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农业科技

前三季度 成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运行良好

  近日,2019年1-9月成都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运行情况出炉。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218家,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4家,先导药物等3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新增A股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开展“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80场次,促进合作项目288项,撬动签约金额4.5亿元,“科创贷”帮助669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贷款14.32亿元,“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成都经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创新驱动发展运行良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快于同期。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7012.5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1039.4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54倍;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领先重庆、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在此次通报中,四川有两项经验做法“上榜”。“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正是其中之一。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破1000亿元

  “成都经验”受国办通报表扬

  在此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点赞”的探索中,“成都经验”以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进行了先行先试的尝试。位于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场改革也被誉为西南交大的“小岗村试验”。此外,成都还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都还用数据说话。在今年1-9月成都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运行情况中,成都市技术转移持续活跃。1-9月,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1039.4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54倍;输出、吸纳技术分别成交731.35亿元和308.08亿元,同比增长56.7%和48.4%,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加快提升;企业输出、吸纳技术成交额分别占全市的97.2%和93.8%,技术市场主体地位更趋稳固;技术服务类合同成交额分别占输出、吸纳的86.2%和66.0%,科技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成倍增长的背后,是成都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举措。“企业是创新主体,却往往面临技术攻关难题。高校是成果‘富矿’,却往往面临无法走向市场的难题。如何推动高校和企业精准对接,今年成都市启动了‘菁蓉汇·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已全市累计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等“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80场次,促进合作项目288项,实现签约金额4.5亿元,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向产业功能区加快聚集。

  “从高校院所看,输出技术前十强合计成交16.49亿元,占全市输出技术总额2.3%,占高校院所输出技术总额92.5%。”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月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校院所前十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都是“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落地的高校,“菁蓉汇·校企双进”活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可见一斑。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2%

  液晶显示板成倍增长

  今年5月,华为公司与京东方科技集团日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协同,助力成都打造网络通信和新型显示产业全球重要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7012.55亿元,同比增长12.2%,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8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高出规模以上工业3.3个百分点。

  此外,从区域分布看,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6391.52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高新区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53.4%,产业带动作用凸显。

  收获“12.2%”这个增长的背后,是成都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家企业,要做技术的话,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启英泰伦副总裁夏日常说,启英泰伦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语音识别专用芯片,获得了由市科技局提供的200万元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支持,让产品研发有了资金,并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语音识别芯片CI1006,并于2017年1月实现量产。

  当前,成都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创造”领军企业的递进式培育路径,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在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提升。今年1-9月,成都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042.9亿元,同比增长13.8%,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43.4%;涡轮发动机、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1.3%、37.1%和200%。

  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较上年同期增加1287家

  3家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7月22日,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面临资本市场这一重大机遇,成都科技企业也将把握机会,冲刺科创板上市。截至9月底,成都先导药物、苑东生物、秦川物联等3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企业是创新主体,截至9月底,全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1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287家,其中中心城区占93.5%,高新区占45.9%;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8.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1263.5亿元,增长11.2%;第一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4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维持3113家。

  从金融破题,构建科技金融体系,赋能科技创新。截至9月底,全市组建天使投资基金13支、总规模14.06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01个、投资金额6.76亿元;科技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增至53亿,共帮助669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科创贷”14.32亿元。推进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新增A股上市公司6家,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颐泰智能、倍施特2家科技型企业新三板挂牌,先导药物、苑东生物、秦川物联等3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秦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