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新兴科技

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看不见却离不开的“首位产业”

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看不见却离不开的“首位产业”

  5G、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柔性显示、空中成像……眼下炙手可热的产业新潮流,都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就是虽然你看不到它,但它正在改变着你。

  当前,安徽正在谋划十大重点产业,并提出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引领安徽现代产业发展的首位技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位产业,迈向“数字工业化”新时代,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实科技产业支撑。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板块之一,“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决赛成绩9月28日揭晓,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成功斩获“工业互联网专题赛”一等奖。

  时间回到1个月前。8月25日,凌晨3时20分,吕金水坐在设备智能运维中心内值班。周遭一片寂静,突然,屏幕弹出4级报警。

  身为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诊断工程师,吕金水第一时间查看电脑上实时监测的数据,并对异常情况进行了识别诊断。从3时20分发现问题,到4时21分发布诊断报告,确认设备部分零件断裂,整个过程只有1小时,快速反应的背后离不开容知日新自主研发的设备智能运维平台。

  “这里就像一座‘工业医院’,我们是‘工业医生’,看护的‘病人’是一台台机器。”吕金水调侃道,在机器运维过程中,传感器接收设备数据,搭载了智能算法模型的平台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诊断工程师通过类似于“B超”“X光”“抽血化验”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诊断出设备的病灶在哪里,反馈给现场。截至目前,容知日新已服务近千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全天候实时看护的大型工业设备超5.5万台。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芜湖,三只松鼠的“食品全产业链协同制造平台”汇聚1.5亿线上客户实时反馈的数据信息,6万条检验检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应用帮助平台上700多家制造单元质量提升33.3%,生产成本降低20%,新增效益超过1亿元;在宣城,司尔特肥业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产供销全产业链,通过精准匹配联动从田间地头的土壤、种植数据,到测土配肥生产、施肥指导科学种田数据,形成了数据驱动下的协同管理服务新模式……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通过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用户连接融合,实现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颠覆传统工业组织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是“十四五”安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的重要风口、必须抢占的关键赛道。

  在“打造创新生态助力区域发展”研讨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产业信息化发展处副处长谭昱国表示,我省已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2家,其中进入工信部试点示范5家,讯飞“顺风耳”图聆平台、劲旅环境智慧环卫平台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59个,数量居全国前列。

  未来,安徽将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等地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加强与海尔卡奥斯、航天科工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合作对接,提升容知日新、四创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一批企业级、行业级、“双跨”综合型平台,完善应用推广体系,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如果说3G是汽车速度,4G是飞机速度,那么5G就是火箭速度。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5G不是只比4G多一个G这么简单。

  走进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的5G展厅,记者带上VR眼镜,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随着视角的变化,芜湖马仁奇峰的景色就在眼前,仿佛站在山腰远眺一般,带来一段沉浸式体验。“这里展示的是5G+VR旅游,通过5G网络及VR云平台的传输分发,大家可以远程观景。”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解决方案经理肖雪介绍,在4G时代,上行带宽在30M左右,无法满足VR视频的实时传输,5G的上行带宽大于100M,可以很好地支持VR视频传输。

  网速快,或许是很多人对5G的第一印象。事实上,5G给个人通信带来的或许还只是量的变化,但对很多行业而言则是质的提升。5G赋能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经济智能化发展;5G赋能交通,使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成为现实;5G赋能能源业,智慧风电场、智慧矿山提升传统工业部门的数字化水平……加快5G发展,将推动各行业组织形态变革和生产效率提升,助力数字化转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让5G与工业互联网同频共振产生强赋能,海量数据传输降至毫秒级,要素资源连接顺畅。9月16日,记者来到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5G数字化电气车间,只见工人们轻触屏幕,输入领料需求,运用5G技术的AGV小车很快就将材料运送到工位上。“5G数字化电气车间实现过程管理控制的实时化、透明化,进度透明、交期可控,缩短制造周期。”该公司电气自动化高级工程师卢佩庆介绍,具体来看,可节省5%到10%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用于质量保证方面的费用15%到20%,降低制造成本10%左右;生产人员生产效率提高10%到20%,生产计划完成率和准时率提高20%以上。

  截至7月底,全省已建成5G基站39326个,基本实现地级市主城区连续覆盖;建设5G典型应用场景近300个,建立“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项目库,入库项目53个。

