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郭锦辉
氢能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有望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统筹谋划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未来将有利于因地制宜开展氢能产业发展示范,推动氢能多元化应用,加速氢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可再生能源制氢前景看好
目前,氢气的来源主要有三条路线: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制氢,即灰氢;工业副产氢,即蓝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就是绿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建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化石能源制灰氢的碳排放量很高,制取每公斤氢气平均排放10-30公斤二氧化碳;蓝氢需要等待副产制氢设备、CCUS技术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电解制绿氢成本高、转换效率低,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吨,而目前灰氢和蓝氢是氢的主要来源,可再生能源制氢还处于示范阶段。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规划》既着眼于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又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促进绿氢的示范,未来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认为,《规划》最大的意义是明确了氢能产业的发展地位,给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底气,对氢能制、储、输、用等全产业链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目前绿氢的成本比较贵,但是绿氢未来的前景非常好。”毛宗强表示,一方面,制绿氢的电价下降得非常快。另一方面,在制氢方面,目前我国的碱性电解槽技术领跑国际先进水平,电解槽成本已经下降至7000元/立方米氢气产能,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甚至更低。所以,未来,绿氢的成本有望在短时间里降到1.5元/立方米。虽然,1.5元/立方米比煤制氢的成本要高,但是如果考虑到未来煤制氢加上碳税等成本,绿氢的成本将具有竞争性。
“目前阶段,若政策给予制绿氢补贴,将促进绿氢生产的商业化发展。”毛宗强说。
建议系统推进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随着《规划》的实施,氢能的示范应用场景有望加快拓展。
张建红认为,《规划》有利于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的全面成熟,促进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大规模市场渗透,抢占国际前沿阵地。氢能拓展到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才能充分发挥氢能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储能是氢能的又一大应用场景。“可再生能源制氢结合氢燃料电池,可以调节电网负荷和储能,能够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比例。目前,能源行业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制氢,为规模化生产清洁低碳氢能奠定了基础。《规划》提出,探索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这是新提法,产品生产靠近市场,经济上是合理的。”张建红说。
毛宗强表示,目前,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交通运输、发电、工业、建筑节能等,这些领域将来主要是增加氢能的使用量。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会快速增长。只要按照现在已经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有安全保障。
刘强认为,氢能示范应用主要仍然在一些距离比较短,线路比较固定的场景,氢能应用的示范需要加快解决加氢站的问题。未来,我国在应急电力、备用电力领域使用氢能也是很好的选择。
对于未来氢能的发展,刘强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系统推进氢能全产业链的发展; 二是不要急于进入大规模发展绿氢的阶段,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把氢能产业链打造完整; 三是加快技术研发力度,尤其是要突破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如绿氢生产中的催化剂等; 四是开发各种应用场景,尤其是备用电力、应急电力的应用场景。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马建堂:深刻把握决策咨询工作新要求 为走好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保供 稳价 惠民”系列报道①丨民以食为天 保供应就是保民生
国际油价宽幅震荡 能源安全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金融稳定政策导向②丨加快构建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
时报时评丨王辉:贯彻两会精神 实现防疫稳增长两手硬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森林王子2 http://www.xinzhiliao.com/rq/nvxing/15452.html- 标签:blackpink高清HD,viewpad4,6080新视觉理论大,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系统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郭锦辉 氢能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有望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
-
专访丨赵俊超:迈向2035年的中国乡村 围绕五个战略性切入点集中发力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研究部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赵俊超 赵姗 以…
- 视点丨数字化改革的“萧山答卷”:蹄疾步稳迈向纵深
- 国际粮价仍将面临高位震荡风险
- 速览丨今日《中国经济时报》【2022年03月25日】
- 智能家电市场遭遇换道,华为等圈外企业拿全屋智能撬动
-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美博空调奋战抗疫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