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惨案”合集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触到3D打印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3D打印机逐渐成为了创客教育的“必备品”。虽然大众对于3D打印技术的热情在与日俱增,但这项技术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3D打印机相较于一般的家用电器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操作使用方面需要一定的技巧。对于新手来讲第一次打印模型结果往往都不太理想。今天3D私塾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失败案例,并在这些案例中为大家总结出失败的原因。
由于3D打印特殊的成型原理,逐层叠加的打印方式让模型的悬空结构必须要添加支撑。支撑的重要性对于接触3D打印时间比较长的朋友都知道。合理的添加支撑是保证模型结构完整的基础。对于新手来讲由于对支撑缺乏认识,初次打印模型在不了解切片软件相关参数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掉支撑。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下面的这些案例了。
3D打印机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使用者对其进行校准调平,以保证打印平台与打印头处于相对水平状态。目前市面上的配备自动调平功能的打印机还算少数,大部分都需要使用者进行手动调平。调平是否合适往往需要使用者“凭感觉”来进行判断,而新手寻找手感又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调平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是打印头距离打印平台太远,模型打印的第一层没有很好的附着在平台上。较轻的结果会造成模型“翘边”,严重时模型会直接从平台脱落。如果长时间置之不理就会变成下面的惨烈场面。
进料不足直接会导致的结果就是模型出现断层。较小的断层有时可以通过调整切片软件的参数来进行弥补。比如simplify3D在默认的参数下“挤出倍率”是0.9。在这个数值下打印出现小断层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所以我们最好把“挤出倍率”改成1。但是如果断层严重到下图的情况,那就很有可能是打印头进料出现了问题。进料问题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耗材压线,进料齿轮磨损不能卡住耗材,或者是打印头喉管堵塞等等。
与进料不足相反,过多的挤出虽然不会出现断层的情况,但是模型外表面的层纹会变得十分明显。这种问题主要出在切片软件的参数设置上。可能的原因是“挤出倍率”较大,或者是打印头尺寸错误。大口径的打印头进给量会比小口径的要多,如果“大口径”的分层用到“小口径”的打印机上面也会出现挤出过量的情况。
FDM打印机的打印过程需要先将耗材通过高温熔化,再由打印头挤出到打印平台上。耗材从熔融状态到固态需要进行散热。一般的FDM桌面打印机打印头至少都会有两个风扇,一个是给进料电机进行降温的,而另一个就是给模型进行散热的。有人觉得这个散热风扇可有可无,打印一些较大的模型时我们很难感受到它的作用,但是在打印单层面积较小的模型时散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由于模型未能完全冷却固化,此时又有一层在上方堆叠就会导致模型变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了风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延时来达到冷却的目的,比如在cura里通过延长“每层最少打印时间”来让模型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冷却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想测试一下打印机的散热能力,可以试试这个电视塔的小模型。
在众多的失败案例中错层可以说是最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问题。模型错层后会整体向一边偏斜,对于一些人物头像的模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笑果”。错层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打印机的硬件方面。一些低端的打印机由于其机器结构不够稳固,有时在加速打印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错位。除此之外xy电机丢步、同步带过松过紧、光杆与直线轴承滑动不畅都是错层的主要成因。总之模型在打印过程中出现了错层,那么你就是在提醒你打印机需要好好检修一番了。
- 标签:3d打印专业总结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简述国内各3D打印联盟、产业基地
“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与2016年10月19日在北京成立
-
2021年3D打印概念龙头上市公司大全为您介绍
铂力特(688333):3D打印龙头股
- 新突破!利用构建物体的3D打印技术
- 前方有大奖!2019年“黑格学术创新杯”3D打印论文征集评比活动开始啦!
- 外媒关注羊曲水电站3D打印技术:将人从危险工作中解放
- 3d打印机是干什么的
- 德国企业以3D打印技术批量生产电动汽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