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工智能成为过去 现实中的人工智能揭开面纱
我们应该感谢库布里克与斯皮尔伯格联手2001年为我们献上了电影《人工智能》,它已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一部经典。如果这是部库布里克单独完成的作品,那么它必将会凶恶可怕而更具穿透力,而斯皮尔伯格为它披上了层温情的外纱,将《人工智能》制成了块酒心巧克力,醇美而意味深长。作品对人类、宇宙的终级思考和关怀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把握和理解,但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刚刚结束的2017CES,我们发现各大厂商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更加成熟,从帮你自动驾驶停车的机器人,到酷似爱因斯坦帮你辅导功课的机器人,再到超萌治愈系的宠物机器人……几乎各展台都能看到Robot的身影,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井喷之势。
在现实世界中,人工智能是一个巨大的,每每遇到这个领域的进步,人们都会为之欢呼,因为人工智能的确能够满足人类在生命健康、生活舒适度等方面的终极追求。但欢呼之后,避免不了也有失落与怅惘产生。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已经对此作出了预言性的表达,但人们还是更愿意把焦虑藏起来,用更勇敢的态度去拥抱人工智能。
百度CEO李彦宏也在公开场合提出数据对于影片的作用:人工智能当中的用户画像技术将电影《魔兽》观众分类,电影可以根据分类精心设计推广方案。“他们原本认为能把票房提升百分之十几就已经很满意了,但实际的效果确实提升了200%。”李彦宏说。
以百度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在交通场景中Duer OS可以是像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茅十八唠叨有爱的路况导航提醒,也可以是更靠谱的与传统汽车厂商合作的自动驾驶服务;在家庭生活中,Duer OS可以是代替上班族陪伴老人、孩子的智能聊天工具,还可以是孩子喜欢的“故事大王”、“百科全书”等等。
在电影作品中,创作者们把观众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全部描述了出来。比如影响最大的《终结者》系列,就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有关人工智能的大众化普及工作。如果说《终结者》挑起了观众对机器人具有强大伤害性的恐慌,那么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则表达出人类与具有情感的机器人如何相处的焦虑,机器人男孩大卫执着地寻找妈妈,拥有了爱的能力之后,它变成了他,但这个温情的故事结局却极为残酷——伟大的情感也无法挽回生命的终结,失去爱之后的机器人要面对比人类更为亘古的孤独。
获奖无数的《机械姬》比此前同类电影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更深邃的探讨,一个机器人拥有了性别、美貌、思考能力,甚至还拥有了情绪、、心机。和“终结者”相比,“机械姬”更像是人类自己创作的毁灭者。
每一次大的科技进步,都带来了用户获取互联网信息和服务使用门槛的降低。PC时代用户的的操作习惯是用鼠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习惯是触摸操作,我们的屏幕越来越便携,手指灵活度越来越高,但还未达到科幻电影中描绘的“解放双手”的程度。用户越来越多的在和设备对话,用对话代替手指操作,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在第三代互联网时代,语音对话式操作系统或真正将科幻电影中的智能场景变为现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人工智能 库布里克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谷歌工程师闹了场大乌龙 人工智能还没理解能力哪来的意识觉醒
人工智能现在确实能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但它是基于大规模数据的统计
-
爱普生扫描仪+云+AI技术为智慧办公、智慧教育带来全新生态体验
如今,云技术、物联网深入各行各业,智慧办公、智慧教育应运而生
- 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全球领先
- 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有多深
- 我国科学家一项研究有望让人工智能更“理解”人类
- 流利说以AI技术赋能英语教育 打造“千人千面”学习体验
- 走近人工智能 感受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