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学探索

打量视频之科技探索探索科学 杂志科学课免费视频科学类十大期刊

  邓宗觉,江西省唯一终身教授,南昌大学生物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5日18:52逝世打量视频之科技探索,享年104岁

打量视频之科技探索探索科学 杂志科学课免费视频科学类十大期刊

  邓宗觉,江西省唯一终身教授,南昌大学生物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5日18:52逝世打量视频之科技探索,享年104岁。

  邓宗觉,男,1916年生,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中员,民盟盟员,南昌大学生物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会顾问、南昌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唯一终身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5日18:52逝世,享年104岁。

  邓宗觉同志于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1938年8月至1949年10月任国立中央大学助教、讲师,1949年至1953年任南昌大学副教授、教授、动物系主任,1953年至1962年任江西师范学院教授、系主任、校工会主席,定为高教,1962年至1993年5月任江西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工会主席、图书馆名誉馆长,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党,1953年,加入中国同盟。1993年5月起任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曾任江西省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民盟江西省委员会第六届委员、第七届及文教科技委员会主任;1962年,1985年分别任民盟江西大学支部主委;江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江西省动物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池塘养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咨询中心江西中心技术顾问;江西国土资源图集编委会编委;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邓宗觉同志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学严谨求实,至2006年90岁高龄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桃李满天下,为广大师生所敬重,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同时,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对江西省水生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首次选育成功了淡水鱼类新品种,建立了原种场,提供杂交用原种,获江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技术改进一等奖。参加鄱阳湖综合考察的治理研究,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完成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兴国红鲤人工生态库的设计与建设》。主持完成国家科委的120万亩池塘养殖高产模式化推广研究,平均亩产400公斤,获1991年江西省教委颁发的科技兴农先进个人奖。

  邓宗觉同志的逝世是南昌大学和生物学界的重大损失,民盟江西省委会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盟员和专家学者。对其不幸逝世,我们表示深深的哀悼,并向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

  2015年,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专门录制了《讲述历史 传承精神——南昌大学老教师的故事》之百岁老人邓宗觉,让我们重温画面,感受这位百岁老人的爱校之情。

  每一张照片、每一行文字都是一段精彩回忆,这些点滴记录既是邓老走过的足迹,也是南昌大学改革发展进程中留下的深深印记。

  2017年6月29日,生命科学学院教工第支部一行7名青年党员来到102岁的老党员邓宗觉先生家,开展了一次特别的党课教育活动。

  题记:今年四月七日,是我的老师,邓宗觉教授百年寿辰,他是江西高教系统从事教育最早的前辈探索科学 杂志,也是江西高校最受尊敬的教授之一。不久前,南昌大学为他贺寿。作为他的学生,特作此文以纪念。

  这些年科学课免费视频,我在教学督导办工作科学类十大期刊,每个学期开始的第一堂和新生进校的第一堂课,目睹校院领导和督导专家均会去听。

  记得三十八年前,那是春节之后,我考入了江西大学生物系读书后上的第一堂课程,是由邓宗觉教授全程讲授的《普通动物学》。

  邓公的开场白,似乎没有开场白,所以印象特别深,是第一节课:他身穿白色实验室服,快步走向讲台,放下手中的“大部头”(我们称厚厚的英文版的生物学检索),径直开始板书:普通动物学,之后是一串密密麻麻的外文字母,他讲了三声General Zoology就开始讲课了……。

  邓公授课,沒有客套话,直奔主题科学类十大期刊,简捷明快。当时,我们同学中眼、手、笔,能跟得上他的节奏确实不多。

  那时的邓公年逾花甲,头发也已花白了,看文献得戴上老花镜。身子骨挺硬朗,走路快,讲话语速也快。记得在课程结束后,去梅岭实习的山路上,他一直走在队伍的前面。

  1978年,生物学系当时只有两名教授,(也有说是一位正教授,两位副教授),另一位是著名植物生态专家,林英教授。他们都在教学一线上课。

  生物学系创办的比较早,在办旧南昌大学时就设立了生物学系,邓公和南昌大学及生物学系的创始人胡先骕老先生是近乎同时代的人之一。

  作为恢复高考首届大学生,那时候科学类十大期刊,我们还没有全国材,只有少数油印的讲义,后来也借用些医学教材。因此,记笔记,记好笔记,成了我们课堂学习的“第一要务”。

