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应用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用科技与奉献助贫困地区老乡脱困
用科技与奉献助老乡脱困——四川农业大学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在这场科技扶贫攻坚战中,川农大全体总动员,各学科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为农民增收致富贡献智慧,力求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代市镇脱了贫,又想利用发展的现代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川农大又细化帮扶方案并提供30万元帮扶资金,指导农户改厨改厕,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肖千文老师在乌蒙山区致力培育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核桃品种。如今,早实薄壳品种川早1号、川早2号等系列相继获得审定。“肖核桃”在当地已推广3万余亩,增加产值2500余万元。
雷波县地处金沙江边,在川农大师生眼中,这里有优质的光热资源。川农大便将协助其做好农业产业化扶贫规划作为重点扶贫任务之一,帮助雷波县编制了现代种植业发展10年规划、现代养殖业发展10年规划、马湖莼菜发展10年规划等7个规划,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厘清思。如今,雷波脐橙等优势农产品已经声名鹊起,供不应求。
在的家乡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龙安柚、青花椒已经成为知名品牌。围绕这些品牌,从农户种植到储运、保鲜、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不断延伸,而为这些品牌打造提供技术支撑并进行全程服务的,就是川农大的科技团队。
过去32年自发扶贫写下了川农大辉煌的一页,新的扶贫征程已经,而新的扶贫地图将覆盖全川88个贫困县。
作为土壤专家,邓良基的课余时间就在贫困村的田间度过。刚为阿坝州汶川县厘清科技扶贫的思,他又奔赴广安市武胜县,开出了致富“秘方”——引进枣子新品种,升级枣子产业;引进超级水稻新品种,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川农大的全程参与,迅速提升了南江黄羊的生产性能,并不断拓展南江黄羊产业链。如今,南江黄羊饲养量达到97.42万只,年出栏5.5万只,实现产值1.51亿元。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南江县有2.2万余农户依靠饲养南江黄羊实现脱贫致富。
除技术推动外,川农大将研究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编制指南,解决“最后一公里”。同时,将积极开展重大理论研究,将四川扶贫移民成功经验推向全国,将学生实习与扶贫结合起来,在减贫理论研究和扶贫实效上出实效,为贫困地区老百姓送去实惠。(本报成都12月2日电 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牵好各类产业的“牛鼻子”
广安市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第一”杨驰云对川农大的产业扶贫很认同,说:“扶贫就要像这样,扎扎实实。”
“精准扶贫,不是一把抓、满盘撒,而是落实重点区域、重点方向、重点产业,有计划地推进,真正为群众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致富项目。”川农大副校长杨文钰说。
与传统扶贫送种子、送技术、送肥料不同,作为掌握农业前沿技术、熟悉农村发展需求的川农大,扶贫伊始便注重不仅要输血,更要增加“造血”功能,不仅能解决群众一时之困,更要长远致富之门。在扶贫工作中,川农大注重从顶层设计上发挥智力作用,帮助各地了解自己的资源条件禀赋,准确把脉产业发展。
在川农大,每个人手头都有扶贫的活儿。党委副庄天慧教授带领“农村精准扶贫创新研究团队”与四川省移民扶贫局共同编制完成了《四川省“十三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管理学院陈文宽教授连续在全川授课,进行电商扶贫;唐茜和何春雷教授一齐,增加茶树新品种,改变产茶策略促进雅安市名山县每亩可增收500元;食品学院院长李诚率队为雅安市汉源县地方品牌坛子肉进行微生物控制和工艺提升,推动其技术攻关……
川农大师生就这样把新技术、新、新品种带到群众身边,把新模式、新思、新播撒到广袤的农村,将改变镌刻在大地上。
南江黄羊是巴中市南江县的特色品牌。早在1994年,川农大科技人员就开始将新的育种技术在南江黄羊选育中进行运用。近年来,川农大与南江县合作研发“北牧”牌系列休闲食品和灯影羊肉、酱羊肉、羊肉香肠、冷鲜肉等羊肉加工产品24种。
在四川88个贫困县中,82个活跃着川农大科技人员的身影。
从传统方式迈向精准扶贫
据统计,2008年以来,川农大师生在82个贫困县先后开展涉农干部培训班、村干部培训班、现代农业发展班等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2200人次,举办各类专题32次,对种植户提供各种养殖技术指导、新品种示范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各类技术指导170余次,开展各类校企、校地合作150余个,为贫困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奔忙在扶贫的上
川农大将充分挖掘学校的科技、人才、智力优势,既有一以贯之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等“硬支持”,又有为当地提供有针对、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对策的“软支持”;既有发挥专业科技人员特长的选派科技副县(区)长、科技副局长、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地区,开展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活动,也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万名学生进万村科技入户”活动;既有开办技术培训的老办法,也有充分运用农民科技110信息声讯查询系统、四川农业科技网站等平台,及时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和市场等信息的新方式。
“我们的扶贫就是要因地制宜,干实事、出实招。”川农大党委邓良基说。实际上,川农大的扶贫之已经走过32年。32年里,学校软硬技术支撑相结合、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培训相结合,以贫困地区的科技需求为导向,形成独具特色的扶贫径。今天,川农大承继这样的传统,精准扶贫再出发。
从20世纪90年代起,川农大就在凉山州进行大麦的品种改良和高产示范工作,成功选育了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亩产量达到565.18公斤,比普通品种每亩可多收109.48公斤,农户亩均可多收入约400元。针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凉山马铃薯的优质高产关键技术,学校马铃薯研究中心进行了长期攻关,新品种亩产增产近1倍,直接促进了农户收入翻番。
川农大在充分调研、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四川秦巴片区、乌蒙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连片贫困地区的地方资源状况,提出了不同的科技扶贫办法,提供了多种脱贫致富的子。川农大党委邓良基说,“我们就是要牵好各类产业的‘牛鼻子’,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88个贫困县落地生根。”
“把工作做实是我们的目标,以解决技术难题为重点,以技术和智力扶贫为主要手段,以校地、校企合作为载体,因地制宜,干实事、出实招。”新的扶贫方案勾勒出川农大科技人员的扶贫图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出台未来五年科技扶贫方案。方案除了明确学校每年拨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外,还清晰描绘了全员动员、科技支撑、覆盖四川大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线图。
川农大将这样的思落实到扶贫实践中去,形成从农村资源到产品,再到优势产业形成,带动农民脱贫的完整扶贫径。
川农大校长郑有良说:“作为农业高校,必须主动作为,把教学科研与扶贫相结合,积极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