重度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药物。
3、物理治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
目前对于抑郁症临床使用的是经过“改良”的无抽搐电痉挛治疗(MECT),不良反应大大减轻,使得即使老年患者也能很好的耐受。MECT治疗利用现代麻醉、肌肉松弛剂技术,用短暂的、适量脉冲电流刺激大脑,诱发大脑皮质同步发出脑电,使之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有学者称MECT治疗如同“重启死机的电脑”。当然,接受MECT治疗前要经过精神科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全面评估,包括躯体健康状况、治疗适应征和禁忌证等。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rTMS主要通过搁置(无创)于头皮上的小型磁场,输出特定能量的负极性交变电磁,对大脑多个功能区进行调节,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的目的,如提升抑郁症患者低下的前额叶(大脑的“司令部”,抑郁等不良情绪主要经由这个脑区体验)功能,缓解抑郁症状。
脑深层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简称DBS)是一种治疗抑郁症比较新颖的方法。主要针对那些经过常规治疗没有好转的重度病人。主要通过刺激大脑中的奖励中枢(比如伏膈核)达到治疗效果。但是因为需要动手术,对刺激的频率的选择也需要多次尝试,尚未有明确的参数,所以该方法还处于一个实验阶段,并不如DBS对于帕金森病人的治疗那样普及。(后者患者都可以自己启动关闭开关。)虚拟现实治疗(VR)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真实环境进行3D模拟的新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整合一系列外置设备,包括显示器、VR眼镜、数据手套、耳机、追踪系统、三维空间传感器以及操作手柄等,模拟一个逼真的包含视、听、触、嗅等感觉的虚拟时空世界。借助这些虚拟环境设备的深度介入,患者可以产生良好的沉浸感,使患者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下进行体验和治疗。近年来VR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物质成瘾等精神疾病的评估和治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三、抑郁症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有多难?
在抗精神病药物发现之前,由于缺乏对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疗,精神疾病的服务主要以监管为主。在抗精神病药物发现之后,由于受到社会大众及患者亲属对精神疾病认识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患者的病情通过药物控制变得稳定,却依然无法回归社会。在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患者在出院后会主动来找医生要求再次住院。他们说“ 出院后,家人需要上班,我又没朋友,又没人关心,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只能再回到医院。”
“病重治疗在医院、康复管理在社区。“ 上海地区由政府出资,适合的患者可以免费参加的“阳光心园”。阳光心园提供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职业技能、心理支持等多种康复,引导康复者重返社会。另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还定期派精神科医生去业务指导。2018年,光杨浦区区级阳光心园一家就有4名康复学员成功就业。
结语
抑郁症又被称为“心灵的感冒”,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没有一个客观而正确的认识,不接受科学的治疗。除了建议患者“遵从医嘱坚持服药,积极参与康复”外,更希望社会能对抑郁症患者多些接纳,少些歧视。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