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圳土地市场"虚火旺",雅居乐、中国电建等房企争相“抢食
在一线楼市政策长期趋严的环境下,北京、深圳两地土地市场的“燥热”,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甚至被看做是市场“回暖”的信号。
而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今年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为5169.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22%,土地成交价款2269亿元,同比下降35.58%。这意味着,今年前5月,土地市场整体呈现出降温趋势。
土地市场究竟是冷是热?为何整体数据在下行的同时,却有多个城市频频出现“高温”的信号?这种相悖的现象,成为近期行业探讨的焦点。
北京、深圳土地市场“虚火”旺盛
在中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下,房企在土地市场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市场的目光。近期,北京、深圳土拍市场出现的“火热”行情,再次引发市场的热议。
6月27日,北京土地市场3宗经营性土地,一日内揽金120.33亿元。其中,石景山区古城南街地块因65.75亿元的起始价较高而备受关注,该地块吸引了首钢基金+中骏+招商、中海、华润+电建、平安4家企业及联合体参与竞拍,最终被华润+电建联合体以73.4亿元,溢价率11.63%拿下。
在此之前,6月21日,北京土地市场刚刚成交了3宗土地,一宗位于怀柔区,两宗位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为32.53万平方米,均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出让,起始挂牌价合约80.86亿元,最终成交价合计98.76亿元。其中,亦庄河西区的两宗土地,出现了40%左右的溢价率,得到市场热切关注。
与此同时,沉默已久的深圳土地市场,也出现众多房企“抢食”现象。6月24日,深圳集中推出5宗宅地,吸引了超过80余家房企参与,仅竞拍保证金缴纳款就多达1100亿元。并且,5宗地块均以最高限制价成交,成交总价达到223.84亿元,总体溢价率约为45%。此外,配建人才住房的面积在一轮轮举牌中被推高至15.8万平方米,溢出率约为69.65%。最终,这场土拍被媒体冠以“史诗级土拍”。
北京、深圳两地土地市场为何突然升温?这是局部城市的各别现象,还是全国土地市场“回暖”的信号?上海中原地产研究部总监卢文曦向蓝鲸房产指出,北京、深圳的土拍表现,并不能说明全国土地市场回暖。现阶段,一线城市的调控政策没有放松迹象,项目操盘依旧存在亏本风险。他分析说,此次北京、深圳土地市场火热,是因为出让地块位置优越所致。
蓝鲸房产梳理发现,深圳土地市场的“高温”表现,或还有长期供地面积较少的因素。据美联物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四年间,深圳累计成功出让18宗住宅用地,且因其城市土地面积本身就有限,长久以来,拆除重建、微改造为主的城市更新成为深圳的主要供地来源。
因此,在深圳这场“史诗级”土地竞拍中,包括万科(SZ:000002)、碧桂园(HK:02007)、华润集团(HK:01109)等龙头房企纷纷加入“混战”。
其中,中国电建(SH:601669)竞得的光明区光明大道地块颇受市场关注,该地块以最高限价20.12亿元+配建1.90万平方米,可售楼面价4.3万/平米拿下。据悉,这个价格与周边二手房正兆景嘉园房价基本持平,截至目前,该小区均价约3.2万-4.6万。但值得注意的是,光明区光明大道这宗地块最终配建面积为1.9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约25.82%。这意味着,配建部分面积势必会挤占商品房产品的利润空间。
细化土地市场竞拍规则,源头控制“高温”风险
从市场关注的角度来看,除了部分地块出现多房企争抢的现象之外,对于北京、深圳土地市场竞拍规则的调整,也是市场热议的焦点。
据了解,深圳在此次土地竞拍中采取了“单限双竞”的竞拍办法,即限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竞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积,同时要求,商品住宅购买满3年后,才可重新出售。并且,竞得企业除需无偿移交人才住房外,项目也需执行普通住宅占70%,同时不得捆绑精装修出售。
卢文曦对蓝鲸房产分析,深圳政府采取“单限双竞”的竞拍方式,是为了控制土地最终成交价,防范房企拿地成本过高。同时,在各种限制性条件的束缚下,也能够促使房企理性拿地,避免哄抢。
他进一步分析道:“人才配建房对于开发商来说,属于无偿建造。拿得比例越高,证明最后用于售卖的房屋越少,最终会使楼面价增高,摊薄利润。”
而在北京的几个竞拍地块中,类似雅居乐和港中旅所得地块,虽然取消了配建保障性住房,但对其销售均价依旧有明确限定,最高销售单价不超过56868元/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均需达到70%以上。
“客观来说,亦庄这两块土地的楼面价并不算太低,后期企业如果想要打造精品的话,在产品上的投入必定会更高。” 思源地产首席分析师郭毅向蓝鲸房产指出,雅居乐和港中旅久别于北京,对于北京购房客群的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标准,都需要进行新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如何应对地方性规则,也想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雅居乐和港中旅对利润的需求不高,但是在北京市场限竞房项目扎堆推盘的情况下,其项目能否如预期般完成销售,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北京地区为例,中原地产监测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限竞房项目达到52个,合计77期,供应住宅套数达到35890套。签约方面,北京地区限竞房签约合计13175套,平均网签价为48756元/平方米。签约面积合计137万平方米,按照面积计算,网签完成率仅为33%。同时,据中原地产监测,北京地区已经连续12个月出现限竞房“供大于求”的局面。
明知项目利润空间有限,为何还有如此多房企争相抢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对蓝鲸房产分析说:“未来,京沪深等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会大面积向共有产权、租赁、人才住房转移,商品房将成为‘稀缺品’。”他表示,在京沪深等一线城市“金字招牌”的区域拿地,精雕细琢打造产品也好、做融资也好,都是房企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层面来看,雅居乐(HK:03383)、港中旅不惜重金进入北京拿地的初衷或也与此有关。在6月21日的北京土拍中,雅居乐以31.8亿元,溢价率41.33%竞得亦庄河西区X92R1地块,成交楼面地价为39625元/平方米;港中旅以30.6亿元,溢价率39.09%成功竞得亦庄河西区X92R2地块,成交楼面地价为38956元/平方米。
郭毅对蓝鲸房产指出,作为首都城市,北京的市场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雅居乐和港中旅重金进入北京的核心原因,是希望能够在北京打造其代表性的项目,从而形成相应的市场背书和品牌背书,这对于其今后的全国化扩张和布局,也具有重要意义。郭毅强调,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对品牌效益的需求要高于利润,或者未来这两个产品是值得期待的。
由此来看,北京、深圳两地的土地市场“高温”似乎存在着一定特殊性,这种现象短期内或会对市场起到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在楼市政策调控不放松的背景下,房企拿地仍将趋谨慎态度。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