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新兴科技

康普观点:2022年新兴产业将持续推进数据中心的发展

康普观点:2022年新兴产业将持续推进数据中心的发展

  鉴于新冠疫情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超出了去年年初的预期,去年与数据中心领域相关的趋势在今年仍将继续。我们去年所强调的趋势都已得到印证,譬如虽然4G投资并未止步,但5G的落地推广已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带来影响,而反过来数据中心也在持续为5G 技术做好准备。又譬如随着向云端迁移步伐的加快,我们也见证了更多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物联网和“万物智能”正加速着向云端迁移的进程,而物联网用例也将持续激增。随着处理延迟敏感型应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与日俱增,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也越加凸显。此外,对更快处理更多数据的需求则加速了高性能光纤的采用。

  自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高速且稳定的网络连接必不可少,网络优化开始提上日程。尤其是在中国整体向好、稳定复苏的市场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开始提速以前被搁置的技术改进。举例来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上海浦东足球场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客户都选择携手康普开始网络技术革新的落地与实施。随着网络的重要性持续凸显,企业对于“高速率”和“低延时”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着综合布线产品的不断发展迭代。

  在5G部署规划中,服务提供商和私有企业将持续评估能够提升容量和能力的最务实方法。就其对数据中心的影响而言,5G的持续发力将推动更多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因此,我们将看到从“大核心-小边缘”式数据中心架构向“小核心-大边缘”式架构的转移趋势。快速部署综合布线将是重要需求。

  云核心5G将推动私有企业大幅进行数据中心建设。打造数据密集、延迟敏感型的应用就需要能在云端采用本地无线电并基于云架构来构建专用5G,这也将促进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的增长。

  当前,物联网的增势并未显露放缓迹象。去年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显示,2020年底中国物联网数量已达45.3亿个,预计到2025年时将超80亿个。如今,管理者也愈发密切地关注如何通过如优化运输等方式更好地经营自身业务,而合理地放置传感器则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万物互联将极大提升市场对“优化数据传输”的需求,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智能化将成为综合布线首要指标。

  数据是物联网和智能应用的核心。哪怕是门上传感器等简单设备也涉及许多微小数据点,包括何时开关,是否以及由谁上锁或解锁等,再加之温度、占用率、照明、用水量等传感器应用,这些数据都需存储于某处并可由应用程序或用户访问。而使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往往都位于数据中心内。

  与此同时,随着需要在边缘进行处理的时间敏感型数据的增加,物联网正推动边缘数据中心的发展。目前,大多数的边缘建设都由公有云公司完成,而由于流媒体视频服务的爆炸性增长,一些供应商也在针对视频等延迟敏感型应用建设边缘数据中心。事实上,鉴于公司需要存储此类数据并能够实时采取行动,而非分析静态数据或照片,物联网对数据中心最显著的影响将体现在娱乐、安防监控、数据挖掘和安全等视频应用上。

  可扩展性和成本考量推动着企业向云端迁移。根据信通院2021年《中国云使用优化调查报告》及系列标准显示,目前国内近八成企业在使用云计算部署业务,有45.4%的企业将核心业务迁移至云端,其中将全部业务迁移至云端的企业比例达到17.4%。企业借助云端能够在短短数天内完成租赁和扩展,而无需耗费数年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云迁移仍将在2022年继续,公共云和私有云基础设施都将继续增长。其中,大型企业将更多的使用混合模式,而中小企业则会更多的选择使用公共云。与此同时,MTDC/IDC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带来更多综合布线需求。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ML)与增强现实(AR)的结合使用将在今年迎来迅速增长。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我们将在2022年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和VR技术,这些技术所产生的数据量无比巨大,数据中心提速迫在眉睫。在不久的将来,用户将可通过虚拟方式来复制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我们已习惯于视频会面,未来或也将习惯在AR世界中相遇。

  鉴于采集到的海量数据难以再通过手动操作,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处理如脸部识别或联系人追踪等数据,而机器学习在任何存有大量复杂数据之处都大有可为。比如,机器学习可通过自动计算运输路线以及为物流工作提供帮助,助力解决供应链挑战。

  单模光纤的采用正在提速。如何在更短的时间里处理更多数据的需求扩大了单模光纤的部署,单模光纤的使用也将随着400G/800G网络的发展显著增长。虽然多模光纤仍非常受欢迎,但单模光纤的部署增速要高于多模光纤。随着数据中心正迈向400 Gbps乃至800 Gbps,尤其是在云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单模光纤的部署。

  或许您会认为当下还处于10Gb或100Gb的水平,向400Gb的转型似乎还很遥远。但如果您将业务范围内10Gb及以上的端口数量相加,就会发现向400Gb或更高速率迈进的需求已近在眼前。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已逐渐成为新常态,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该模式的长期可行性。鉴于此,IT管理者需考虑如何为该模式做足相应准备。去年,用于办公、教育和娱乐的视频会面已对数据中心带来了显著影响,这种趋势也将在今年延续并扩展。录制实时的视频通话需占用大量的视频存储空间,而用户又期望能够轻松、顺利地访问这些视频,这些都将给数据中心增加不小的负担。网络的重要性将在提升员工线下线上办公体验的需求中进一步凸显。同时,Wi-Fi 6将得到普及,而由此带来的向超六类综合布线的升级势在必行。

