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家智能电

2000科学实验4代灯泡教学(科学小实验电池带小灯泡)

2000科学实验4代灯泡教学(科学小实验电池带小灯泡)

 

洗衣机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如果出现晃动,肯能是脱水电机刹车轮与电机轴之间的塑料套磨损,刹车轮与脱水桶轴之间有间隙造成启动困难,甚至出现严重碰缸现象,这类故障只要换上刹车轮就可以了。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二季

80年代,在农村好多的地方都没有通电,到了晚上都是黑黑的,那时都是用煤油灯来照明的,70后的农村伙伴深有体会,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来说说农村日用照明的变迁情况,从这些变化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变迁,人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第一个照明工具 煤油灯

小吴是70后,80年代的时候,正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读书做作业都是采用煤油灯的,一般一个家庭要做好几盏煤油灯的,几乎是一个人一盏吧。

小吴家四口人,就做了5盏煤油灯,晚上去做什么事情都要提着这盏煤油灯,非常的不方便,一只手提煤油灯,然后只有一只手来干活了,有时碰到要两只手才能干的活,灯又不好放,那是特别揪心的。

那时这种煤油灯就有卖的,同时也有煤油卖,现在都找不到了。

下图就是农村家里自制的简易的煤油灯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煤油,找一根中间空的铁管子,找点棉花,(以前家里做被子的都种有棉花,实在没有就在棉被上扯一点,)搓成长条,从这个管子里穿过去,上面露一点点出来,大概一厘米,下面放在瓶内,棉花带子就会从下面吸取煤油上来,上面用火柴点燃,那时没有打火机的。

这就是一个简易的煤油灯了,不过这种煤油灯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方便拿动,只能放在没有风的地方,一旦有风就吹熄了。

那时小吴家还用另一种东西来制作煤油灯,那时罐头流行,吃完的罐头留下那个瓶子,就可以制作煤油灯了,罐头瓶子比较大一点,瓶口大概8厘米左右。

第二个照明工具 手电筒

到了80年代末期,在小吴家乡有手电筒了,如下图,一个金属外壳,里面装电池,前面装一个小灯泡,把开关一推,就亮了,往下面一推就关了。

在碰到苹果手机丢了的情况之后怎么办呢?还能不能找回来呢?在这里告诉各位朋友,其实苹果手机上面都自带了定位功能。

比起煤油灯来那是方便多了,这个时候是手电筒与煤油灯一起使用的,家里用煤油灯,要走动的时候就用手电筒了,因为它不怕风吹。

70后的朋友应该对这样的一个场景记忆犹新,那就是突然手电筒灯泡不发光了,然后把前面盖子取下来,用手指头去弹这个灯泡,或者是一根筷子轻轻的去敲它,有时敲几下,灯泡又亮了。有这样干过的吗?

用手电筒费电池和灯泡,都要花钱,在家里的话还是用煤油灯的。

第三个照明工具 背式充电手电筒

目前真无线蓝牙耳机的额定续航力大约都在5~10小时不等,但使用状况会影响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实际续航时间,例如音量大小、功能或是蓝牙编码等。

到了1995年,小吴家乡通电了,记得那时按人头每人交了300元买变压器才通上电的。

有了电以后,另一种新型的手电筒来了,这种不需要买电池的,用完了,直接充电就可以,一次投入,可以使用好几年。

这种背式充电手电筒光照强度大, 照得远,比用电池的手电筒的强度大了好几倍了。好像是用铅酸盐的,比较笨重,一个有10来斤,照明的时候要背着,重重的,不是很方便。

第四个照明工具 手提式可充电手电筒

到了2000年后,又一种手电筒来了。这种又先进了,不再用铅酸盐来充电了,里面是可充电的电池,比以前的又轻便了好多。

有一个充电器接口,手电筒上有一个提手,方便提携,光照强度也是蛮大的。

第五种照明工具 头戴式手电筒

后面又出现了一种头戴式可充电的手电筒,这种现在农村还在用,非常的轻便了。

它有一根带子,可以戴在头上,解放了双手,再也不用一只手来拿手电筒了,这样大方便了晚上干活的人了。灯戴在头上,灯跟着人走,走到哪照到哪,非常的好。

第6种照明工具 手机

现在手机普及了,人手一部,农村的老人家喜欢用老人手机。如下图这种老人手机,不但电池耐用,充满电一次可以用大半个月。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晚上照明时,可以用来当手电筒用,非常的方便,光也大。方便农村老人晚上出行。

年轻人的智能手机也有手电筒功能,晚上照明自己一个人完全可以,现在农村人晚上出门都不带手电筒了,看不见时打开手机手电筒功能就好了。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这样用的。

结束语:农村从80年代用煤油灯照明,经历了不可充电手推式手电筒照明,到笨重的背式可充电手电筒,到手提式可充电手电筒的照明,再到头戴式可充电手电筒的照明,到现在用手机照明。这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反应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煤油灯下写过写得都老了,朋友们,这些场景你还记得吗?你经历了哪几个照明场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我们形容一个人家里很干净,通常会说“一尘不染”。但是,真正一尘不染的家是不可能的,只要去书架上、床底下、衣柜隔板上抹一抹,就一定会有堆积的颗粒和纤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