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撰文谈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亿万人民群众为主体,具有一往无前的创造性,总是在前进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国际形势、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体制机制弊端日益,资源约束趋紧、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抓紧解决这些问题,走出一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之,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视野,对当代中国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新活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型经济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强调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并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等。这些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新的发展,对于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当代中国发展难题,无疑是至关重要和十分及时的。
新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两个明显趋势:一个是,全球经济正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期。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发展实体经济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也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试图重塑国际贸易更高标准与投资新规则,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这其中既隐藏着合作机遇,又蕴含着竞争压力。另一个是,一些国家发展模式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其中既有一些发达国家过度消费、过度虚拟、过度杠杆化,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教训,也有一些拉美国家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警示。深刻认识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中赢得主动,在借鉴别国经验教训基础上赢得优势,需要有新的视野、新的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宽阔的世界眼光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科学阐述,强调必须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国内产业和国际产业分工,促进我国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强调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型经济体系;强调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凡此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实现我国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理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准确把握规律,而且在于运用规律去广泛掌握群众。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面临的首要根本问题,而以人为本则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最深刻最响亮回答,也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先后实现温饱和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现在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利益日益增多,对高质量生活方式、幸福指数的追求日益强烈。同时,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差距拉大,部分群活还有不少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迫切需要新的思、新的办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明确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由人民共享;提出尊重人民首创,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无穷伟力充分发掘出来,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创新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提出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无不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的价值追求。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依靠什么执政来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最持久的支持呢?科学发展观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深怀,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不懈做好事,始终与人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强调决策要体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吸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防止和纠正;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强调让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确保行使的过程成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过程,等等。这些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科学发展观以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对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理论回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在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回答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展开和深化的,都是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理论、“”重要思想是这篇大文章中的精彩篇章,科学发展观则是续写这篇大文章的新篇章。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以来不懈探索基础上,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必然结论。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既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同理论、“”重要思想一脉相承,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同时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走和平发展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创新,形成了涵盖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军各方面的系统科学理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新,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的指导思想,其根据和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