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科技

解密邵阳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小发明背后的大智慧

  在科研领域,从来不缺乏创新成果,但要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光有成果显然不够。邵阳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选择将成果投放到企业并接受市场考验,同时将研究生推向企业第一线,不但成功优化了产品,而且提升了全省乃至全国在相关行业内的自主发展能力,特别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科研领域,从来不缺乏创新成果,但要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光有成果显然不够。邵阳学院机械工程专业选择将成果投放到企业并接受市场考验,同时将研究生推向企业第一线,不但成功优化了产品,而且提升了全省乃至全国在相关行业内的自主发展能力,特别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农用小型风冷柴油机等农用机械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柴油机工作性能,做到轻量、高效、安全、低耗、长寿、无污是业界的不懈追求。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组建了一支“小型风冷柴油机性能提高及优化”科研团队,多名年轻博士、研究生参与其中。该系副主任李梦奇介绍, 团队先后开展了多项科研攻关,并研发改进了用于农用机械的多个品种的小型风冷柴油机气缸、喷油嘴、冷却风扇、双通道的涡流室连接镶块以及排气净化消声器等,申请相关专利30余项。

  “光有研发成果不够,必须把技术转化成果投放到市场接受消费者的检验。”李梦奇说, 依托和湖南益阳滨湖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产学研平台和实践基地,转化成果很快投产。

  应用优化后的单金属(硼铸铁)气缸,可以为每台柴油机降低生产成本48元左右;优化后的气缸散热片空间布置及尺寸都更加合理,散热肋片总量减少22%,质量减轻0.39kg,大大提高了生产工艺的实施效率。此外,优化后的缸盖散热片总量减少约20%,质量减轻0.1kg,在保证并提高175F系列柴油机性能的同时,仅此一项就为每台柴油机节省材料费用约15元,还能够降低生产铸造的工艺复杂性,大大提高了整机生产装配的效率。滨湖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进行多种技术改进,在前期的投产使用中,总产值2.6亿元,新增利润3910.3万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受到用户的普遍好评。目前,由该团队与企业合作生产的多款柴油机获得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6个国家和地区。

  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节能环保、转向轻巧、操纵稳定等优点,在国外已经成为车辆转向的主流配置,在欧美的装车率更已超过液压助力和电液转向系统。但是,由于受到核心技术的限制,我国的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直由外资控制,因此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课题,发展电动助力转向器更是被国务院列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七个重点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为突破现有技术,全面优化我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邵阳学院的陈志刚教授组建团队,带领多名博士生、研究生扎进企业,共同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参数和结构耦合进行研究。陈志刚介绍,“在‘校企协同,项目承载’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所有研究生都必须到企业实践至少1年以上,在实践中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联系生产解决问题,逐步实现由逆向设计到正向开发,是我们做研究的基本思路。”五年来,陈志刚带领团队在企业实践中不断发现工程问题,并先后运用机械强度学、摩擦学、最优化设计理论等专业技术和手段,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参数与结构耦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理论计算、参数及结构优化、结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在结构优化改进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并获得2015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陈志刚透露,正是基于“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的改进与优化解决了空间充分利用、过载保护、碰撞吸能、系统降噪的问题,在保证驾驶安全,提高操作舒适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