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致富要有方 为富要有情!有关河南科技的杂志
杨套楼村单身汉张庆,以前给他打工喂鸡,通过几年实践,基本掌握了肉鸡饲养方法和常见疾病防治技术,身上有了2万元以上的存款,萌发了回家自己养鸡创业的念头。对此,他给予积极支持,赊给他1000只小鸡,帮助购买鸡饲料,当遇到难题时,随喊随到帮助解决。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张庆已建起了新房,扩建了鸡舍200多平方米,获纯利3万多元。张庆勤劳致富受到了邻村李女士的青睐,与张庆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现在茴村乡养鸡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后面的还很坎坷,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今后他决心更进一步认真钻研科学养猪技术,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乡亲致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依靠科学养鸡致富的带头人。
张文礼,现年50岁,家住茴村乡杨套楼村。从1999年开始学习养鸡,2014年被遴选为科技示范户。经过14年的艰苦创业,已建起养殖场1600平方米,和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孵化场。现养殖母鸡1000只,肉鸡3000只,每年出售肉鸡6000只以上,小鸡蛋20000枚,产值达80万元,纯利20多万元。回顾养鸡致富的经历,他最深刻的体会是:“致富要有方”,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为富要有情”,自己富了不忘帮助乡亲们共同富裕。
1984年他从当时的永城县一高毕业,因几分之差失去了念大学的机会,心想补习一年,但家里无钱供他上学,只能在家种田。当时农民经济收入低,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生息靠着几亩地,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仅能解决温饱问题。面对的现实,他不愿命运的安排,决心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寻找一条致富,改变自己的困境。于是,他开始探寻致富的途径,先后办过塑料大棚、养猪场,几年的艰苦拼搏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本。村民们他说,读了这么多年书,白读的。这在他的心灵上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生的道多么坎坷啊!他感到茫然。
.请发送qnb至10658000订阅手机青年报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但是,他附近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他最大的心愿是想看到更多的乡亲们富起来,共同步入小康社会。他经常赊给困难户仔鸡,支持他们渡;养鸡户在喂养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他总是有求必应,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近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组的养鸡专业户迅速发展起来了,许多养鸡户经常来他家学习,每次他都是认真解答,尽力把他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在实践中摸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以帮助他们科技致富。
在尝到了养鸡的甜头后,他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2000年从郑州买回1000枚良种鸡蛋,在家边学习、边摸索、精心孵化、细心养殖。每天起早摸黑,仔细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对鸡舍的卫生、消毒,仔鸡的防疫、饲料的配方等,都完全按照书本和专家教授的要求,认真把好每一道关口,这样控制了鸡的疾病,减少了鸡的死亡,提高了鸡的增长率,当年养鸡的纯收入就达1万多元。首战告捷,极大地增强了他养鸡的信心。
2002年,正当他充满信心准备大干一场时,鸡销售市场行情急剧恶化,鸡价直线下降,而饲料价却不降反升,稍有不慎,就要亏本。在这种情况下,他经过冷静地分析,认为行情的周期性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只要采取科学的喂养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饲养成本,并非无利可图。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他加强钻研,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创新了养殖方法:按生长时期定时定量饲养。在鸡价低迷的情况下,顺利地渡过了这一。
正当他徘徊在十字口,感到希望渺茫时,他从上看到一则消息,养殖母鸡效益高,他觉得这是一条致富的好门。他通过反复核算成本,觉得利用科学的方法实行规模养殖大有发展前途。于是他决定充分利用家里现有条件,从小规模养殖开始,逐步发展壮大。没有场地,把杂屋和住舍腾出来;没有钱,向亲朋戚友借,到信用社贷;没有技术,自己学。在得到父母的支持后,他马上行动。首先,到本地养鸡专业户家中去考察,虚心向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养殖户请教;其次,我到新华书店买回了《母鸡养殖与鸡病防治》、《动物营养学》等有关专业书籍,还征订了《河南科技报》、《河南农业》等报刊;第三,筹集资金,向亲朋戚友借了2000多元,从农村信用社贷款2万元,建起了200平方米简陋鸡舍。利用培训班和自学学到的科学养鸡知识,精心喂养,科学管理,当年获纯利4000多元,并从实践中摸索积累了很多经验。
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产业,做到“旱涝保收”,2004年,他投资10万元办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孵化场。自己孵化,同时孵化的小鸡供应周边养鸡户,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