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真的是互联网人的危机之年吗?
年龄焦虑不时出现在爆款文章中,是体力、精力跟不上还是行业发展正常周期?
35岁真的是互联网人的危机之年吗?
有业内人士认为,永远准备好一个战斗心态,拥抱变化、不断提高自身价值,才不容易被淘汰
35岁,是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逐步积累社会经验、渐渐走向成熟的年龄。然而,在偶尔曝出的互联网公司裁员新闻和部分舆论的渲染下,35岁近来成了互联网人的危机之年。35岁危机、35岁焦虑、35岁被优化等词汇出现在很多爆款文章中。
35岁,对于互联网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35岁真的是危机之年吗?《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个年龄段的互联网人,一探究竟。
技术更新太快,没有人不可替代
从1999年国内BAT三大巨头诞生算起,仅仅过去20年。如果一个年轻人从学校踏入社会就进入互联网行业,35岁及以上的他们已经算是“老人”了。
1978年出生的系统开发程序员陈月就是互联网行业的“老人”。他经历过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变革、PC时代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嬗变。他最深的感受就是,“行业发展节奏太快,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入门门槛变低,对于所有人来说每天都要接触新技术,大家起点被拉得越来越近,经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互联网变化很快,经验尤其是技术经验高速折旧。“你做的东西很可能半年后就被新的框架、新的需求替代掉了,所以更需要年轻人新的思想,加快企业新陈代谢的速度。”
根据国外知名调查机构的数据,互联网行业呈平均年龄偏低的趋势。2018年,苹果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Google是30岁,Facebook是29岁,腾讯、华为是28岁。
在90后小楠的公司,部门同事甚至领导都以90后成员居多。互联网是一个偏爱高效的行业,节奏快、工作强度大、加班时间长,年轻人更有体力和精力上的优势。
目前在某B2B企业负责产品线的叶伟在面试招人的时候虽然没有年龄的限制,但也会考虑到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用在工作上的精力难免有限。而且,互联网行业中每个人的不可替代性并没有那么强,与其投入高成本,不如分散“投资”,招聘有精力投入的人,会带来更大收益。
行业在淘汰能力不足的人
“去年10月,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经营而全体裁员,我是最后一批被裁掉的。”1992年出生的杨小帅在上海某物流企业从事产品经营,这是他从计算机专业毕业4年来的第3份工作。
虽然很快就入职了新工作,但是杨小帅仍然感受到了焦虑,原公司协议的N+1赔偿金到现在都还没有拿到。有同事在家赋闲2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能提供的薪酬和岗位与自己的需求总是不能匹配。
“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整个行业其实是在淘汰能力不足的人。”杨小帅表示,即使自己还未到中年,但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将来做准备。
和杨小帅同龄的Java程序员苏运丰也在换了3家公司后才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在他看来,现在越来越重视技术型人才,未来没有技术就没有竞争力。30岁之前是技术人员的黄金时段,精力也很充沛。“我的工作经常加班,但有时候是自愿加班学习新的技术,压力比较大,在这行要么不断学习,要么就会被淘汰。”
对于从事非技术岗位的95后王望来说,焦虑和危机感并没有更少一点。从事电商运营的他加班是家常便饭,尤其是赶上“双11”“618”的促销活动。销售任务的压力让他想过离开,但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通过跳槽来实现工资的翻倍增长。
说起部分被裁掉的35岁以上的人,在北京做互联网产品运营的王彦表示这是一个行业重新洗牌、大浪淘沙的过程。在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公司内部有很多35岁以上中层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并不合理。“这两年公司裁掉了一批中层,同时开始放缓晋升速度。当效益不那么好的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管理层,而是需要更多提供一线生产力的新鲜力量。”
此外,部分较早入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到了互联网的红利期,甚至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后工作不再有拼劲,长期远离一线业务。“老油条太多了,工作推诿,拿着百万年薪不干正事。裁员的时候优先被动刀也并不奇怪。”王彦说。
35岁以上的人去向何方
那些35岁以上的互联网人,就真的没有职场竞争力了么?
38岁的解乔依旧驰骋在职场,从传统媒体跨越到互联网初创公司,她还在不断挑战新的领域。“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是其正常要经历的周期,不必过度唱衰。也不必过度渲染35岁人的焦虑,每个年龄段都有焦虑,只是焦虑的问题不同。所谓的35岁危机是中年将至的正常现象。”
即将跨入35岁行列的乔布去年离开律师事务所来到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法务。他认为“真正的年轻是心态上的,而不是年龄上的”,互联网还有一些领域对于中年人来说是有机会的。例如市场、客户关系维护等需要有经验的人。自身得有危机意识,永远准备好一个战斗心态,拥抱变化、不断提高自身价值,才不容易被淘汰。
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虽然互联网公司年轻人占比较大,陈月觉得35岁以上的人也不是没有出路,只是相对困难。要么走深度的技术研究,要么将技术和管理相结合,重点是要不停学习、适应行业节奏。他希望未来还在这个行业且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从而延长职业寿命。“实在不行,那就接受降薪、降职,互联网行业科技含量高,发展还是最快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多。”
也有人选择转行或者创业,有媒体报道互联网行业缩招的同时,保险行业却迎来扩招,不少高素质高学历的中年人转行加入保险代理人队伍。解乔也发现,最近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开始销售保险业务。在她看来,尤其对于职场女性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时间相对自由,而且阅历、经验以及之前行业积累的人脉都能带来优势。
另有一部分互联网中年人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想自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积蓄、人脉、社会经验,何不尝试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然而,解乔认为创业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一些,不能盲目。“你要想清楚自己要什么,热爱是第一位的,同时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能把创业当作被逼无奈的退路。”
(应采访人要求,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唐姝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