  把能收集到的资料、内容进行比较完善,也成了我们学习任务之一,遇到某些教材的重要论述,大家可以从不同版本的书籍比较。也因为如此,我们同学的自学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得到锻炼。

  邓公授课内容新,丰富多彩,许多是最新资料,书和讲义上根本没有,他讲的内容除了极少的内容能当场消化外,多半要在课后去总结归纳消化,因此,对记笔记,补充内容,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工作。

  笔记做的好不好,内容充实的全不全,全凭你课后的功夫。现在科学类十大期刊,再欣赏当年的笔记本,用时兴的一句话形容:“鬼画符”,根本不认识字,太潦草了。

  邓公的助手,罗丕基老师,当时还是讲师,约摸有50来岁,蹉跎岁月在他脸上留下木刻般的印记,有一股子默默耕作的老黄牛精神,每次上课,他把挂图挂好,教具放好,然后,在教室后排找个僻静的地方静静地坐下,和大家一块听课。

  那时我们上课是配套的,上完理论课,往往还有习题课和实验课。课堂上,我们仍然会有些内容没弄清楚,没弄懂,例如:黑板上的那些像英文却不是英文,但每一次都写一大排,是怎么回事!罗丕基老师则请来邓先生帮助我们补习拉丁文,而拉丁文在植物学动物学和分类学上必定用到。一不小心,经过课堂熏陶和课后练习,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拉丁文科学类十大期刊。

  我们曾经还补充学习高等数学,当时似乎也是这样学的,不过担任数学老师是我们自己的同学。兵教兵嘛!

  邓公专业基础十分扎实,外语特棒。不仅经常在课堂中补充新知识新成果,外语也夹在讲课中。每逢我们生物学系有对外学习和交流的学术活动,邓先生总是积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我们深受其益。

  邓公经常是主持人并担任翻译工作。为人十分谦卑,常常在会场或课堂询问大家:这个单词,词组用中文该怎样译才准确,他经常告诫我们: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隔行如隔山呀!何况参会的总是各方面的专家。

  1978年,国门刚刚打开,许多新学科,新知识潮水般的涌进,新词汇新内容新提法、让人应接不暇,没有谦虚学习态度是进步不了的。

  他是在用他行为给我们树榜样。同学们以他为楷模。一有空就背单词,学外语。我们班上甚至出现能背英文字典的人,被外界誉为第二外语系。82年毕业后留校当老师的生物77级的同学中,90%能出国深造,与外语强有密切关系打量视频之科技探索,也与邓公积极支持倡导有关。现在还有人说,学外语只需跟在邓教授后面。

  邓公对待考试,似乎没有对学习的过程更重视。课堂没听懂的东西,他会抽时间非常耐心地对你讲解;但你询问考试结果,他从不正面回答,至多是:都及格,都及格,拔腿就走人。

  当时,我们教室在现在的青山湖校区北区化学楼三楼,三楼是顶楼,东西晒,即:早上太阳东晒,下午太阳西晒,夏天热的很,上课时,我们的老师们经常汗流夹背探索科学 杂志,我们坚持每天每小组轮流带开水瓶上课,给老师倒开水,减轻老师压力。

  我们来校之后四年间探索科学 杂志,生物系有不少调进,转入的老师,他们有的是68年下放插队没有返校的;也有方面原因引进返校的探索科学 杂志。他们的家大都由我们来搬的,那时,家具非常简陋科学课免费视频,居住条件十分艰苦,走廊过道都能住下来,或许这种简单平常却能产生伟大和豪迈。

  我们的老师们工作干劲可十分的饱满,我清晰地记得林光华教授夏天穿着背心,两个台式电风扇围着他,坐在实验室的门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我们的师生情谊十分的深厚。

  我们77级是一个特殊学习群体,大家年龄段跨度大,上下限有十五、六岁。工作经历不一样,工农商学兵均有。当年录取率只有5%,与现在的高考录取率60~70%不能同日而语。

  邓公对学生学习培养,意蕴很深,许多事情和事情背后的故事直到现在才想明白!我们十分庆幸有批像邓公这样老师培养、教诲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科学课第一刻开场白
  • 编辑:田佳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