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太阳教育书屋砥砺奋进 鼎铸辉煌——六安叶集建区,二、工业化步伐加快建区17年来,叶集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创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建各个领域,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使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农业科技

江西金太阳教育书屋砥砺奋进 鼎铸辉煌——六安叶集建区

二、工业化步伐加快

建区17年来,叶集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创新,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建各个领域,大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使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

统筹发展篇:各项工作步伐加快

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叶集人民将再一次用与实力在叶集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叶集幸福未来的宏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叶集着眼长远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根本旨。展望未来,“十三五”末,叶集将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和财政收入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全覆盖。以社会安定和谐,营造创业,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民生工作为重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稳定感、安全感、成就感、舒适感和归属感。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必将更深远的福泽百姓,一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建区17年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一直是工委管委福泽百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和普惠、均等的原则,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发展越来越多地惠及全区人民。建区17年来,叶集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填补了中等技术教育的空白,卫生、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一个个温暖的好政策接连出台,一项项惠及百姓的好措施落实到位,在皖西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锦绣华章。

与农业同步发展的是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乡建设篇:宜居宜业打造美丽叶集

从1998年诞生之日起,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位叶集人都在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每一位的领导者都在为之运筹、为之决策回首叶集17年的发展前进之,无论是那些高屋建瓴的智慧、那些敢为人先的气魄、那些运筹帷幄的决策,还是那些呕心沥血的奉献、那些砥砺前行的勇气和那些同舟共济的豪情,都让人无限的感慨和感叹、深深地和感激

一、农业发展蒸蒸日上

经济实力篇:转型升级引领经济提速

城区发生了历史变化。中心主城区、东部生态新城区、南部现代物流区、西部滨河休闲区和北部绿色开发区五大城市板块,突出打造新城。近年来,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建设了30多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完成了、新建道十余条。以观山北、史河、皖西、沪陕高速叶集连接线、开发区基础设施、人民广场为标志,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以污水处理厂、天然气供气站建设为标志,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健全;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以沪陕高速、109国道、宁西铁为标志,香樟大道、花园东、G312国道一期、沪陕高速上跨桥建成通车,柳林大道、兴叶大道、民强完成,城市交通网四通八达;城区面积扩展到11.6平方公里,是建区之初的五倍;一区两园、互补发展的格局已经确立,绿色、生态、休闲、宜居的小城市风格初步形成,一座碧水蓝天、通透疏朗的魅力新城矗立在皖西大地,以浓墨重彩绘就了皖西大地史河沿岸天人合一、城水相拥的非凡神韵。

17年光景,和着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叶集人唱出了一曲动人的奋进之歌。

17年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健全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采购等重大事项监督约束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严肃查处各类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问题,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工作扎实,持续深入,发展健康,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发展和稳定。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叶集的发展,感受到幸福的滋味,工委管委加大投入,一座座养老院拔地而起。一项项优抚政策的实施,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愿望不再遥远。同样,叶集特教学校的成立,也让孤残儿童强烈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如果把17年来叶集的发展喻为一本书,翻开记载着叶集发展的每一页,一个令人的词汇便跃然纸上民生,33项民生工程让叶集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民生承诺无疑成为其中最具亮点的华章。

叶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机制创新为核心,通过公开选拔、差额推荐、科学考察等方式,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把善于引领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焕发了干部的新活力、班子的新气象、发展的新局面。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17年来,叶集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护岸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12项,组织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6项。在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叶集围绕特色农业抓结构调整,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区域,积极发展茶油、蔬菜、畜禽、养鱼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建设标准化种养殖。扶持大团结食用油、天金农业、亿万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沣河等107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教育为民生之基。17年来,教育事业承载、砥砺进取。基础教育质量不断加强。全区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民资筹建的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突破了叶集教育结构质的跨越,结束了叶集没有中等技校的历史。2009年皖西当代中学的成立,2011年孙岗中学、2012年叶集二小喜迁新址、2015年叶集实验学校新校区落成,叶集电大成功招生,叶集中学即将选址新建。

民生福祉篇:社会事业惠及民生

近年来,叶集积极引进与扶植了大团结食用油、保顺饲料等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13家,家庭农场42家,省级1家。史河农业生态示范区实现“一区多园”“一园一品”,建成黄桃、黄梨、首乌、金银花、贡菊。规划5万亩的石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农机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总动力17.5万千瓦,全区有机户达到6500户,农业机械大量推广运用,全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叶集跻身“全省林业十强县”,具有叶集特色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度逐年提升,品牌效应日益,粮食总产量达到11.2万吨。

