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人工智能

【网信知识微课堂】人工智能

【网信知识微课堂】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全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会上正式被提出,在当前被人们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当前,人工智能的定义仍相对模糊,目前普遍说法是拥有“仿人”的能力,即能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的思维能力,包括感知、决策以及行动。简单来说,人工智能探寻的是如何用机器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能,比如,让机器会听、看、说,会思考、行动、决策,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弱人工智能只专注于完成某个特别设定的任务,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翻译,也包括近年来出现的IBM的Watson和谷歌的AlphaGo,它们是优秀的信息处理者,但无法真正理解信息。

  强人工智能系统包括了学习、语言、认知、推理、创造和计划,目标是使人工智能在非监督学习情况下处理前所未见的细节,并同时与人类开展交互式学习。

  超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拟人类的智慧,人工智能开始具备自主思维意识,形成新的智能群体,能够像人类一样独自地进行思维。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教育、安全、金融、交通、医疗健康、家居、游戏娱乐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落地,应用场景也愈来愈丰富。

  在医疗领域,很多诊疗手段都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像牛津大学的盲人眼镜、医疗影像中的图像识别、康复机器人等。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帮助老师设置友好人机交互的智能课堂,用机器来评阅学生的作业和考卷,通过机器问答来帮助教学。

  在交通领域,无人驾驶中涉及的技术包含多个方面,例如计算机视觉、自动控制技术等。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公司发布无人驾驶汽车研究计划,部分公司已经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

  由于科技技术的不完全可靠性以及智能系统存在的先天设计缺陷,产品责任的归责问题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来,尤其是感知智能领域的产品责任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赖于利用数据训练算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分析和使用大量的数据,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人工智能时代,用户使用各种应用产品时,本身就是主动的隐私泄密者。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普及应用,对于传统社会伦理造成巨大冲击。如果不能谨慎处理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将会对未来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产业链条脱节,生态离散化成为制约人工智能技术上水平、应用上规模、产业上台阶的瓶颈。要想释放多元算力价值、促进人工智能创新,既要重视智算系统的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推动开放标准建设,通过统一、规范的标准,将多元化算力转变为可调度的资源,让算力好用、易用。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顾问李仁涵:当前,中国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可操作“规则”,这不仅有利于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人工智能与国际接轨及实现全球化发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当下,形工智能伦理和治理共识非常重要,否则将阻碍其发展。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首份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全球性协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为人类、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并预防其潜在风险。

  202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3年 ,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二批先导区名单。至此,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增至8个。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人工智能(2022年)》,全面回顾了2021年以来全球人工智能在政策、技术、应用和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动向,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新发展形势及其所处的新发展阶段,致力于全面梳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为各界提供参考,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

  6月20日,在2022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与腾讯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快手科技等十余家机构共同发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儿童互联网应用指南》。指南明确了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共治的原则、参与角色、AI应用周期及建设措施等,希望能为行业发展和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推动多方合作、形成资源合力。

  5月27日,河北省十三届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该《条例》将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四章“数字产业化”中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县级以上网信部门、省通信管理部门等应当按照全省数字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政策措施,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引导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提高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河北出台5G应用“领航”行动计划,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制造、生活、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

  日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共同制定印发《河北省5G应用“领航”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实施推动信息消费升级、赋能行业数智转型、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三大任务。在“赋能行业数智转型”任务中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制造、生活、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

  2月14日,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据介绍,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研创新和人才平台,逐步形工智能生态产业集群,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落实“双减”政策,增强学生体质,“智慧操场”系统日前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投入使用。目前在秦皇岛市第七中学校园内,50米跑、立定跳远等五大运动区域,都安装了AI摄像头。通过视频感知、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对学生的运动姿势等指标实时采集分析。针对传统体育教学记录难、分析难的问题,“智慧操场”系统可以精准识别学生个体差异,详细记录学生的运动过程,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人工智能英文简写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