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大力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丝绸之2016年5月23日,新华网银川6月17日电(记者赵倩)中国西北地区是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遏制了土地沙化的趋势,同时也为正在建设的“丝绸之经济带”构筑一条“绿色通道”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资讯

中国西北地区大力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丝绸之2016年5月23日

新华网银川6月17日电(记者赵倩)中国西北地区是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遏制了土地沙化的趋势,同时也为正在建设的“丝绸之经济带”构筑一条“绿色通道”。

平学智说:“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900万亩,在区域内构筑起四条大型防沙治沙绿色屏障,加快构筑中国西部和丝绸之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中国的活动主题为“绿化荒漠,守护家园”。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推进荒漠化防治,要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

这其中“贡献”最突出的当属、甘肃、新疆等西北内陆干旱省区,因为这里分布着全国约80%的沙漠。数据显示,防沙治沙规划区域已实际完成营造林401万亩,新疆年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690万亩以上,青海三江源荒漠化面积近十年净减少492平方公里……

《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全国范围内的荒漠化防治也取得明显成效。来自国家林业局的资料显示,过去5年,全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实现了沙化面积和沙化程度的“双减少”。

“对面那座山在2000年以前是座沙山,一刮风沙子堆的房前屋后都是,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建院子,怕藏沙子。”盐池县花马池镇柳阳堡村村民郭银繁指着屋前两公里处的一座山告诉记者,不过现在好了,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山上都种了柠条,就算刮风也少见沙尘了。

如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地区已成为中国推进“丝绸之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区域,荒漠化防治的意义也更加突出。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将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念,加强生态、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

国家林业局决定把2015年作为首届“防沙治沙执法年”,并将每年9月定为“防沙治沙执法检查月”,逐步构建防沙治沙执法体系。

三面分别被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包围,荒漠化土地面积约4461万亩,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57.3%。据林业厅介绍,近些年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沙化土地连续20年持续减少,实现了沙漠化的根本性逆转。

张永利说,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一带一”沿线重点地区防沙治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施一批治沙工程,集中治理并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状况。

荒漠化防治关乎生态和民生,中国多地已建立起主导、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用沙的生态治理模式。林业厅副厅长平学智说,把拍卖、租赁、承包以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开发的使用年限放宽到30至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并且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

在推进综合治沙、依沙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探索科学治沙。据了解,中国现有12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暂不具备治理条件,亟待采取严格的封禁措施。为此,国家林业部门在2013年启动了沙化土地封禁补助试点工作,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省区53个县开展沙化土地封禁试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远离沙害记忆。

地处毛乌素沙地前沿的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在上世纪十年代曾是“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的严重沙漠化地区,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而如今盛夏时节,这里多数地区已被柠条、苜蓿、甘草等耐旱作物装饰得绿意盎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