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彰显学校特色
岳西县中小学坚持成长学生、成就教师、成校理念,在开足开齐国家与地方课程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作用,紧扣学校特色创建内容,结合当地与...
岳西县中小学坚持“成长学生、成就教师、成校”理念,在开足开齐国家与地方课程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作用,紧扣学校特色创建内容,结合当地与本校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发课程。该县教育局要求重点开发经典诵读、养成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艺术传承等校本课程,组织审核并管理好校本课程,服务学生个性化、教师专业化、学校多元化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该县中小学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响肠辅导小学编印《希望》系列校本教材,包括希望之芽、希望之苗、希望之花、希望之叶、希望之果5册,每册分为春之韵、夏之光、秋之歌、冬之魂4个主题单元。每单元结合校园、地域、节庆、文化等特点划分5个子题,每个子题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有梯度选编古典诗词名句,细分为导语、日积月累、书声琅琅、大显身手、开卷有益等板块。通过诵读学习经典,让同学们在“书香”中品味人生、享受成功快乐、感悟人生真谛。市级“养成教育特色学校”河图辅导小学组织教师精编校本教材《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精彩人生》。结合实际,共设置6大模块,既有“一个好习惯”“精彩好故事”“推荐好名言”理论模块,又有“锦囊好妙招”“身边好榜样”“学习好心得”实践模块,班主任主题班会可用、家长亲子阅读可用、学生实践练习可用。该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实际,将“习惯优先、兴趣为要、活动磨练、基础扎实”16字方针进一步内化为学生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20条要求,简称“双十条”。阅读与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当好自己的小老师,常态进行自我教育,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快好习惯的形成。着力打造“劳动教育”特色的青天中心学校,始终将劳动课程作为必修课,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茶园管理》,加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全面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组织学生学习茶园管理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劳动素质与实践技能,建立完善的劳动课考核体系。以10余亩茶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锻炼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茶叶修整、埋青施肥、采茶竞赛等活动。当幽幽茶香飘进校园,劳动品质就植入了学生心田。“摘茶的过程很累,但是制成的茶叶比买来的香甜很多。”同学们现已形成共识。头陀中心学校组织编写《岳西翠兰》校本教材,让学生学习茶叶制作方法,走进茶园施肥、剪枝,举办春茶采摘比赛,参观当地茶厂学习制作“岳西翠兰”,培养学生劳动理念、劳动习惯,全面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以抓学生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劳动素养,提高学生热爱劳动与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该县中小学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作用,通过分管校长牵头、骨干教师领衔,以团队合作形式,集中智慧、力量和优势,围绕学校已有的特色项目加强校本教材团队合作编写,优选精编校本课程资源。遵循“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流程,着力打造各自学校特色。河图辅导小学编写校本课程时,不断丰富、优化、修正、完善教材,书名由原先的《养成好习惯》修订为《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精彩人生》。修订过程中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加强了教师开发、研究校本课程的力度,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编写中,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促进教师建立科学的课程观、增强课程开发能力、获得行动研究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教师互相合作、与学生、与家长合作,甚至与课程专家合作,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成长为“智慧型”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也有利于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菖蒲辅导小学编印《菖蒲花开》,就为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诗词交流的平台。编写过程中,教师既能在检索查找有关材料的过程中积淀专业素养,又能有针对性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指导与实践能力。以编写《菖蒲花开》为契机,该校举办了“古诗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全校师生自2017年以来在省、市、县、镇等各级获奖共192人次。包家中心学校通过开发“绿色教育”主题《可爱的包家》校本课程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每位教师在常态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绿色理念”,确保“绿色教育”走进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同时,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绿色精品课”“绿色美文展”等教学教研活动。校本课程研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全校教师情绪高涨,青年教师得到引领、获得专业成长,中青年教师提高了研究水平,老教师激发了工作活力与热情。该校教师专业素养与研究水平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提高了,该校仅2018年获得县级以上论文奖项就超过80篇,2019年“一师一优课”市县获奖16篇,教学论文市县获奖21篇,增强了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幸福感。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中小学遵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站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深化优秀传统教育。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层次、分项目编写,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形成特色化校本课程教材。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组织教师团队开发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实用电工基础知识》《高山蔬菜栽培》《维修电工实训指南》《静态网页设计》《食用菌栽培技术》《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教程》《职教领航》等10余本特色校本教材。组建精品课程研究团队,已开发的《家畜繁殖技术》《电机与变压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依托企业研发适应地方产业和岗位的校本教材,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与校本教材开发审核机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深化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升了办学品位,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中职教育的品牌学校。近几年来,该校3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三等奖,4名教师在全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三等奖,103篇教师论文在省市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20余篇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河图辅导小学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进一步将养成教育内化成学校文化,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树品牌。岳西县思源实验学校编印校本教材《思源之歌》,通过校园文化引领,打造出“魅力思源、特色思源、文化思源”教育品牌,深化城区教育改革,助力学校特色创建。响肠辅导小学结合古镇响肠特点建立“书香校园”,充分利用《希望》校本课程开展古诗文诵读、古诗文书写、传统文化经典展演等活动,特别是在母亲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举办大型户外诗词诵读活动。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提升读书质量,有力推进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建设。包家中心学校组织教师编写“绿色教育”校本课程《可爱的包家》,在各年级开设“绿色教育”等地方课程。常态教学中,要求每位教师有意识地融入“绿色理念”,确保“绿色教育”走进学生心中、落地生根。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与市级课题研究相结合,且将“绿色教育”融入学生发展评价。该校于2019年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该县实验小学组织教师编写“两读两写”校本系列教材《硬笔书法教程》《学生优秀作文选》《经典诵读》,整体提升了教师研究水平与专业素养,引领了“智慧型学校”发展。该校已于2017年被评为县内最早的市级“两读两写”特色文化学校;读出新天地,写就好童年,在省市兄弟学校中影响深远。“该校特色文化创建的稳步推进和实施有三大突出贡献,那就是成长了学生、成就了老师、发展了学校。”安庆市教体局基教科科长方敏评价说。(特约通讯员:储俊)
9月6日,滁州学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宁国市甲路镇党委、政府的感谢信,信中表扬了该校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学生陈钊今年暑期抗击利奇马台风抢险救灾中的英勇表现和舍己忘我,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随信还有一张陈...
□通 讯 员 李 松 樊成柱 田 甜 本报记者 谢婷婷 “感谢同学对人民子弟兵的理解、对部队建设的关心和对国防建设的支持。感谢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