二、掀起旧城大会战

17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叶集坚定不移地用科学理论武装思想。强大的思想教育,成为叶集发展的不竭源泉。以解放思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为社会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全区干部状态始终昂扬向上。

时光荏苒,风华;拂去征尘,显露生机。

17年前,伴随着的号角,六安叶集发展试验区正式建制成立,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十七载春秋悄然而过,2015年金秋,叶集发展试验区喜庆十七岁生日的时候,迎来了国务院成立市辖叶集区的批复,十七岁的叶集提前跨入“成年”,喜换“华丽盛装”!17年里,叶集试验区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打了一个个“漂亮仗”,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经济发展、体制、城乡建设、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福。建区17年来,平安叶集,已经成为叶集的亮丽名片和品牌,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为此,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群众、广大综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让百姓、放心地生活在平安和谐的中,给城市营造一个稳定的空间,部门重拳出击,向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展开凌厉的攻势。全区机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以争创人民满意活动为载体,努力践行全心全意的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7年间,全区机关累计接处警6余万次,救助危难群众万余人次,调解处理纠纷2万余起,一支威武文明的精锐之师唱响了平安叶集的主旋律。

在建区之初,叶集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0.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68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5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亿元。随着建立新区拉开序幕,叶集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多方面作出不懈努力,硕果累累。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2.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9亿元;财政收入3.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07元。一连串数据也印证了叶集发展的铿锵足印。

住有所居,是民生考卷中的一道必答题。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叶集迅速推进,让百姓感受到了温暖的力量。廉租房建设工程、危旧房、“安居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得、顺、解民忧,成为百姓心中耳熟能详的德政工程,使越来越多的城乡群众在改善居住的同时,也完成了生活方式的转变。棚户区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相继建成交付使用。

17年的与时俱进,17年的开拓创新,昔日寂寞的小镇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济这是老百姓基本的民生愿景。叶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改善和保障民生。全省第一家民营医院四方医院诞生在叶集17年来,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柳树(中医)医院、人民医院相继迁址扩建,2015年底,与六安市中医院合作的市第六人民医院顺利运行。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统筹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15年末,叶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到589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925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8%。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44660人,参合率达100.32%,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5381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789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0%。

17年的披荆斩棘,17年的负重拼搏,昔日的荒地变成了崛起的新城;

幸福华章绘就美好前景

在17年的成长过程中,叶集曾几次面临严峻。2003年,抗击战役、2008年遭受春季雪灾与经济危机危难之时,叶集人志成城,构筑了一道的钢铁长城。在叶集发展建设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楷模,在他们身上,我们了奉献、了、更了忠诚,这奉献、和忠诚,历经洗礼之后,成为叶集的中流砥柱,在叶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历久弥坚。

17年来,叶集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文化兴区”的大旗,文化建设工作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文化体制稳步推进,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建区之前,兴建全省第一家乡镇无线。之后,受到广泛赞誉的未名广场、人民广场相继建成,成为群众开展文文娱活动提供了大型的基础设施平台。乡办文化站、村社图书室、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为百姓构建了优美的文化阵地,《未名文艺》、《今日叶集》等刊物成功创刊与发行,更体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全新的;书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走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广场舞等群众文娱活动团体相继产生,青年作家黄圣凤作品《让兄弟姐妹都开花》入选向全国重点推荐的51部文艺作品。在促进叶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叶集一张耀眼的名片。

建区伊始,立足于打造省委、省提出的、试验,建设边贸小城市的战略构想,叶集就确定了“工业立区、产业带动”的发展战略,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经过17年岁月的洗礼,全区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工业化进程大幅提升,大力发展木竹首位产业,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通过编制完成开发区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以经济开发区、木竹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打造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园。丽人木业、顺发冶金等一批项目纷纷落地,管仲、亚圣、榆林、金桦地板等本土工业异军突起,为叶集首位产业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南方水泥、安鑫鞋业等技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中至信家具、欣佳门业、宜家羽绒、华隽羽绒项目加快推进。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顺利通过中国家具协会授牌,荣获新兴产业示范,新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精特新企业3个,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个。2015年年完成工业投资27.47亿元,同比增长23.5%;辖区企业获安徽名牌产品2项。2015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1家,总产值达138亿元。

