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3D打印

上海首个混凝土3D打印图书屋将于1月中下旬开放

上海首个混凝土3D打印图书屋将于1月中下旬开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蕰川路6号的智慧湾科创园,探访这座在建的3D打印图书屋。从材料测试、地面基础、主体打印到电安装、内装,书屋建造时间大约为一个月。

  智慧湾在上海地铁1号线沿线呼兰路站北侧,园区结合原有工业建筑结构特色,以集装箱为载体,打造了一个花园式的办公空间。穿过集装箱,记者看到了一个即将建成的图书屋。

  园区透露,这是上海首个混凝土3D打印图书屋,建成后,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空间,此项目由园区和清华大学数字建筑中心一起设计,并在园区内共同建造。

  在建期间,清华大学数字建筑中心研究助理何雨婷一直驻扎在园区工作,她指着机器人告诉记者,打印书屋的机器前端和一体机是清华大学数字建筑中心自行设计的。打印机器主要由机械臂、打印前端构成,机械臂前端有打印头,旁边放的一体机主要用于搅拌、泵送混凝土。

  书屋用的混凝土没有钢筋,加入了纤维作为抗拉材料,性能和普通混凝土性能差不多甚至更好,也防震,这几天,书屋正在灌带有保温材料的水泥砂浆。

  清华大学无锡应用研究院数字建筑中心技术员毛宇轩告诉记者,如今现场需要4名工人,早上过来先清理机器,准备打印需要的设备。

  何雨婷说,目前书屋主体部分已基本结束,书屋上还有一个小顶盖,等吊装完成后,再将主体外部做表面漆处理,不遮挡打印纹理,但会让颜色更均匀。

  园区负责人陈剑告诉记者,智慧湾科创园定位于3D打印市场化应用,让普通人都能享受到3D打印技术对生活所带来的改变。

  如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曾是上海第三毛纺织厂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纯新羊毛原料有限公司仓库用地,里面保留了不少贯通一至五楼贯通的送货大滑道老建筑,将历史与创新融合。

  园区具备3D打印产业上下游业务,随处可见打印的设计元素,有园林景观附近的座椅,也有博物馆3D打印的兵马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3d打印图纸素材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