  眼下,全省各地高度重视5G发展。蚌埠市依托“双招双引”等平台,着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推动5G发展,中国电信蚌埠分公司先后在大富机电、凯盛工程实施的5G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已建设完成,昊方机电“5G智能制造”正在全力推进;日前,淮河能源煤业公司顾桥矿、张集矿井下综合采煤面工作人员与地面人员通过5G网络完成首次高清语音通话、首次视频通线G煤矿井下专网在淮南建成投用……

  着眼未来,我省将充分发挥合肥、蚌埠、铜陵等地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围绕关键零部件、通信设备等领域,加强与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合作对接,做大做强大富科技、云塔科技等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5G应用生态,积极布局6G产业发展。

  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小型化量子密钥分发器、面向国际提供服务的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9月18日,在安徽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多项世界前沿新应用新产品闪亮登场。

  “我们在大会上发布了本源量子云平台国际版,在去年9月发布的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国际化的优化和设计。未来,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以连接到我们的云平台上,使用、学习、了解量子计算机。”本源量子副总裁赵勇杰告诉记者,根据公司发布的未来五年量子计算技术规划路线位量子比特,并将运用量子计算尝试在不同行业领域解决对应的问题,研制出行业领域的专用量子计算机。

  目前,合肥已拥有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国科量子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4家,量子关联企业20多家;相关专利占全国12.1%,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放眼全省,安徽已获批建设国家实验室,产出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操作系统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量子科技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探索进展亮点纷呈,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也初步构建了“一中心、两基地、多园区”的发展格局。

  8月28日,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双招双引”推进会召开,其中,“数字产业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成为关注重点之一。腾讯未来城、阿里新制造、华为数据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不少互联网头部项目进驻宿州。“腾讯将助力宿州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打造更多具有‘云都特色’的城市数字化‘新硕果’‘新名片’。”腾讯公司政务云副总裁王景田说。

  有了数字化的加持,一家家皖企在转型升级之路上加速腾飞:海螺集团建成全球首个水泥全流程智能制造工厂;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平台在云端开放430多项AI能力,会聚了232万开发者;联合利华日化品智能工厂拥有全球行业第一家拉动式自动补料系统、第一家灌装包装车间“黑灯工厂”、第一家智能优化AI安全观察系统、第一家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家“灯塔工厂”之一……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显示面板生产则是该产业的核心关键领域。“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全省集成电路企业超过300家,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条。智能终端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微型计算机产量居全国第5位,彩色电视机产量居全国第3位,智能手表/手环产品位居全球同类产品出货量前列。合肥新型显示器件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也被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谭昱国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培育,安徽已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等为重点的产业体系。2020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8.5%,今年上半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5.5%,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8%左右。安徽将聚焦“8+1”关键领域,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8个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1个未来产业。

  业内普遍认为,“新”体现在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一方面是传统计算机、集成电路、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纵向升级;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横向渗透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人类社会全面迈向信息时代的导航器。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安徽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芯屏器合”“大智移云”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聚集地。

  当然,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一定差距,比如,产业规模不大,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还缺少具有主导产业生态能力的企业,5G、量子科技、区块链等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期。

  直面问题,找准对策。面向“十四五”,安徽站在全局加强谋划,把准产业趋势、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缺环,坚持目标导向,大力推进从“0”到“1”的创新突破,奋力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裂变,努力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根据产业规划,“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将达到15%,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建设5个左右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大硅谷”和“量子中心”,打造2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与科大讯飞联合打造、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安徽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汇聚应用、专家、服务商三大资源中心,全面对接企业“研产供销服”各类需求,为企业提供“应用通”“政策通”“培训通”“诊断通”“需求通”等功能。

  创新决胜未来,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峰”,才能占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高原”。我省提出,要着眼拓展前沿技术应用场景,积极运用展会、行业商协会等平台汇聚各领域专业团队,探索更多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道的有效办法,找准从原始创新到应用制造的突破方向;要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度实施“双招双引”,对引进来的企业,强化要素资源、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领军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延链补链强链、快速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市场化产业基金,积极运用市场逻辑提升政府基金运营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完善“产业地图”,按图索骥做好项目对接论证和服务保障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个“关键变量”转变为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安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必将蹄疾步稳、活力十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近几年新兴产业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