  因此,为应对5G、物联网、混合办公和向云迁移对数据中心所带来的新压力,IT管理者将增加存储空间,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从而更高效地处理数据,构建边缘数据中心,以及部署单模光纤以实现速度的提升。尽管疫情和供应链问题仍将持续,我们预计在IT管理者针对这些“新常态”重新进行调整时,我们有望见证数据中心的活力迸发。

  8月25日,“芯启数智 共创美好”2022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合作伙伴技术峰会于杭州举办。峰会现场,英特尔数据中心平台技术与架构部中国区总经理王飞与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论坛成立仪式。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创新论坛集合了20家ICT产业上下游厂商,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加速数据中心运营模式的绿色转型,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碳中和计算提供坚实的基石,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论坛成员包括阿里云、百度智能云、比赫电气、哔哩哔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英维克、GDS万国数据、浩云长盛、新华三、浪潮信息、英特尔、京东云、联想、立讯精密、宁畅、腾讯云、超聚变和中兴。秉持着可持续发展战略,英特尔将通过该论坛积极发挥产业影响力

  英特尔携手生态伙伴助数据中心智能化发展,为数字经济打造强引擎在近日举行的2022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合作伙伴技术峰会上,英特尔诚邀产业伙伴一同就数据中心硬件架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展开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展现了英特尔如何与产业伙伴形成合力,通过构建行业统一标准和联动技术创新,推动数据中心的绿色、智能、高效发展,从而为数字经济发展铸就坚实基石。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数据中心销售总经理中国区运营商销售总经理庄秉翰在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的时代,英特尔正积极携手中国产业伙伴,在无所不在的计算、无处不在的连接、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这‘四大超级技术力量’的驱动下加速技术创新与变革,以灵活、安全、绿色的多元化产品与服务构建

  智能化发展,为数字经济打造强引擎 /

  Flex 系列 GPU 可提供更出色的媒体转码吞吐性能和支持多达 68 路实时云游戏流,旨在满足智能视觉云的工作负载需求。全新产品:英特尔®数据中心 GPU Flex 系列(曾用代号 Arctic Sound-M )能够帮助客户突破孤立且封闭的开发环境的限制,同时降低数据中心对于不得不使用多个分离、独立的解决方案的需求。英特尔为客户提供的单一 GPU 解决方案,能够在不牺牲性能或质量的情况下,灵活处理多种工作负载。这一优势可让它在支持多种云工作负载如媒体传输、云游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视觉云使用场景的同时,降低或优化相关的总体拥有成本。英特尔副总裁兼超级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Jeff McVeigh 表示:“我们正处于一场由更多用户

  GPU Flex 系列,加速智能视觉云应用 /

  英特尔助力爱莫科技打造虚拟店长解决方案,实现经营策略的 “千店千面”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连锁门店能够越来越多地从数据中获得重要洞察,进而持续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业务支出,改善消费者服务体验。在此背景下,基于英特尔®边缘计算产品,深圳爱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莫科技)推出了面向线下连锁品牌的虚拟店长OaaS(Operation as a Service)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能够对连锁门店收集的全维度数据进行实时AI分析,助力门店实时洞察消费者需求、自动化管理门店氛围和经营情况,还可以作为 “虚拟店长”,自动生成可即时执行的措施。连锁行业迎来智慧化变革当前,越来越多的餐饮和零售企业开始

  安富利资深物联网市场拓展经理 胡浩近年来,政府一直在积极倡导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也就是对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但是疫情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几个月前上海突然爆发疫情,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汽车制造业。当前,汽车制造业属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在遭遇黑天鹅等突发事件时也受到了重创。因此,打造一个高效、可靠的工业物联网对于制造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几年,“黑灯工厂”依然是业界努力实现的目标,其价值不仅是降本增效,也是核心竞争力。三位一体,打造高效可靠的工业物联网如何创建高效、可靠的工业物联网呢?这就需要解决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的技术问题。在感知层面,需要更加可靠、更加智能的传感器,快速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发展浪潮,助推智造跨越深水区 /

  工业物联网(IIoT) 应用有望提高复杂工业系统的效率。由于能够实现这些 IIoT 应用的是下一代基于微的可编程逻辑 (PLC),因此对开发人员提出了挑战,既要支持这些系统中所需的各种工业接口,还要使器件足够紧凑以便能适合工厂设备。这些挑战已经成为创建更高级 IIoT 应用这一终极目标的重大障碍。不过,采用模块化方法来定制 PLC IO 可能是开发人员需要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会讨论 IIoT 高级 IO 设计所面临的挑战,然后介绍 Maxim Integrated 的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最后说明该解决方案作为现成方案或作为现代定制 IIoT 应用的参考设计时如何使用。PLC 在 IIoT 中的角色演变

  的PLC解决方案 /

  安全通信方案 target=_blank

  Silicon Labs在2022年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为亚太区开设物联网新技术主题演讲及培训课程

  贸泽与Amphenol PCB Piezotronics和The Modal Shop签订分销协议

  站点相关:综合资讯传感器RFID生物识别网络传输电源管理处理器物联网安全行业规范创新应用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交通物联网百科相关展会专家观点射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