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3D打印

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成功完成

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成功完成

  (观察者网讯)央视网5月7日报道,我国成功完成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科研人员在返回舱中安装了一台“3D打印机”。飞行期间该系统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

  据中国新闻网5月5日的报道介绍,太空失重环境是立体光刻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普通的打印浆料在失重条件下无法保持稳定形态,会发生爬壁导致液面起伏影响打印。

  为进一步提升制造精度、扩大可用于太空制造的材料谱系,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团队研制出“在轨精细成型实验装置”,创新地采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对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进行微米级精度的在轨制造。通过失重飞机进行了数百次微重力环境实验,对浆料进行改进优化,保证了其在失重环境中顺利打印。

  据了解,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当前国内外航天器结构的主要材料,密度低、强度高,开展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发展空间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航天器零部件“自给自足”将成为可能。

  201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太空3D打印机,并在国际空间站完成世界首次太空3D打印,揭开了人类“太空制造”的序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最早的3d打印机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