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术应用

疫情拖累前2月外贸增速,商务部专家: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外贸基本盘

 

  导读: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1-2月外贸进出口下降。以美元计,中国1-2月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7.2%,进口金额同比下降4%。

  商务部专家白明认为,疫情冲击尚未完全显现,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外贸的“基本盘”。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夏旭田

  编   辑丨李博

  海关总署3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中国1-2月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7.2%,进口金额同比下降4%。

  1-2月,中国录得贸易逆差70.9亿美元,是2012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累计逆差。

  海关总署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外贸进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贸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惯性,外加大宗商品装船期和企业进口节奏的原因,前2个月进口仅有小幅下降,疫情对进口的影响尚不明显。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今年首次合并公布的1-2月外贸数据略好于预期,这显示中国外贸“阵脚未乱”,具有强劲的韧性,稳外贸基础犹在。

  不过他指出,疫情对外贸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一方面1月份外贸运行基本平稳;另一方面,2月份本来就是外贸淡季,去年2月份外贸企业仍在招工。进入3月之后,外贸企业能否大面积复工复查仍面临不小的考验。

  在白明看来,此次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冲击要大于非典时期,影响时间也要更长,中国外贸的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外贸的“基本盘”。

  从企业角度看,这需要中国稳住市场老客户,保住订单,能够按时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从国家层面看,这需要保住长期的贸易伙伴,保住中国外贸供应链优势地位。同时,需要高度关注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对中国贸易伙伴、供应链,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

  前两月外贸略好于预期

  图片来源 / 新华

  据海关统计,以人民币计,今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9.6%。

  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以美元计,中国1-2月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7.2%,进口金额同比下降4%。1-2月,中国录得贸易逆差70.9亿美元,是2012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累计逆差。

  海关总署有关司局负责人周六表示,中国经济贸易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惯性,外加大宗商品装船期和企业进口节奏的原因,前2个月进口仅有小幅下降。

  另外,分析师表示,新冠疫情下,市场对重要医疗物资的进口需求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冲了进口跌幅。

  出口大幅下降主要是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春节后复工缓慢所致。

  疫情自1月下旬开始在全国发酵,出于防控的需要,今年春节假期被延长了一周。

  尽管2月10日后全国企业开始复工复产,但进度缓慢,直到2月下旬复工返岗率才逐步改善。复工企业在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复工较早的企业主要是防疫相关且以支持国内需求为主,大型企业的复工情况好于中小企业。

  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2月底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外贸运行造成“严峻挑战”。受前期物流不畅、开工延迟等影响,叠加春节因素,预计今年1-2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

  而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1-2月的外贸数据要略好于预期。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今年是首次合并公布1-2月的外贸。1月份外贸运行基本平稳,2月份本来就是外贸淡季,去年2月份外贸企业仍在招工,外贸数值并不高,因此前两月合并的增速要比预期好一些。“这也反映,中国外贸在疫情爆发期稳住了阵脚。”

  海关总署表示,尽管新冠疫情短期内对外贸进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中国外贸发展韧性强,企业的适应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很强。这段时间,企业积极与外方谈判适当延长订单交付期、加班加点完成订单任务。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支持企业渡难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市场信心也在稳步恢复。应该说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疫情冲击尚未完全显现

  在白明看来,疫情对外贸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进入3月之后,外贸企业能否大面积复工复产仍面临不小的考验,如果迟迟无法复工达产,外贸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工信部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32.8%。由于中小企业在外贸行业的占比较高,且出口企业主要针对国外需求,在复工节奏上相对较慢,这就导致本应在春节错位影响下明显反弹的2月出口承担了较大的下行压力。

  白明指出,目前广东、江浙等外贸大省已在大力推动复工复产,但外贸企业仍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原材料供应短缺、物流运输不畅等。

  “2月份外贸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前期订单是否能按时交货,3月份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复工达产,而到4月之后,外贸企业或将面临着客户是否会丢失,外贸市场是否会转移的问题。”

  在白明看来,疫情对今年中国外贸的冲击要大于非典时期,持续时间要更长,影响也要更深远。

  这一方面是因为2003年非典时,中国刚刚入世,正享受着入世红利,但如今中国外贸面临的国际环境要复杂得多,入世红利已释放殆尽,不少国家在中国是否享有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存在很多争论,中国又面临着持续的中美贸易战的压力。

  另一方面,彼时中国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上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如今中国外贸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南亚等其他地区开始对中国外贸构成竞争,而中国外贸则处于艰难转型升级的节骨眼上,韧性与脆弱性并存。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这场疫情对中国外贸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冲击,我们千万不能过度乐观,稳外贸将是一场持久战。”白明说。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保住市场,稳住外贸“基本盘”

  白明认为,中国外贸的当务之急在于稳住外贸的“基本盘”。

  从企业角度看,这需要中国稳住市场老客户,保住订单,能够按时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短期内,不少外贸企业由于无法及时复工而无法按时履约、完成订单,尽管可以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减免责任,但客户流失、利润损失已是大概率。部分利润率低、客户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面临生死考验,比如据纺织工业联合会调查,61%的企业表示如不能正常复工,只能维持生存一个月。

  从国家层面看,白明表示,这需要保住长期的贸易伙伴,保住中国外贸供应链优势。

  海关统计显示,前2个月,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对东盟进出口5941.1亿元,增长2%,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同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出中国外贸增速11.4个百分点,占31.7%,比重首超3成。

  白明表示,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伙伴正在经历着结构调整,布局多年的“一带一路”市场要在中国外贸市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上,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中断,不少跨国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工。

  从长期来看,疫情将导致一些跨国公司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加剧产业链外迁风险。

  “比如,中日韩在供应链上是高度关联的,尤其在电子类产品上,中国进口的零部件50%以上来自日韩。但疫情已经蔓延到日韩,三星等公司均面临着减产的问题,这些企业库存也很低,供应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白明说。

  本次疫情严重的湖北省更是如此。据悉,湖北省内仅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2万家,占全国比重13%。受疫情影响,当地零部件工厂供应中断,直接导致了现代、雷诺等全球汽车巨头企业减产甚至停工。

  为了应对危机,汽车配件企业伟福科技宣布将其武汉工厂产能转移至菲律宾工厂,汽车电子企业罗姆半导体也表示将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替代生产。

  白明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必须保住这一中国外贸的“基本盘”。

  此外,需要高度关注的是,当前疫情已经在全球6个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蔓延。近期韩国、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更是快速增加,这些国家不少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产业链密切关联。

  “近日,欧美等股市也开始大跌,甚至有人认为,新一轮经济危机呼之欲出,要高度关注疫情持续蔓延对全球经济、贸易带来的冲击。”白明说。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思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