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家智能电

山西稷山:从板枣里“吃”出后稷农耕文化

曹英 高佳

“一杆风调雨顺,二杆国泰民安,三杆来年丰收……”农历秋分日,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风光旖旎的万亩枣园中,一年一度的贡枣开杆仪式隆重举行。稷山——后稷故里,正是从小小板枣里“吃”出了繁荣的农耕文明。

稷山板枣——让后稷农耕文化“活”起来

9月22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亮相,其主场活动首次“出京”,选择了运城,并把稷山庆丰收活动纳入其中。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指出,“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今年丰收节的主场活动为什么放在运城?文化是最重要的原因,运城农耕文明底蕴深厚。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讲过“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这一历史论断,不仅是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高度概括和精准定位,更是对农耕文明发源地“天下粮仓源稷山”的充分肯定。

在此基础上,依托县域农业资源禀赋,稷山县以板枣种植、蛋鸡养殖等乡镇特色产业品牌打造为抓手,有效提升了富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宣对此表示,立足于稷山全国板枣产业基地战略定位,稷山县引导全县枣农采取“提品质,创品牌”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以“稷山板枣中国行”为主题的板枣产品大推介活动,连续举办十届稷山板枣文化节活动,使稷山板枣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市场影响力逐年提升。

获得第十届“寻找稷山枣王”赛枣活动一等奖的宗兆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心激动,“举办丰收节、板枣文化节,在助力提高板枣知名度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拓宽了销路、提升了销量。对于百姓来说,路宽了,环境好了,经济也好了,这才是更深远、更广泛的获得感之所在!”

传承与创新——让后稷农耕文化“火”起来

丰收节开幕式上,披甲挂旗、精心装扮的高跷走兽队伍气势威武雄壮,一群活泼的鼓娃搭起高台,敲起了花鼓,高奇险绝。音乐民俗鼓舞剧《稼穑风》融入鼓乐、唢呐等艺术形式,加入了极具本地特色的高跷走兽、高台花鼓、扎马角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了祭天祈雨、教民稼穑、喜庆丰收等场景,讲述了后稷教民稼穑、开启中国农耕文明的故事。

传承农耕文化既要塑形,注重仪式感、符号化,更要铸魂,赋予其文化内涵。据悉,稷山县以弘扬后稷农耕文化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后稷教民稼穑历史脉络,相继出版了《后稷大传》《农祖后稷》等专著;在稷王庙设立后稷农耕文化博物馆,在国家板枣公园建立板枣文化博物馆;制作后稷农耕文化宣传画册《稷播丰登》和后稷农耕文化动漫片,把古老的历史传说、丰富的史料记载,通过各种创新载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把舞台设在县乡村,策划了一系列面向农民的重点活动。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展传统艺术展示活动;通过直播和社交平台,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话题参与的方式,展现稷山县的劳动场景和丰收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专门讲到稷山,让后稷儿女倍感振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肯定,更是压力。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广大农民大丰收,奋力建设天蓝地绿、生机盎然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谱写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运城市政协副主席、稷山县委书记廉广锋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总结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