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新技术“乡土专家”用新技术带动农民致富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在宁研究生来到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学习交流。 本报记者 董家训摄
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走在高淳区竹益青家庭农场的泥土小路上,淡淡的竹香让人心旷神怡。竹益青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高山虎告诉记者,他栽培早园竹已经24年了,从最初的5年没收入,到现在带动周边村民富起来,新技术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55岁的高山虎是高淳区固城镇游山村人,早年是竹匠,对竹业比较了解,因有亲戚在浙江德清栽植早园竹,1995年,高山虎开始从浙江德清引种栽培早园竹,最初在高山虎决定干这一行的时候,家人是反对的。“因为早园竹种植前期投入大、产出周期长,要到第6年才能出笋产生效益。”高山虎说。
高山虎没有退缩,因为在他眼里,南京市高淳区地形东高西低,东部以丘陵山区居多,生态环境绝佳。“气候适中,产量还高。”
作为种了20多年竹子的“乡土专家”,高山虎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生产的早园竹高效栽培技术,利用农糠的散热为竹笋保温“盖被子”,控制好用肥、温度、湿度,更是将竹笋提早到了元旦前上市。物以稀为贵,再加上口感清脆甜香,早园竹竹笋的价格可以卖到普通竹笋的四五倍,“如今一亩竹笋的净利润在两万左右。”高山虎说。
自己富了起来,高山虎也没忘了村民们。成为“乡土专家”之后,他奉献出了自己的种植技术,带动当地的农户抱团发展。高山虎成立了慢农早园竹专业合作社,注册慢农高山虎牌商标,以土地入股形式,吸纳社员13户,早园竹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同时,他带动周边7户村民种植早园竹,面积近400亩。
新技术促进富民增收,位于高淳的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颇有研究。仙草堂公司的投资人史月龙曾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高级园艺师,同时也是高淳人,回乡创业后,史月龙充分发挥他们科研团队技术上的优势,研发了名贵中药铁皮石斛新品种。石斛有“仙草”之称,“我们通过利用高萌发率的种子、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全自然光培养室实现铁皮石斛种苗一次成苗大规模生产,公司的药用石斛瓶苗每瓶50株以上。”史月龙说。
自2012年公司创办以来,仙草堂一直致力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且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能力强,同时大力推行“订单农业”,提供给农民系列化服务,把公司的发展和农户的致富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企业、农民、市场和社会共赢的格局。同时率先走循环农业种植、加工和销售之路,带动了多户农民走上了农业致富的道路。去年,南京仙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仙草堂园艺产业化联合体挂牌,1家龙头企业牵头,多个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抱团发展,惠及当地数百农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新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据悉,我市将依托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平台,以种源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为重点,采取“人才+成果”的办法,加强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引进。据统计,全市先后有124名科技创业人员携带科研成果在我市进行创业孵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100多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行风监督电线 本报投诉举报电线 电子邮箱:[email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