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优子qvod新时代茶农:巧打产业牌 念好致富新“茶经”黄朗维
中新网重庆4月7日电 (陈茂霖)7日清晨,重庆南川区大观镇居民唐继泽早早地来到他家的茶场,望向眼前一片熟悉的翠绿,盘算着今年茶叶采摘的最佳时机。“清明和谷雨是春茶采摘最关键的时期,必须要把握好。”唐继泽说。
从81年进入乡镇茶厂开始,62岁的唐继泽已经和茶叶打了36年的交道,从上世纪80年代挣外汇的红碎茶,到90年代南川茶产业“红转绿”后的地区品牌“金佛玉翠”,再到产量有限却在业内知名度颇高的“古树茶”,唐继泽都如数家珍。
重庆南川总面积达8万亩的茶叶基地不仅出产优质茶叶,其旅游价值也渐渐被发掘出来。 钟欣 摄“我们南川的土壤和气候比较适合种植茶叶,种茶的历史也很久,那些山上的老茶树就是明证。”唐继泽所言“老茶树”,指的是在南川境内金佛山生长,树龄达1400多年,被挂牌保护起来的金佛山野生大茶树,这些老茶树与南川境内的8万亩茶园一起,构成了南川目前茶产业的两大支柱品牌,“古树茶”和“金佛玉翠”。
在老唐记忆中,古树茶自不必说,产量少、价格好,一直是南川茶响当当的名片;而“金佛玉翠”为代表的绿叶茶,则见证了南川茶产业这30多年时间的起起落落,更是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希望。
“南川除了古树茶外,南川一开始最出名的是那些能直接出口挣外汇的红茶。”唐继泽告诉记者,南川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规划建设的全国红碎茶基地县,所生产的红碎茶凭借“浓、强、鲜、香”的特质被誉为四川茶叶“五朵金花”之一,深受欧美、英、日、巴等国消费者欢迎,并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在那个年代南川红碎茶最高年产量达到2500吨,年创汇近128万美元。”南川经济作物站站长李伟告诉记者,进入90年代后,由于来自印度、非洲等地红茶品牌的强势竞争,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升,南川红碎茶的产量逐减,南川茶产业开始“红转绿”、“外转内”的战略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就是通过培育一批新时代茶农,巧打产业牌,念好脱贫致富新“茶经”。
“以前那种缺乏包装和品牌推广的红碎茶一公斤只能卖几美元,茶农想靠这种老产品致富显然不太现实。”李伟说,“所以南川茶产业要想重振雄风,首先要有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具备强烈品牌意识和品质意识的新时代茶农,但这样的茶农靠学校是很难培育出来,只有通过市场大浪淘沙,然后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引导,把精英的力量凝聚起来,最后形成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竞争力的茶产业链。”
“近几年南川区引进了7家农业企业投资茶产业,累计投资超亿元,在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李伟说,“接下来南川还将深度挖掘茶产业在茶叶品牌之外的文化附加值,通过茶旅结合,大力发展茶旅游、茶观光、茶休闲业,营造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