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德清稻鳖共生模式 实现亩产效益过万猪粪蚯蚓养殖技术
水稻只管种,不用管,不打一次农药,不施一点肥料,亩产仍能超千斤。在德清,这种种在甲鱼塘里的水稻,已经成功实现了“鳖稻共生”。刨去各类成本,3600多亩甲鱼养殖塘种上2000多亩水稻后,每亩可净赚1万多元,真正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德清新港现代农业综合区的“清溪花鳖”养殖实地了解鳖稻共生种养模式。据了解,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是省级稻田养鱼示范点,主要以鳖稻轮作、鳖稻共生模式生产清溪香米和清溪花鳖、乌鳖。该公司自1999年开始稻鳖轮作试验,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形成鳖与农作物轮作的一整套生态种养结合模式。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根连告诉记者,公司占地面积3600亩, 2010年全面推广鳖稻轮作模式,2011年开展鳖稻共生生态养殖模式。由于甲鱼和水稻在同一块田里共生,因此不宜在稻田施化肥农药,也不用给甲鱼喂饲料,只让甲鱼吃食稻田里的虫、蛙、杂草等,而甲鱼的粪便又是水稻很好的肥料,真正实现稻鳖共赢,稻鳖共生模式增加经济效益30%以上。“这种水稻味道好,市场价可以到18元每斤,这种鳖也打响知名度,成为德清新港省级综合区内研发的水产新品种——清溪乌鳖。”王根连告诉记者,“按平均每亩田净产大米600至700斤、甲鱼300斤计算,一年下来亩产值可达两万元。去年,这一生态养殖模式让亩产值达到28399元,其中商品鳖亩产值23107元,水稻5292元。”
同样,德清泰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稻鳝共生新型种养模式采用绿色防控,水稻农药喷施量为零,化肥基本不施,生态进一步改善,大米品质达到优级。特别是通过猪粪繁育水蚯蚓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研究和实施,不仅有效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同时也使黄鳝苗繁育和养殖的饵料问题迎刃而解。去年一年,稻鳝共生面积670亩,晚稻亩产达到520.8公斤、黄鳝亩产509公斤;亩产值达到34076元、亩成本22840元、每亩收益11236元,达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据了解,“鳖稻共生、稻鳝共生、虾稻共生”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既生态,减少了面源污染,又从源头上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目标,为全市稳粮增收可持续发展走出了新子。目前,德清县还在积极探索创新农田稻鱼复合模式,已经开展稻鳖共生(轮作)、稻虾鳝共生(轮作)等稻田养鱼新型模式推广。
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news/n800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