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家智能电

光 科学实验(光科学实验通知单和报告单2021年)

光 科学实验(光科学实验通知单和报告单2021年)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

2021年12月,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2965.13亿元,同比增长了6.4%。

一边是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一边是引发广泛关注的青少年游戏沉迷问题。

游戏是否具有教育价值?电子游戏能否成为学习的媒介?如何将电子游戏吸引人的特性运用到教育,培养青少年利用游戏学习的能力?就这些问题,新京报对话了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

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受访者供图

变成如何应用游戏的问题

新京报:国内对电子游戏的看法往往是负面的,形成这种看法,具有怎样的社会土壤?

尚俊杰:古人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现在成年人打麻将也会被长辈教育为不务正业。过去生产效率低下,要辛勤劳作才能糊口。但现在生产效率提高了,休闲时间多了,人们需要通过游戏放松身心。

新一代的年轻人长大成为父母后,对游戏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威老师曾对1981年到2017年媒体上的游戏报道进行过研究。主流媒体对游戏的看法,逐渐从精神鸦片,转向产业经济和文娱新方式的视角,这背后是人们对游戏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游戏产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

新京报:如何看待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的问题?

尚俊杰: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电子游戏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吸引力的一种东西,它的互动性、角色扮演等特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近似真实的场景。不能因为现在对游戏的看法有所转变,就一律说游戏很好。青少年的生长规律,决定了其自控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比如在学校因为成绩不好有挫败感,很容易从游戏中寻找满足。

新京报:所以说不是游戏的问题,而是如何使用游戏的问题?

尚俊杰:我们基本上没有办法阻止这代孩子玩游戏。全部禁止游戏显然不可能,完全放开也不能接受,要变成一个如何应用游戏的问题。

心理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证明了游戏在促进认知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价值的。

比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联合国曾经推出一款人道主义教育游戏《粮食的力量》,通过扮演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成员,为处在内战动乱、粮食缺乏的城市运送粮食,了解到如何行动才能摆脱饥饿造成的困扰,帮助当地人民重建发展型社会。

开发更多的教育游戏

新京报:捷克马萨里克大学和波兰教育部都有把电子游戏作为教材的做法,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方式?

尚俊杰:就像物理化学会上实验课,这些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近似真实的体验式学习环境,在人文社科课程中承担了实验课的角色。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批判性思维。有一款游戏叫《文明》,学生可以通过游戏理解一个文明是怎样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感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如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

而且,游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假设并去验证假设的学习环境。像《模拟城市》这款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会看到城市的人流量大小变化,有的学生规划消防队的位置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救火,这种体验的印象就很深刻。

新京报:什么样的电子游戏具备成为学习媒介的条件?

尚俊杰:这种电子游戏的要求非常高,市面上的游戏不能简单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它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是进入课堂的游戏,需要严格的评估和审查,原则上主要是专门为课堂开发的。

另一个是在电子游戏的设计之初,还要考虑教育意义,不能只考虑好玩、吸引玩家和充值等。对于商业游戏来讲,如果不能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最终都会被淘汰。

新京报:在具体实施上,如何推动游戏与学习相结合?

尚俊杰: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基础研究,分析把游戏用到学习中对知识学习到底有什么利弊,如何设计游戏才能更有价值和教育意义。

第二个是鼓励和呼吁提供更多的教育游戏,或者开发一些引擎,让一线老师自己利用引擎开发有趣的小游戏。比如可以利用模板把选择题直接生成像黄金矿工一样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打捞正确答案。

第三是努力帮助一线老师们去掌握如何把游戏用到课堂教学中,学会使用教育游戏。

不粘锅的出现,为健康少油的烹饪提供了条件,也使炊具清洗变得更加简便。雨季,家电容易出现受潮现象。建议每天开机一两个小时,这样电器在运行过程中能产生一些热量,驱散机器内部的湿气。

新京报:当前国内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何难点?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电脑和各种电子产品的屏幕散发的蓝光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而且蓝光对视网膜会造成伤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孩子们的屏幕上瘾已是现代社会的一项严重问题。

尚俊杰:有一款悟空识字,利用一堆小游戏,帮孩子认字。但坦白地说,教育游戏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特别成功的案例很少。

做教育游戏很难挣钱,企业也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开发。所以我一直提议,游戏行业可以建立一个特别的税收,相当于国家把这部分税收当作资助,来鼓励企业开发优秀的教育游戏。

另外,教育游戏的开发也很难。商业游戏只需要考虑好玩,教育游戏不但要好玩,还不能上瘾。第三,还要具有教育意义。

平衡教育性和游戏性

新京报: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电子游戏具有教育潜力,但将游戏融入课堂仍存在障碍,你曾提出了轻游戏的概念,什么是轻游戏?

尚俊杰:简单来说,轻游戏=教育软件+流游戏的内在动机,或者可以说是轻度的游戏化设计。我刚开始做教育游戏时,希望让孩子们每天玩得开心,在里面学得很好。后来发现这太难了,其中涉及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问题。

游戏性并不是灵丹妙药,真正的做法是从游戏中提取内在动机,并将其整合到教育软件中,不一定要拘泥于游戏的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深层内在动机,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活动中有机地融入游戏元素或游戏机制,甚至都不需要看起来像个游戏。

新京报:如何将电子游戏吸引青少年的特性运用到教育中,培养他们利用游戏学习的能力

尚俊杰:将青少年的游戏成瘾转变为游戏化学习,核心是利用游戏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快乐学习力。

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游戏素养,培养孩子们科学正确地认识游戏,理解游戏,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游戏中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做,以及锻炼什么,能够利用游戏开心地学习。

把游戏应到教育中,用近似真实的情境、真实的任务和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创造力、写作能力等高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京报:如何将教育内容有效地游戏化,效果如何评估?

尚俊杰:在电子游戏的评估方面,我们研究团队曾经建立了一个由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电子游戏功能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知识学习、技能与行为训练、认知发展、情感与审美培养和社会化发展,二级指标获得陈述性知识、训练身体和调节情绪等。

如果只是简单地使用游戏,并不能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内容和培养相关能力。

教育的基础目标除了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游戏化学习正是致力于此。

新京报:家长的看法也影响着孩子的使用体验,家长在引导和调控青少年网络游戏使用上,有没有比较好的方式?

尚俊杰: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也要具备游戏化的素养。很多家庭一般比较注重科学喂养,但在科学教养上还差很多,比如家长对游戏的认识是否客观,应该怎么给孩子选游戏,怎么样让孩子玩游戏。

家长也需要学一点学习科学,知道孩子是怎么学习的。

新京报:在规范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及电子游戏上,应该怎么做?

尚俊杰:第一是严格执法,比如此前实行的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规定时间限制的,或者不能让孩子玩的,必须要做到。

第二是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游戏分级制度,明确提示某种游戏适合几岁的孩子玩。

第三是鼓励基金会等组织支持研究者或企业开发大型的教育游戏。我认为,游戏化学习将来会和移动学习、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习、编程学习、脑科学等结合,共同推动教育发展。

新京报记者 李聪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李立军

电缆故障对于如今发展非常快速的社会来说,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人类对于电力和通信设备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