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桔单车第一了?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超美团及哈啰
10月26日消息,有媒体报道称,10月23日,青桔单车全天总订单量达到2300万。而美团和哈啰当天订单总量分别为1700万单和1900万单。
青桔单车方面不予置评,哈啰出行予以否认。不管承认不承认,这好像是第一次有这么详细的共享单车数据对比。
来看看数据背后蕴藏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以及滴滴做对了什么、背后有啥故事?
青桔能做到后来者居上,其实不得不回顾下过去发生的故事,说让人惊叹也不为过。
一、2018年前后,共享单车大变天
故事的大脉络分为2018年以前,和2018年之后。
2018年以前共享单车领域主要就两个巨头:ofo和摩拜。
2017年11月,ofo与投资方滴滴决裂,打响了共享单车大变局的第一声枪响。随后的2018年,滴滴接盘小蓝,美团收购摩拜,大街上的小蓝单车逐渐消失,变成了青桔的青,摩拜橙逐渐变成了美团黄。
由此,当人们以为行业格局已定的时候,共享单车从ofo和摩拜两巨头,变成了如今的青桔、美团、哈啰三巨头,前两个还是作为新人入局。
二、与ofo决裂,接盘小蓝,是一招险棋
2017年末,滴滴与ofo决裂。表面是投资方与创业者的矛盾,其实是开启了一个投资运作与自营的较量。
当初滴滴投资ofo是看中了与自己业务的契合,给ofo开了入口。看起来投资方和创业公司两方受益,这是业界最普遍的投资逻辑——搞不了的就投资。
后来既然出现裂痕,滴滴依然看中这个市场,那就自己搞吧,但是当时的单车投放额度已饱和,而且自己从头做运营时间成本高,于是开启第二个资本动作——搞不了就接管,用钱买时间。
但是吧,滴滴的接管对象小蓝已近乎倒闭,大量用户挤兑。滴滴其实主要接管了小蓝的投放额度。谁会接管一个死公司呢?
况且青桔又是个新品牌,当时什么彩虹单车等新品牌千奇百怪不断得冒出来,最后都死了,青桔代替小蓝投放在市场,但对用户来说就是个新品牌,依然有死的可能。
后面青桔的推出和市场占领,其实还是靠滴滴自身的产品打造和运营。你可能说全靠滴滴给流量,但青桔本身还是好看又好骑的,很多明星也经常骑着青桔po照片。产品不好,用户也不会买单。
青桔突破2000万单,第一是投资与自行孵化运营业务的惊险抉择,第二是做了自营选择后是如何做到后来者居上的。
三、入口、流量、定位、战略
青桔的成功也牵出两个问题,什么样的流量是有效的流量,单日的第一能否成为常态?
创业者们经常会遇到一个产品问题,单个服务类型的app用户量起来后,要不要涉足其它服务,多几个服务入口,做大而全。但就目前观察来看,涉足非同类服务的入口,用户量都不会很多,比如你不会去一个银行app上看资讯,你也大可能不会在一个资讯app上购物。
什么样的“大而全”的流量是有效的?滴滴给了成功案例。滴滴从提供打车单一服务到提供单车、公交、顺风车、租车、二手车、金融,这样的大而全其实还是在“出行”这个圈子,用户使用也自然。
美团app也算是大而全成功案例,从最早的团购吃,到外卖、电影、骑车,范围又大了些。但还是滴滴从使用场景上更聚焦和流畅。
提升一个高度,跳出产品,青桔的数据则体现了滴滴围绕出行全链条服务的正确性。
滴滴今年公布了0188计划,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青桔所在的二轮车业务承担了4000万单任务。
我们可以看到滴滴app最近上线了很多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游戏等功能,相信集合活跃用户、产品更新打磨、有效的流量和运营、地域投放上的类似农村包围城市等策略,青桔第一的常态化还是很有希望的。
- 标签:他一直都在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苹果公司聘请前宝马汽车的高管,负责汽车项目
6月11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苹果公司聘请前宝马汽车的高管,负责汽车项目。…
-
英国航空让数千名员工重返休假计划
6月11日消息,据新浪财经报道,由于国际旅行重开进程的延误,英国航空已经让数千名工作人员重回休假…
- 滴滴递交上市申请 管理层投票权超过50%
- 滴滴出行递交IPO招股书:公司年交易额3410亿元,国内网约车微利3%
- 市场消息:亚马逊可能因隐私问题面临欧盟4.25亿美元罚款
- 自媒体最近扎堆道歉,发生了什么?
- 俄罗斯法院再次对FaceBook开出1700万卢布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