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用户突破1.8亿、连续15个月盈利 嘀嗒出行“轻”运营建高“壁垒”

9月3日讯(记者里豫 邓玉蕊)成立于2014年的嘀嗒出行,日前迎来成立六周年的日子。仅六年时间里,这家专注于出租车和顺风车细分领域的移动出行公司,整体注册用户数突破已1.8亿,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认证通过车主超过1000万。同时,连续15个月实现盈利。

成绩背后,嘀嗒出行一直专注细分领域,坚持“轻平台”商业模式,并由此建立起坚固的“护城河”。那么在“轻”模式下,其所谓“壁垒”是什么?平台有何商业价值?其所在的细分领域又是否真的能产生“大鱼”?

“轻平台”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出租车和顺风车服务的移动出行企业。过去六年,嘀嗒出行主打以信息撮合为基础的轻运营模式。

在互联网思维已经根深蒂固的出行领域,出租车和顺风车市场空间能有多大?艾媒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将达2.49亿人,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约为2.07亿辆。每天至少有60%的车辆会上路,平均每辆车有3.5个座位是空的,往返两个行程就有将近7亿个空座。

另一组来自出租车领域的数据同样惊人。2012年,全国出租车每天订单数量近7000万,在网约车兴起的今天,出租车日均订单依然在5500万左右,服务人次超过1亿,而整个网约车市场的日均订单量不过2000万-3000万。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顺风车需求长期存在,且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同时,出租车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出行力量。

嘀嗒出行作为提供信息撮合的轻运营平台,在顺风车领域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形成规模,将车主的空置资源与乘客需求最大化匹配。借助六年来的积累,嘀嗒出行的整体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认证通过车主超过1000万,其中超过60%顺风车用户是朋友转介绍来的。过去六年,嘀嗒顺风车累计共享座位超24亿,嘀嗒顺风车车主在30秒内接单超1亿次,3分钟内接单超2亿次,车乘互给好评超2500万次,嘀嗒顺风车应答率从40%上升到70%。

但大规模覆盖车主只代表嘀嗒出行具备基础运力,在网约快车便捷性的围剿下,乘客对顺风车的粘性也是“壁垒”之一。根据嘀嗒出行公布的数据,在嘀嗒出行App上有不少超过五年的“铁粉”用户,接单或合乘记录在200次以上,此前在QQ群、贴吧拼车的用户也被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在这些人看来,顺风车低价高效,同时又解决了日常通勤、城际出行等刚需问题,因而用户对平台的粘性也较高。

另一方面,在需求巨大的出租车业务上,嘀嗒出行仍是以收取信息服务费为主,未来考虑针对出租车企业收取一定SaaS平台费用的“轻”模式运营。因此要形成有效“护城河”的方法就是提升巡游出租车的线下服务体验并推动其向数字化发展。

2019年7月,嘀嗒出行提出“出租车•新出行”战略,对业务线进行全新升级,即做“城市出租车智慧运营服务商”,为城市出租车管理部门、运营公司和从业人员提供一整套数字化服务和管理体系。针对传统扬招用户,推出了“扬招打车助手”、“出租车智慧码”等服务。用户打车之前可看到附近的空车,上车扫码后能了解所乘坐的出租车车辆和司机信息,同时可以评价订单、在线支付、获取电子发票、分享行程等。通过对三大服务场景的重建,倒逼出租车行业提高服务质量。

经过一系列精细化运营,嘀嗒出租车已帮助全国近700家出租车公司实现数字化管理,出租车企业版服务企业客户超5000家。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数量超过190万,累计认证通过出租车司机数量超80万,夜间出租车订单累计需求超2.5亿 。“出租车智慧码”在试点城市西安自2月份上线至今,使用量已超过5000万次,占当地出租车营运总趟次的72%,服务评价率高达40%,单日用量最高突破40万次。

凭借“轻”平台的运营思路,嘀嗒出行已经连续15个月实现盈利。而移动出行领域的行业龙头滴滴出行,此前5月份刚刚宣布,仅有核心业务网约车服务实现短暂盈利。

商业价值为几何?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私人小客车合乘(即拼车、顺风车)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依据《指导意见》可以知道,顺风车的基本特质包括真顺路和低定价两个方面。其本质是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价值,是真正的共享出行。顺风车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同时与乘客需求双向匹配。并且车主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而非营利,车主与乘客之间是平等互助关系,而不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基于两大特质,顺风车所要实现的商业价值就是降低公路运力以及经济高效。从现阶段的成果来看,顺风车的成果喜人。

