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④丨以高质量供给体系对冲供应链洗牌压力
林春霞
疫情反复、地缘冲突、港口拥堵和集装箱短缺……诸多因素,降低了全球供应链效率。全球供应链正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世界是互联互通的,对于中国这样初级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大国来说,也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点在增加。
供给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对我国产业带来影响非常大,但不同产业影响程度不一样。”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魏际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研究产业冲击问题,要放在整个经济体系、上中下游产业链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来分析,同时要对不同产业类型进行细分,然后找出症结所在。
比如,需求收缩方面,内需和外需的变化,都会给产业带来影响。包括新兴市场逐步恢复,一些国家出于本国供应安全考虑进行战略和政策调整,重构自己的供应链本土化、区域化、集团化、联盟化。这些对制造业出口导向可能会带来影响,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需求规模就有可能下降、国外竞争加剧、替代性会增强。比如,美国搞自己的原料药、半导体、芯片保障,可能对全球的供应链会进行重构。
魏际刚认为,同样内需收缩,对以本土市场为主的产业也会带来影响。有一些产业可能处于观望状态,在投资需求方面较审慎。
“原材料、劳动力、物流、能源、技术等都是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供给冲击在这些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向表示,冲击造成原材料供给短缺、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些冲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国外疫情控制情况受政策和防治药物影响较大。二是世界局势在发生变化,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加大。三是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面临着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也让企业压力倍增。温州不锈钢行业协会会长、浙江丰业集团董事长李松林对表示,不锈钢加工企业并不担心市场需求,关键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涨涨跌跌和货源供应不稳给企业带来很多困扰。有时原材料供应紧张,订单无法按时交货,对企业后续发展影响很大。
“由于原材料掌握在上游几个寡头企业手里,下游企业把握不准市场。价格上涨时不敢多进货,下跌时又缺货,这个问题让我们感到非常被动。”李松林认为,2022年不确定因素太多,加之燃气价格、电价、劳动力成本等都在上升,企业风险增大。
河北永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千朗对此也深有感触,因受供给冲击,我们上游生产企业停工停产频繁,产能在萎缩。一些规模小、管理不太完善的小企业可能面临永久停工。还在开工的企业经营压力很大,订单减少、边际成本加大、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和客户,在亏损中开工。
短期对冲措施:企业抱团 政府扶持
在国际供应链面临“重新洗牌”的风口,我国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对冲压力?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和正道集团主席周德文向表示,中小企业因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下游供应链严重断裂,影响了生产经营。“2022年面临情况更复杂,企业可能更加迷茫。”
因此,周德文建议,企业要共同努力抱团过冬。传统企业尽量稳固原有供应链产业链。一些龙头企业要负起社会责任,打通并延长产业链,与中小企业携手发展。同时,政府也要伸出援助之手,拉中小企业一把,继续给予税费、信贷资金等方面扶持,放水养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姜文来认为,我们要切实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不可掉以轻心。同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大豆的自给水平,我国大豆供给严重依赖进口,要逐步改变调整,减小依存度。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也导致中国多种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过高。例如铜精矿对外依存度超过85%,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铝土矿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2%。专家提醒,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这些初级产品供给冲击的长期化有足够的重视。
长远目标:着力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
受访专家认为,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供应链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和纽带。从长远发展看,着力构建一个四梁八柱的国家供应链战略和体系非常关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重申此问题。这三大变革和现在提出的三重压力都具有一定前瞻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
在欧阳日辉看来,质量变革,就是从企业、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到整个经济发展质量都要进行变革。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产品、服务、管理、经济增长质量都要全方位提升。
欧阳日辉认为,高质量供给体系要具备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三个特点。在具体的产业形态层面,表现出产品和服务质量较高、性能较好,价格能让老百姓接受,产业结构更趋向高级化、合理化。
对此,魏际刚也认同。他表示,供应链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和纽带,我们要以供应链为重要抓手,构建一个强大、有韧性、可控的供应链体系,来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提高经济运营效率,使供给和需求能够更加有效地匹配。从根本上解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问题。
对于如何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魏际刚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梳理每一个行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还有国内国际不同区域和领域的供应链发展状况都要进行梳理,找准短板,进行补链强链。
二要加强引导和推动企业融入到不同供应链体系,通过构建国内强大、有韧性的供应链,来满足和支撑国内国际发展的需要,吸引全球要素包括人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在中国汇集。
三要用系统综合辩证的思维来把脉中国经济,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渠道,让全要素从上游中下游,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都畅通起来,形成协同和有效匹配,打破现有分散分裂分割状态。
四要抓根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供应链竞争最终是战略系统、核心技术和实力的竞争。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2022产业动向①丨制造业:加大创新 期盼进一步减负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③丨应对需求收缩压力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②丨强化政策相机抉择 积极应对三重压力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①丨中国有能力预防潜在风险
四地跨境贸易投资先行先试 中国迈出高水平开放新步伐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第四滴血,露西亚的情人快播,纳恩, http://www.xinzhiliao.com/rq/nvxing/38159.html- 标签:eking,失恋对白,萧山家校通,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④丨以高质量供给体系对冲供应链洗牌压力
林春霞 疫情反复、地缘冲突、港口拥堵和集装箱短缺……诸多因素,降低了全球供应链效…
-
天津:全力以赴同心抗疫
刘菲菲 王彩娜 近日,我国疫情呈现局部高度聚集、全国多点散发态势,继陕西、河南后,天…
- 商道经纬丨政策力促新型储能驶入发展快车道
- 市说新语丨“营转非”落地 校外培训机构艰难转型
- 激活存量市场家电企业要三驾马车并驱
- 寒冬中空调企业选择逆势涨价,压货促销还是另有隐情?
-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③丨应对需求收缩压力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