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生活  3D打印

新蓝海!机器人教育培训市场兴起

再能干的机器人,也离不开人的研发、编程、维护。

在8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各样的新锐机器人一如既往地惹人注目。不过,一个现象也特别值得关注:有些厂商开始关注机器人背后的人,在近几年兴起的机器人教育培训市场掘金。

科技日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不少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教材出现在展架上,讲授不同品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还有各种机器人教学平台,用来教授职业院校学生或工厂职工现场操作和使用工业机器人。

人才培训市场需求强劲

这种现象背后,是强劲的市场需求。

“虽然今天我们都对技术推动创新感到激动,但是如果你去一家企业会发现,大概30%的成功依赖于技术,70%的成功依然靠人来实现。”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艾家瑞(Karel Eloot)在大会上表示。

此次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6.8亿美元,2014年至2019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9%。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但正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猛在会上所言,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而人才严重短缺。

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人才需求将达750万,人才缺口将达300万;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人才需求将达900万,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主要的短缺人才为研发工程师、系统设计与应用工程师、调试工程师、操作及维护人员等。

“在未来的智能制造领域,机器人只是硬件,人,才是最关键的。所以还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北京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海在展会上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入局者的探索各具特色

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下,入局者进行了各有特色的探索。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这一市场的玩家,该公司于2015年成立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教育装备与教学体系建设的子公司——哈工海渡。

王猛介绍,几年来哈工海渡在机器人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其中包括研发工业机器人教学装备,与国内院校合作共建机器人专业、实训教室和人工智能学院;开发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系统化教材;发布APP平台,为制造业从业者提供实时线上教学等。

北京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引进德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体系,跟中国地方政府和院校共建了一个中德产教融合基地。姜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其中2018年正式授牌的库卡(KUKA)授权研究院,按照库卡工业机器人全球统一标准,培养自动化生产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高级技能人才,提供从机器人基础操作课程到专家讲座等多种培训和认证。

“现在工厂里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前生产线上的工人都是手动操作,现在机器人正在代替人,但并不是不需要人了,而是需要的人才不一样了。需要的是对机器人进行维护、编程、操作的人才。” 姜海说。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层面对智能制造领域的职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视,不过学校、工厂、培训教育机构都在探索,很多制度和方法仍在完善中。

姜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阶段很多厂商和院校开发了机器人教育培训相关教材,但教材的标准并不统一,也缺乏人才培训的标准。此外,目前缺乏同时具备企业项目和教学经验的复合型师资资源,产教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渠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