“善弈者,谋势”。新的区委区的领导班子科学分析叶集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了科学、准确、客观的判断,为叶集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更加厚重的砝码,做出了更加明智的选择,设计了更加辉煌的蓝图创新、协调、绿色、和共享五大发展,打好经济转型全面升级、城乡形象显著提升、生态持续改善和脱贫目标提前实现四大攻坚战,实施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带动战略三大战略,实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两个突破,奋力加快六安新型特色市辖区建设步伐,以的姿态、创新的思、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建区17年来,依区步伐加快,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团组织参与、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建设依法有序推进。建区以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法制建设不断深化,明显改善。

走进叶集的田间地头,只见一座座现代农业大棚拔地而起,一个个高效设施农业园区竞相绽放,农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这些都得益于叶集建区以来的17年,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巩固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建区以来,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工委管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三贴近”,唱响主旋律,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

17年来,叶集的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在历任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一系列有生机,有活力,贴近实际,扎实有效的思想、文明创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创造出许多好经验、好方法,打造了许多新亮点、新品牌。“中国”军、“安徽”杨成兰等一批典型人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爱国主义、尊老爱幼等传统教育蔚然成风,志愿文化、公益文化深入。

小集镇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全区形成了以产业为支撑建设特色小集镇的发展模式。孙岗乡多次被评为市级“十强乡镇”,三元乡被全市村镇建设先进乡镇,平岗的特色农业远近闻名。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其他乡办街道为梯次的城镇布局体系,孙岗孙岗村、三元双塘村、镇区观山村为代表的一批美好乡村方兴未艾,美好乡村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叶集老城区历史底蕴浓厚,它承载着叶集的悠久历史。至今还可以寻得到江西会馆、小南海等文物古迹,可以吃得到羊肉杂烩、伙食馍、油香等近十余种百年传承的叶集传统美食,可以说老城区是叶集传统小吃的集中地。但这些建筑已经处于状态。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缺乏主次,功能的空间布局杂乱是该区发展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传承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老城区发展的头等大事。2009年,叶集开始了老街,全力加快推进“京辉老街”等旧改项目。近年来,按照“实施一批,推进一批,规划一批”的工作思,再次掀起以东部新城建设大会战,规划22平方公里的东部生态新城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座现代化的商宜居宜业美丽生态新城将展现在面前。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叶集,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这17年来,叶集区通过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作用。17年来,累计实现就业3.4万人,仅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50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1998年12月4日,省委省批准设立叶集发展试验区。将霍邱县的叶集镇、三元乡、孙岗乡划归叶集发展试验区管辖。叶集凭借着处在大别山麓、“安徽西大门”发达的交通网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工业发展的集中区、城镇建设的的创新区。

文明篇:文化创建奏响和谐强音

建区17年,不仅是叶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个续写辉煌的新起点。当我们一次次深情地回首叶集的过去,当我们一次次地展望叶集的未来时,和着科学发展的激扬鼓点,我们看到,叶集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更加无畏、更加震撼;我们可以预见,叶集将在皖西大地建设的厚重书卷中,迸发出新的活力,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2016年2月28日,在万众瞩目、满怀中,新的六安市叶集区胜利挂牌!叶集16万人民17年来的终于梦想成真!一条新的征程即将起航!一座新的豁然竖起!新征程孕育新希望!新绘就新蓝图!

17年来,叶集依托自然景观优势,科学地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城市景观,城市发展构架初步形成。尤其是近年来,叶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重点打造城北新区,三元、孙岗、平岗等小集镇和一批美好乡村建设为中心任务新型城镇化格局,一幅更加美好的生活画卷在皖西大地徐徐展开

叶集历来以商贸著称,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全区第三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起步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叶集集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金太阳建材市场、金天地汽摩配市场等专业市场、皖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区商贸交易额增幅居全市前列,商贸、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呈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项目齐头并进的还有积极引进新的业态,胜利欢乐购电商平台线上运行、京辉羊肉美食街、米高梅数字影院、大润发等多家零售企业入驻,促进了民强、老街等传统商圈转型升级。

17年来,全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先后开展了“三讲”、“”、“创先争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等活动,切实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水平。“三讲”教育活动中,我们深刻剖析并努力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好地完成了“三讲”教育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较好的效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按照“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要求,结合叶集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06年6月,全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从机关学校到非公经济组织,创先争优、锐意进取的强劲号角又一次在全区各条战线中嘹亮地吹响。“创先争优活动宣传月”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党的群众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主题实践活动。这些奏响了推动科学发展、加速经济建设、促进叶集和谐崛起的主旋律,在叶集党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