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车企1月新能源销量暴跌超50%,腰斩背后释放三大信号|亿欧数说
作者丨曾 乐
编辑丨杨雅茹
月增长7连负,迈入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能如期待般发展,迎来利好阶段,形势依旧严峻。
车市寒冬仍未消散,加上受到1月春节工作日缩短的影响,车企销量压力陡增。而2020年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更是让汽车全产业链企业倍感无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当其冲。
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下降均超50%。这不仅是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个月下降;还是自去年7月“国补”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遭遇的第二次腰斩。
截至目前,不少车企已相继公布了各自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答卷。亿欧汽车通过梳理发现,超过半数车企销量同比下滑超50%。其中,部分车企1月表现令人堪忧,销量同比跌超80%,另有一些车企更是惨淡,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近乎于0。
显然,“开局不利”四个大字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
01 开局答卷:惨烈下滑与逆势突围
2020年首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答卷,用“惨烈”一词形容并不为过。
据亿欧汽车不完全统计,传统车企在2020年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超50%。其中,受打击最大的可谓是比亚迪。1月销量仅为7316辆,同比下跌75.1%。要知道,这已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第7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还在不断扩大。
对此,比亚迪方面表示,“元月份受春节比往年提前及疫情因素的影响,整体市场产销同比大幅下滑。目前终端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对疫情后销量增长保持信心。”
同样备受煎熬的还有北汽新能源。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为2006辆,同比下滑55.5%。不过,北汽新能源似乎并未受到这份销量成绩单的影响。“北汽新能源将按照此前计划全力推进生产经营工作,全年目标保持不变。”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此外,长城汽车旗下纯电动品牌欧拉1月销量为1300辆,同比下降65.6%。其中,欧拉iQ仅售出5辆,同比暴跌99.7%。长城欧拉的尴尬局面,折射出多数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大幅下滑的严峻态势。
同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颓势之下,还有另外一番景象。广汽新能源1月销量达3003辆,同比增长52.7%,实现逆势增长。其中,Aion S销量就贡献了2648台。
相比去年1月销量为1967辆,基数相对较小。在一片销量厮杀中,广汽新能源凭借去年4月上市的Aion S保持住了增长势头,崭露头角。此前,广汽新能源Aion S也已加入如祺出行旗下营运车型,并在私家车市场也收获一定口碑。于广汽新能源而言,Aion S或将成为打开2020年新增长点的一个开关。
根据广汽新能源此前规划,今年年内还将推出两款基于第二代纯电动平台打造的纯电动SUV车型,内部代号分别为A18(有望命名为Aion V)、A20,分别定位为中型纯电动SUV和小型纯电动SUV。
另一方面,自成一派的造车新势力在1月虽然有车企也未能逃过销量下滑的命运,但总体表现可圈可点。“领头羊”蔚来1月销量达1598辆,同比下滑11.5%。刚刚实现交付不久的理想汽车,在1月表现不俗,已跃居新造车企销量前三列,达1180辆。此外,小鹏汽车1月销量为1073辆,同比增长79.1%。
纵观整体的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多数车企普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折戟。尽管其中也不乏一些玩家随之崭露头角,但也难掩下滑的行业态势。无论是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还是有效开展产业协作,于车企而言,2020年的首份销量答卷,只是行业大考的一个开端。
02 同比腰斩背后:释放出三大信号
虽然销量下滑在开年给了新能源汽车一记重拳,但毕竟事出有因,这或许更像是短暂的阵痛,让一众车企们引起重视,为新的一年做好筹划。亿欧汽车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普遍下滑的背后,释放出了三大信号:
首先,亿欧汽车与多位行业专家交流得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特殊时期受到的影响有限。按照往年发展节奏,1月恰逢春节假期,正值行业市场淡季,车企产量利用率较低。“黑天鹅事件”的影响,虽然引发了“蝴蝶效应”,使上游配套供应商受到影响,部分车企因零配件断供也改变了原本的生产节奏。但如此叠加的影响,或许并不足以击垮2020年新能源车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近期在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表示,“2020年1月的最后一周基本进入假期。但往年假期也有少量销售,今年却几乎为零。目前来看,2月份影响会比1月份更大。”从长远来看,“黑天鹅”的出现,将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行业洗牌加剧的背后,倒逼企业直面现实,无人愿意坐以待毙。
其次,在疫情影响下,数字化转型成为车企冲破这场战“疫”风浪的一艘巨轮。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渠道分会调查数据显示,经销商反馈,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只有不足30%的店有零星的购车需求。与此同时,厂家、经销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迟复工。
随着线下渠道暂时停摆,一场迫在眉睫的自救行动正在开展。由于自带互联网属性,以新造车为首的新能源车企们背负着销量压力,相继转战线上,试图通过“云卖车”的方式实现“歇业不歇市”。所以,从宏观角度来看,疫情也将从侧面加速汽车产业朝数字化转型更进一步,新能源汽车销售也将受益。
最后,虽然汽车消费能力在1月遭到抑制,但疫情之后或将迎来一轮消费反弹。无论是燃油车,抑或是新能源汽车都将在疫情结束后,收割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谈及下一阶段市场走向时,中汽协方面也曾表示,“此次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一季度运行情况影响巨大,汽车产销情况都会出现大幅下滑。不过,疫情结束之后,可能会迎来一波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汽车行业或将迎来短暂的消费高峰。”
“开局不利”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如何续写未来一年的故事?无论如何,从生产到流通,走向交付,再到售后,于车企而言,这是一场全方位环节的行业大考。
03 激烈战场:电动化蓝图下的较量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局不利”,映射出特殊时期阶段性影响下的车企百态。随着疫情的日趋缓解,这只“黑天鹅”带来的阴霾也将逐渐消散,行业运作终将回归正轨。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今年也将迎来加速洗牌的阶段,这时,考验才真正开始。
现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正趋于利好,一个更加开放、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蓝图逐渐浮出水面。虽然在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补贴严重退坡,但新的相关政策调整也有望继续出台。
今年1月,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下一步,工信部计划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政策,支持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尽早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科学合理设计2021年至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
最新消息显示,2月10日,工信部发布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进行的删减和修改约达10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删除了之前对于准入企业“设计开发能力”要求的大部分内容,调整为对“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这项调整意味着,车企可以由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自身只需具备保证第三方企业技术顺利应用的能力即可,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待入局的“种子”车型来看,一场激烈角逐才刚拉开帷幕。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不乏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广汽新能源全新SUV Aion V以及更换更大功率电机的新款荣威Ei5等新车信息。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动作频出。近日,继保时捷之后,意大利豪华品牌玛莎拉蒂发布官方声明称,未来所有新款玛莎拉蒂车型都将是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即便是以发动机声浪而闻名的法拉利,也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法拉利的纯电动超跑计划,加速推进电动化战略的步伐。
而特斯拉国产化的到来,更是直插中国市场“腹地”,搅动中国车市这一池春水。其带来的影响,不仅刺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引起了传统燃油车的注意,更影响了宁德时代等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成为汽车未来的应用场景之一,不少车企已在新能源汽车上进行相关加码试探。不过,此前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的发生,踩下了自动驾驶的“刹车键”,也令行业开始重新思考关于安全的问题。
纵观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少产业链龙头企业已掌握大量优质行业资源,“马太效应”愈发显著。电动化战略之下,无人愿意舍弃这块“蛋糕”。未来,或将有更多选手加入这场存量竞争之中。
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要想独自撑起中国车市的一片天空,显然还需不断锤炼。
编辑:杨雅茹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