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汛智能预警 运用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运用信息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科技防汛智能预警
本报记者 常 理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各地出现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新数据统计,截至7月11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25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1万人次受灾,129.8万人次紧急安置,58.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3.4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761.4千公顷,绝收248.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和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快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有助于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对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要夯实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发展基础,实现网络通信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同时,补齐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短板弱项,填补风险感知网络空白,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打通应急指挥通信“最后一公里”。此外,要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风险智能研判预警、智能辅助指挥、装备现代化,推进监管监察现代化、本质安全生产水平上台阶。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申展利表示,应急管理部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依托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监测设施,发挥全国70多万灾害信息员的作用,及时搜集、监测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针对重特大的灾害事故,除发布灾害信息以外,还将发布安全提示、救援进展,让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防灾避险知识和现场救援情况。
据悉,应急管理部搭建了中国应急信息网,日常状态下主要是侧重风险的预报预警和科普知识宣传,应急状态下,将第一时间发布救灾和灾情的重要信息。同时,应急管理部和有关部门协商,建立应急信息精准推送机制,一旦有重大灾情险情,将对相关地区和相关人群快速发出提示预警信息。
此外,应急管理部将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网格化管理,建设基层应急救援中心,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开展应急避险知识的科普宣传,整合地震、消防、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方面的科普资源,汇集应急专家,围绕重大灾害事故及时开展科普和警示教育。
常 理
常 理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