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安华:逐步恢复生产,平衡防疫与复工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21日电 题:《丁安华:逐步恢复生产,平衡防疫与复工》
作者 丁安华(招商银行(60003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
结合公共经济学理论框架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争分为三个战役阶段:1.0阶段,防疫压倒一切,经济生活基本停滞;2.0阶段,边防疫边恢复生产,随着疫情稳定,逐步恢复生产;3.0阶段,传染疫情基本控制,社会经济活动全面提速。
1.0阶段:防疫压倒一切
1月20日之后,新冠病毒防疫上升到国家层面,政策迅速响应,防疫工作进入到1.0阶段。面对快速爆发的疫情,湖北地区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流行病学机理面临着诸多未知,包括病毒的特征、存量患者的数量、感染者的行动路线和接触史。这一阶段,病患数量呈现指数增长。
在公共政策上,意味着防疫工作应当占据100%的权重,“稳增长”等经济目标退而其次。当务之急是摸清存量感染者数量、控制疫情传播、了解病毒特征,降低预期疫病损失。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会议部署防疫工作,各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除西藏);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延长春节假期,此后多地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并对有湖北旅行或接触史的人群进行隔离。这些严格防疫措施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按下了暂停键,防疫成本开始非线性攀升。
2.0阶段:平衡防疫与复工
预期疫病损失和预期防疫成本都是动态变化的。随着防疫措施的升级(防疫成本上升),湖北地区医疗资源的改善,疫情的发展逐渐明朗,预期疫病损失也开始逐步下降。现在的矛盾是,疫病损失下降的同时,防疫成本仍在继续攀升。这点不难理解,防疫政策从制定到执行,容易滞后于疫情的发展。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在执行防疫政策时还存在层层加码的现象,使得防疫成本攀升的斜率更为陡峭。
根据春节假期的历史经验,经济指标大多在正月初七复工后开始陡峭上行,至正月十五大致回复到假日前的水平。但今年的正月已近结束,大部分经济指标仍然未见起色,且受防疫措施影响,水平显著低于历史同期(图1-4)。强力防疫措施,使得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但仍需如期支付租金、员工工资、贷款本息等刚性支出,现有的原材料和订单也可能遭受损失,不少中小企业将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特别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批发零售等服务性行业。
根据目前形势,全国疫情特别是非湖北地区疫情的发展已日趋明朗,需要适时评估防疫政策的强度,做好防疫与复工的平衡。疫情爆发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内容都与疫情防控相关。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之外,已对经济“稳增长”做出部署,新增“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认了决策者应对疫情的目标函数)、“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等表述。事实上宣告了当前的防疫工作已进入2.0阶段。宏观政策的重心将逐步向经济工作倾斜。
随着预期边际疫病损失的下降,理论上预期边际防疫成本应当相应下降,否则就意味着社会福利损失。再次提请注意的是,“防疫成本”是经济成本的概念,降低防疫成本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医疗资源的投入,而是要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时,开始关注经济工作,恢复生产生活,对政策执行上“防疫压倒一切”的思路进行纠偏。
在此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握好防疫工作的“度”。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在经济中,应“隔离”可能爆发疫病风险的部分,并同时尽可能地降低与疫情无关部分的运行成本。例如,湖北特别是武汉地区的政策,仍应以防疫为主;而对于非湖北地区,特别是疫情已出现明确拐点的区域,政策应当加快向复工复产倾斜。
3.0阶段:生产全面提速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大了今年实现“圆满收官”的难度。与SARS相比,此次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和影响可能会深远得多。SARS病毒在防控上的难度要显著低于新冠病毒:SARS病毒潜伏期较短(3-5天),感染者都伴有发热体征;而新冠病毒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不超过14天),具有较高的传播性,且传播者不一定有发热症状。这使得此次的防疫措施的广度、强度和经济成本均显著超过SARS期间。加之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对消费和复工的冲击更甚于SARS。
而从整体宏观环境看,SARS疫情爆发时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而目前外部因素叠加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经济增长本就承压。如果说2003年中国经济像是轻装上阵、在人生旅途上疾速前行的年轻人,当前的中国经济则像人到中年,虽然年富力强但压力重重,身体机能也有所衰减,健康受损后恢复起来可能更慢。
在全面恢复生产后的3.0阶段,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行业政策做出及时全面的响应。考虑到今年决策层“圆满收官”的要求,以及企业和居民的信心恢复需要时间,政策应当保持足够的力度和弹性,并给出适度的前瞻指引。
小结:因势而变
疫病的经济成本是疫病损失与防疫成本之和。疫病发生后,决策层的目标函数是最小化疫病所产生的预期经济成本。对应到宏观政策的逻辑,便是预期边际防疫成本与预期疫病边际损失一致。简而言之,防疫措施的强度应与疫病的烈度保持一致,以最大化社会福利。这意味着防疫政策的强度应是动态变化的。(中新经纬APP)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