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正式揭榜
每经记者梁宏亮余蕊均黄名扬程晓玲朱玫洁每经编辑刘艳美
历时一个多月初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由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主办的“开放新起点·2019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评选”正式揭榜!
此次以“开放新起点”为主题的评选活动,是继2017年“开放的大门”、2018年“开放新高地”之后,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又一次年度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盘点。
本次评选的网络投票环节一如既往吸引各地区广泛关注。在专家评审环节,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就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就2020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了展望。
在十大新闻评选中,除“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自贸区扩容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等对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格局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入选外,“全国首家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在郑州上线”等影响力强、关注度高的区域性新闻也成功入围。
在十大创新成果评选中,既有“上海: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这样引领全国的开放创新举措,也有“浙江舟山: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这样具有明显地区特色的自贸创新成果。
具体结果,赶紧来一睹为快。
2019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新闻
(排名不分先后)
1.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
2019年8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它以临港新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自贸试验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片区的设立是中国自贸区战略一个新的里程碑。
2.自贸区扩容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成为新一批自贸区。至此,我国自贸区数量增至18个,空间布局上遍布东西南北中,功能定位差异化明显,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决心。
3.海南自贸港法立法启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海南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启动海南自贸港法立法工作的议案被大会采纳,开展立法调研起草工作被列入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
4.“证照分离”改革自贸区全覆盖
国务院印发通知,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证照分离”改革自2015年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并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初步形成以“企业导向、系统集成、法治引领、信用支撑”为特征的“放管服”改革浦东样本。
5.发改委印发《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
2019年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到2020年,把旅游休闲产业培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初步建成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5%。
6.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升级“自选动作”
2019年9月30日,天津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措施》,并同时发布《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共100条措施,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其中近一半是全国首创。
7.成都国际铁路港:“中欧e单通”上链仪式
2019年10月23日,“中欧e单通”上链仪式在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举行。这是全国首个基于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的跨境区块链平台,是一项改写陆铁贸易金融属性的探索。
8.中欧班列长安号“统一运单”首列开行
2019年11月1日,首列使用全程统一运单,真正实现“一单到底”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始发,开往德国曼海姆。“统一运单”改变以前沿途运输更换运单的操作,减少作业时间和费用;同时首次使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方式,开辟了一条辐射范围更广的运输通道。
9.全国首家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在郑州上线
2019年3月1日,全国首家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在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上线。该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联通,与公安部人口数据库实时比对核实,实现线上线下实名验证“全覆盖”,推动身份信息“一经注册验证、全国联网应用”。
10.全国首单商业保理公司美元融资业务落地陕西
2019年8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分局正式批复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经开功能区企业长安银科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开展美元融资业务申请,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开展出口企业美元计价应收账款美元融资业务资格的商业保理公司。
2019中国自贸试验区十大创新成果
(排名不分先后)
1.上海: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
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减少对外资投资企业开展业务的限制,扩大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开放,减少对自然人移动的限制,提升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发展数字贸易、现代航运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等。
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扩大开放和外资准入政策是中央事权,由国务院颁布外资负面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其中包括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政策。在中央政府新开放政策基础上,上海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挥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度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外资进入踊跃的优势,探索地方政府配套政策、促进外资政策、鼓励跨国公司总部政策、鼓励海外人才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展数字贸易、现代航运服务业与金融服务业等,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服务水平;三是形成一批服务业开放和吸引外资实践案例。