嘀嗒出行参与联合编制的《2014-2020中国顺风车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地有17家信息平台公司在400多个城市开展顺风车业务,累计注册车辆3000万台,在不增加车辆出行频次的前提下可以提供共享座位1.2亿个;注册乘客3亿人次,全年合乘出行36.4亿人次,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有益补充。

与此同时,巡游出租车行业数字化升级也正在稳步前进,诸多城市中的出租车服务体验与效率也有了焕新升级。在扬招依旧是巡游出租车主要招揽乘客的基础下,嘀嗒出行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网约与扬招服务的全面增长。

嘀嗒出行出租车业务上线初,将出租车网约化是主要运营策略,然而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出租车业务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快速增长。由于因为快车、专车车内环境天然的优势,同样是网约产品,用户会更倾向于选择体验更佳的它们而不是出租车。因此单一利用互联网思维,将出租车加入网约车范畴并不适合其发展,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出租车失去市

但与快车、专车等网约车不同的是,出租车扬招是其招揽乘客的独特方式。并且从目前巡游出租车日均5000万的订单来看,扬招订单整体依然占据了80%-95%,而网约化的比例只有5%-10%,即便在北京、上海这些超一线城市,出租车网约化的比例也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巡游出租车用户,依然未享受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

掐中“命脉”的嘀嗒出行于2019年在西安市区近1.4万辆出租车上铺开“智慧码”服务,而后“出租车智慧出行”小程序升级,新增“打车助手”功能,让扬招用户能够在微信中即可精准获取1公里内出租车实时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并为用户规划最佳上车地点,让用户通过实际情况,高效规划扬招出行或是网约出行。目前,“打车助手”已升级新增“一键呼叫”周边空车的功能,不仅提高乘客叫车效率,也为司机增加了订单来源。

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认为,扬招打车的终极场景应该是无论用户在办公室还在马路边,平台都可以告诉用户,是网约出租车快,还是到一个指定的地方扬招打车更快,这样,乘客上车前的确定性就能大大提高。即扬招和网招的融合统一。

在他看来,网约车增加了供给,而嘀嗒出行“出租车•新出行”战略要做的则是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思维结合扬招的市场特质,做好出租车的线下服务,倒逼出租车行业去提高服务质量。随着体验的提升,用户会增加使用频次,也会有更多的新用户涌入,最终实现扬招市场的增量发展。

“大池塘里的大鱼”

虽然相比于全面开花的移动出行平台,嘀嗒出行现下只专注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物业务板块,因而被不少人认为是“小平台”。

“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专注意味着小,并认为我们在顺风车、出租车这两个领域哪怕做成了老大,依然会“ 保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两个市场的前景。我们的定位是大众出行平台,绝对不是一个小池塘里的大鱼,而是大池塘里面的大鱼。 ”宋中杰表示。

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亦表示,这两个产品组合有着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这两个场景加起来能覆盖95%的用户对四轮移动出行的需求,关键是不存在丢失线下需求场景的情况;

二是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冲突,比如出租车40%是短距离、只需起步价的,同时出租车98%是实时用车,正好可以与顺风车互补——顺风车主要是远距离的(15公里以上)、预约上下班通勤,很好地解决了早晚高峰期运力不足的难题;

三是两者都是通过盘活现有供给提高效率,并没有额外增加社会上的车辆。仅就这一点来说,顺风车与出租车的组合,更加符合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和城市的出行规划,与国家在道路交通方面的顶层设计相向而行。

事实上,此前顺风车曾是滴滴最赚钱的业务。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2019年亚太区出行市场研究报告》,滴滴顺风车无限期下线前,曾一度实现单均盈利。在当前全国市场私家车保有量的数量下,只需要有1%的座位分享出来,就能产生700万的顺风车订单,这一数据在出行市场依然具有吸引力。

可以预见的是,顺风车作为移动出行的重要分支以及平台的现金牛业务,将得到众多平台的青睐。但嘀嗒出行经历了六年发展,已经在获客能力,运力规模和体验这三要素方面,形成越来越高的壁垒。同时,作为功能性为主的平台,顺风车平台的市场份额提升和发展,也是其口碑和用户习惯不断累积的过程。如今,新进玩家获取用户(车主和乘客)的成本将越来越高,要胜出越来越难。

除此之外,出租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前,滴滴曾宣布旗下出租车业务即日起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快的新出租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乘客发放出租车打车券,帮助司机师傅们提升单量和收入。此举意味着,滴滴重启快的加速进入瓜分出租车市

六年时间,嘀嗒出行走得“专而慢”,但也因此建立起高而难打的“壁垒”,成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尽管未来移动出行的竞争格局越来越明晰,但已下沉市场多年的嘀嗒出行地位或难以撼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你为什么从万达离职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