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美好未来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
近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人工智能有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智能化革新,释放发展红利,赋能美好未来要不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智能科技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介绍,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
“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继续深化开放合作,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肖亚庆说。
人民网财经了解到,本次大会吸引了256家参展单位,将展品、技术搬到了云上,全方位地展现了智能科技为各个领域带来的全新变化,全面展示了智能领域高精尖的产品和技术。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京津冀地区协同,发挥北京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核心产业发展优势,运用天津和河北丰富的应用场景,形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循环。
当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355.9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8.4%。其中,天津地区生产总值15695.1亿元。
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算力与数据深度融合驱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孟祥飞表示,要加强计算、数据、智能等自主可控数字底座构建,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产创新的国内大循环。京津冀区域发展数字经济有显著的产业和政策优势,同时要支持政府可控、社会开放,具有第三方公信力机构的建设。
“天津市将以数字经济联盟成立为契机,更好推动京津冀三地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生态共筑、发展共赢。”天津市委张工说。
6月23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论坛“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论坛成功举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在会上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此次大会上,“双碳”成为热点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教授王成山认为,“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电力系统转型对于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承担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使命。加强智能输电、配电、用电建设,推动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建设,对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4日,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城市能源高峰论坛上“云揭牌”。天津市宝坻区的小辛码头村,正将阳光转换为厨房、大棚、充电桩里的“绿电”。小村里的光伏设备,是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具体实践之一。
2021年,天津市制定了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等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为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相关部署。
“科协组织要加强科学传播、着力发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和坚持开放创新,提升全社会‘双碳’意识,构建‘双碳’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双碳’应用场景落地,并推动‘双碳’国际交流合作。”罗晖说。
“天津要继续发挥‘科创中国’人才智力优势,大力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智能技术,探索出具有天津特色的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天津市会副主任马延和表示,天津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交流合作,深化京津冀协同和津长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列相关产业,陆续进入到消费者端。智能驾驶汽车、人脸识别技术、语音交互产品等,开始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中。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云”上展厅展示了智慧燃气、车路协同、低碳住宅等智能科技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智能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已逐渐成为现实。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抗击新冠疫情和提高普惠医疗服务。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认为,数字技术在精准医疗和远程医疗领域的运用,使社会公众能够接受到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的医疗服务。
智能科技产业已经融入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赋能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力量。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介绍,2021年,天津智能科技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信息服务业比重达到24.8%,比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累计完成产值1847亿元,增加值累计增长9.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634亿元,同比增长15.2%,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推动智能技术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成为大会热点议题。表示,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是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使命引导下,深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涌现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
“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各具优势,两者相互作用、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质量红利、创新红利和效率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动力,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大会上如此表示。(实习生李皓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新网 党的以来,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杜燕飞)6月26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庆祝国家优质工程奖创立40周年暨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颁奖会”在京召开。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郑学选在会上表示,40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总量不断增加,范围也逐步扩大到更多的专业领域,体现了企业项目管理、科技创新、绿色节能水平,辐射和带动了企业人才建设、文化建设、诚信建设、品牌建设,也激发了企业争先创优活力,提升了企业软实力和竞争力,让企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实力越来越强。…
- 标签:人工智能有啥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谷歌工程师闹了场大乌龙 人工智能还没理解能力哪来的意识觉醒
人工智能现在确实能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但它是基于大规模数据的统计
-
爱普生扫描仪+云+AI技术为智慧办公、智慧教育带来全新生态体验
如今,云技术、物联网深入各行各业,智慧办公、智慧教育应运而生
- 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全球领先
- 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有多深
- 我国科学家一项研究有望让人工智能更“理解”人类
- 流利说以AI技术赋能英语教育 打造“千人千面”学习体验
- 走近人工智能 感受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