2.广东广州: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全国首家省级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已初步建成功能齐备、模式创新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
点评:
四川大学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军杰:自贸试验区是引进来、走出去的“桥头堡”,贸易、投资、人员自由化必然要求金融进一步开放,但开放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金融风险,所以如何有效监管,实现金融交易安全,是各自贸试验区在大力创新的同时,必须考量的问题。“广州自贸区智能化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的建设对此意义重大,不但可以确保金融安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还为自贸区深化金融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天津:海关区块链监管模式
引入“区块链验证”海关管理系统,将“航空周转件”巨量通关数据浓缩进1块小芯片,使周转件3至4个工作日才能履行完的核准-报关-审单-查验-放行”出区流程,简化到10分钟“扫描后直接放行”。
点评: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蒲少伟:“区块链”技术对于海关监管制度的改革有极强指导意义。天津关能够将该技术应用于“航空周转件”使用,使周转件3至4个工作日才能履行完的核准-报关-审单-查验-放行”出区流程,简化到10分钟“扫描后直接放行”。这对于我国发展“国际转运中心”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对于发展国际航运中心,以及相关自由贸易业务具有较强实践意义。
4.浙江舟山: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
2019年11月21日~22日,舟山单独在一个锚位针对一艘国际航行船舶提供成体系的综合海事服务属于全国首例,并且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到25.5小时,达到国内港口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点评:
上海(财大)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吴蓉:对国际航行船舶提供海事、引航、边防以及其他各项靠岸或近岸锚泊期间的服务,是很多机构部门一直以来希望得到改善或创新服务机制的事项。舟山自贸区创新将锚地纳入物料供应区域,并将马峙锚地列为综合海事服务锚地,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锚地综合海事服务业务,改变了以往船舶进出境、引航调度、燃料供应、物料补给等各自系统办事服务的不协调和繁杂性,使国际航行船舶得到简便高效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监管部门安全管理水平。
5.四川成都:分布式共享模式实现“银政互通”
通过搭建“银政”数据互通桥梁,充分发挥沉淀政务数据价值,有效破除银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一方面运用政务数据赋能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将政务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端,减少市民跑路,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点评: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靠分布式共享模式实现“银证互通”,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好。因为相对来说,政务工作有自己的子系统,金融工作也是一个完整系统,这两者怎么能够实现交集?我认为信息共享、信息互通是前置条件。那又如何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事后传递是一种方式,但分布式的信息提供,在信息产生过程中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共享,这样能让相关银证合作效率更高。同时,分布式共享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6.陕西西安:“通丝路”平台打造“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通丝路”平台采取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模式,主要服务于陕西出口企业及农户,具有企业宣传推广、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交易订单生成、在线报关报检、跨境人民币结算申报、国际收支申报、在线人民币结算、信用担保服务和资金融通服务等功能。
点评: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西安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跨境经贸活动逐渐蓬勃展开。本举措的实施可望从跨境经贸的信息沟通、货币结算、贸易通关、资金融通等各个方面全流程促进以西安为起点的陆上丝绸之路发展。
7.河南郑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
海关监管部门将海关正面监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环节,通过建立以风险预判为重点的事前防控模式、以交易真实性核查为重点的事中监管模式、以网上巡查、大数据分析为重点的事后监管模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事前、事中、事后正面监管模式。
点评:
上海(财大)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吴蓉:郑州自贸试验区在多年跨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实践基础上,推出跨境电商正面监管新模式,并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工作指引》和十多个配套操作措施作为模式营运的规范支持,形成全流程介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企业经营环节作嵌入式监管,是一个极具产业促进意义和监管服务价值的制度创新事项,也是海关主动适应新业态模式监管特点,助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示范性改革实践,值得全国复制推广。
8.湖北武汉: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
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价值评估,实行保险公司、政府、银行5:3:2风险共担机制,提供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配套政策支持,有效解决专利权定价难题,帮助区内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周转问题。
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这一创新成果的优点为:一是多方参与,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保险公司、银行和政府部门,发挥了多方作用和积极性;二是形成一套新的工作机制,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价值评估,实行保险公司、政府、银行按5:3:2比例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部门提供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配套政策支持;三是提供了解决科技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方法。
9.陕西西安: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
提供集信息集散、技术评价、市场预测、决策支持、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业态。
点评: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技术经理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我认为这样确保了转化的连贯性。因为这个转化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科技成果的产生是一个子系统,转化过程也是一个子系统。如果说科技成果的先期参与者不参加这个转化活动,那往往是形成了“两张皮”,它的这种转化也不够充分。如果说先期参与者参与了转化,就可以使这个转化更加有针对性,也会增加它的预期效果。
10.四川成都:“一单四库”市场监管新模式
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企业监管模式改革,以“双随机”抽查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创新“一单四库”综合监管模式,全面实现包括特殊重点领域在内的大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随机监管。
