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入春即入夏”?怪异天气的背后竟暗藏玄机!

“入春即入夏”?怪异天气的背后竟暗藏玄机!

  想必近年大家已经对这样异常的天气不再陌生,也许小伙伴们还记得刚刚过去的春节是怎样的一个寒冷氛围:

  自然,“海利科尼亚”世界所描绘的气候要比现实世界极端得多,但它又未尝不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这位英国科幻教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呢?

  布赖恩·W.奥尔迪斯早在1962年的中篇小说《温室》中,就把故事的舞台设定在一个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在这部小说中,地球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停止自转,世界从此不再有昼夜交替,而人类必须躲在森林之中避免太阳光无尽的直射。

  在这个世界里,食肉植物肆虐生长,人类文明则退回到原始时期。为了寻求生存之道,人类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与此同时,人类也发现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重大秘密......

  这段情节是不是会令人想起著名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不仅如此,这本书更是宫崎骏当年创作《风之谷》的重要参考。不过布赖恩·W.奥尔迪斯的故事显然要更加奇诡,毕竟他可是和 J.G.巴拉德并称的英国科幻新浪潮旗手作家。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温室》是《海利科尼亚》三部曲的创作灵感之一,那么另一个重要的源头则是五十年前轰动自然科学界的“盖娅假说”。

  1972年,英国气象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活着的巨型有机体”,人类、大气、海洋、陆地等等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在“盖娅假说”看来,人类的一切活动、自然的种种变化都是这个有机体在进行“自我调节”。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维持着当今地球(也就是神话中的“盖娅”)的稳定生存。

  虽然“盖娅假说”引发的学界争议几十年来从未停止,但詹姆斯·洛夫洛克普遍被认为是自达尔文以来第二个重新审视生命的人。“盖娅假说”迫使我们思考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究竟是怎样。

  就像五十年代的“水利统治”理论影响了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布赖恩·W.奥尔迪斯的《海利科尼亚》三部曲也可以理解为“盖娅假说”的一种文学诠释。

  1982年,布赖恩·W.奥尔迪斯创作了三部曲中的首部《春》,描述了在最为极端气候条件下生存的人类。在书中,海利科尼亚行星处于双恒星系统之中,这使得它的“大周期年”跨度长达2592年,由春入夏,再由夏入冬,已经是一整个文明从崛起到衰亡的所需时间。

  同一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那就是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正式取得了布赖恩·W.奥尔迪斯短篇小说《超级玩具够玩一整夏》的电影改编权。当然很可惜他没有亲自完成这部电影,我们后面再说。

  1991年,在国内科幻界前辈的不懈努力下,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在中国成都顺利召开。一直力挺成都申办本次大会的布赖恩·W.奥尔迪斯也前来参会,向大家作科幻主题的宣讲。老先生与中国科幻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情谊。

  他曾向中国的科幻读者介绍他在英国牛津大学城外的家。老先生的家中有一座种满植物的花园,花园一直延伸至家外面的森林,森林里的动物们经常会光临这座花园。

  小说中那些形形色色的行星景观、风格迥异的变异生命,乃至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思考,就是在这样贴近大自然的创作环境里诞生的吧。

  而中国的幻迷再一次看见奥尔迪斯的名字,就要到2001年电影《人工智能》的上映了。《人工智能》正是之前库布里克希望改编的《超级玩具够玩一整夏》。直到库布里克去世,这部电影制作方面的问题也没能解决。

  库布里克把它交给了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斯皮尔伯格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电影剧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不过相较于原著小说,电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电影版加入了受九十年代以来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观念影响的情节。尽管布赖恩·W.奥尔迪斯本人可能不满意后来的情节改编,但描述在变暖危机之后进入冰河时代的世界,某种意义上也是《海利科尼亚》母题的延续。

  2011年,布赖恩·W.奥尔迪斯的科幻史著作《亿万年大狂欢》(Trillion Year Spree)被译为中文出版。这本书尽管时隔25年才被引进,但它早就是所有科幻史阅读榜单上的必读。

  《亿万年大狂欢》是布赖恩·W.奥尔迪斯对自己更早之前《千万年大狂欢》(Billion Year Spree)的修订和扩写。这个标题的有趣之处在于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亿万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科幻的“演化”史。当然它更多是奥尔迪斯的文字幽默:“billion-trillion-zillion”。

  至少有两个重要观点在这部巨著中被完整阐述,其中一个就是肯定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在科幻史上的地位,另一个则是定义了“宽屏巴洛克”类型的科幻。奥尔迪斯不仅写下了关于《弗兰肯斯坦》最精彩的一篇介绍,甚至还曾为此单独创作了一部小说。“生命”的主题一次又一次在奥尔迪斯的笔下呈现。

  2021年动画电影《少女☆歌剧 Revue Starlight 剧场版》中出现了一个让无数中文地区爱好者百思不得其解的词汇:wi(l)d-screen baroque。其实它就是前文提到的“宽屏巴洛克(Wide-Screen Baroque)”的文字游戏。关于“宽屏巴洛克”我们有机会再细聊。

  说到文字游戏,“海利科尼亚(helliconia)”会让人想到“地狱(hell)”和“蝎尾蕉(heliconia)”的组合。蝎尾蕉是只要养护温度合适,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的热带植物。当然“海利科尼亚”是不是真的有这层意思,也许还有待对小说更加深入的挖掘。

  2021年同时也是《海利科尼亚》系列推出简体中文版的年份,中文读者终于能够接触到这部经典的科幻史诗。在《海利科尼亚 1:春》出版后,已经涌现了很多精彩的中文书评。

  在如今季节交替之际,《海利科尼亚 2:夏》《海利科尼亚 3:冬》也已经陆续上市。幻迷们不妨一起进入到奥尔迪斯笔下曼妙瑰丽的异想世界,感受来自另一颗行星的万千气象。

  从1962到2022,虽然已经度过六十年一甲子,但人类与自然、环境与宗教、地理与、气候与生命,这些在奥尔迪斯科幻作品中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却依然没有过时。

  或许在“亿亿万万(Billions & Billions)”年之后,人类依旧需要卡尔·萨根或是《海利科尼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人工智能 电影海报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