点评:
四川大学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军杰:“一单四库”监管新模式,在国家层面“一单两库”基础上,创新组建了“社会监督员库”和“市场监管专家库”,形成市场监管、社会监督、专家指导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新机制。在执法过程中,通过“现场执法记录-执法存证管理-后台综合留存”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实现了全程电子化、证据即时留存、随时可追溯的市场监管新机制,确保执法争议发生时有据可查,亦可有效保障执法人员、市场主体、监督人员的合法权益。
专家展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江苏、山东、广西、云南、河北、黑龙江也加入到自贸试验区阵营。自贸试验区的不断扩容是必要的,但自贸试验区网络建设不仅要看有多少个“加号”,更要注重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高自贸试验区含金量。
与此同时,海南自贸试验区也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行预热,而今后一段时间更希望看到的是,其他自贸试验区一方面在制度创新上不断进行版本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在片区发展上进行适度“微扩容”。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
2019年自贸区实现扩区和扩容,空间布局更为全面。自贸区外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正式启动。全国各地的自贸区制度创新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和突破。
2020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自贸试验区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结合各自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特色化、差异化探索,在制度创新的集成化、系统化上进行突破性重大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区研究院院长陈波:
过去一年里,我国自贸区建设明显加速。但我们也应当清醒认识到,自贸区改革还任重道远:
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国开放的重点和难点,在各自贸区内实在难言突破;自贸区创新探索亮点虽多,但碎片化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成体系的制度创新还有待完善;自贸区改革也应该突破“应试化”思维,帮助企业系统性地降低制度成本,从而建立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此外,各自贸区对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九字方针还没有充分贯彻,对改革的“底线思维”还有待加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
2019年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迅速扩散,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开放格局更加优化;制度创新为全国营商环境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于复杂环境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也有积极意义。
2020年自贸试验区改革关键在于突破原有改革瓶颈问题,按照国际投资贸易协议的新变化新趋势推动改革,特别是要在服务业开放方面有实质性进展,最终为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签署长期投资贸易协定奠定坚实基础。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
2019年是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大年。2020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将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多改革自主权。自贸试验区将从短中期改革任务转入长期战略实施阶段,从制度创新试验田转入“试验田+特殊经济功能区”,从制度创新单轮驱动转入“制度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双轮驱动。自贸试验区存在进一步扩区动力,将聚焦产业开展制度创新,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好结合起来,自贸试验区与自贸港更好结合起来。自贸试验区的率先作用、示范效应和显著性将进一步显现。
上海(财大)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吴蓉:
2019年以“6+1”自贸试验区设立为亮点,扩大后的自贸试验区为国家全方位、深层次开放格局提供了平衡的支持。同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也进入深水区。
展望2020年,全国自贸试验区将是苦干实干的一年。次新批自贸试验区3~5年目标期将至,交卷压力倍增;新一批自贸试验区,第一年考核期到来,比较之下压力也不会轻;更新一批自贸试验区,2020年预计将会呼之欲出(至少进入上报阶段)。总之,全国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压力、发展竞争和试验成果,在新一年中都会再上一个台阶。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蒲少伟:
2019年,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在“扩容”,一方面从数量、空间上扩容,另一方面拓展新的思路,也受到了国内外、全领域的高度关注,从改革开放的格局角度,基本 足全面扩大开放的需要。2020,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将在“提质增效”,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制度与创新与产业的结合,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姜玉梅:
面对全球经济不振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自贸试验区不断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改革开放创新,取得了丰硕改革成果,持续释放制度红利,推动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今后改革开放创新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多。2020年,自贸试验区要砥砺前行,锐意进取,加快探索系统集成创新、跨部门协同创新,努力取得更多深层次改革成果;打破藩篱,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改革开放能级。
四川大学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军杰: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代建构“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试验田和桥头堡,近7年来,无论从数量到质量,均已取得可喜成绩。
不过,当前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也遭遇“瓶颈期”和“倦怠期”,诸如:自由化赋权不足,创新同质化严重,区际之间协同不够等。为此,接下来各自贸试验区在完成“便利化”改革同时,应该逐步转入“自由化”赋权改革,结合各自贸区实际,梳理发展所需相关权限,积极争取赋权,拆除制约产业发展藩篱,打通转型升级最后环节,进而实现法制化、便利化、国际建设目标。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
黄茂兴:
我国各个自贸试验区既承担着共性试验任务,但更多应探索差异化试验任务,体现各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特色。各地要紧紧围绕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制度创新做好复制推广,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放眼全球、全国,先行先试,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立足产业优势发挥试验田效应,不断催生新产业业态,加快产业链延伸,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扩大自贸试验区溢出效应。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