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中国好书10月榜单”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的封面上写着“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每日甘肃网12月4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12月2日,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中国好书10月榜单”,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口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整理撰写、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
樊锦诗,1938年生,杭州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石窟保护与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2017年,樊锦诗《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18年,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2019年,樊锦诗获“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2019年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从“人生的不确定性”“神圣的大学”“敦煌是我的宿命”“千年莫高窟”,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的女儿”,再到“保护就是和时间赛跑”“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分13个篇章,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樊锦诗先生近半个世纪以来与敦煌研究院共同经历的光辉历程,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最佳写照。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入选“中国好书10月榜单”的推荐理由是:作为江南闺秀和北大才子,樊锦诗本可以有更为轻松闲适的人生,她却将生命交付大漠流沙和洞中光影,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日复一日地临摹修复壁画,为古老的敦煌赋予新生。在这本自述中,“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娓娓而谈,分享她在北大的求学往事、与伴侣不离不弃的婚姻生活、以及敦煌文物考古和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质朴的外表,纯真的笑容,用尽一生保护的璀璨的敦煌文明,都源自她高贵安顿的灵魂和一颗守一不移的心。
【书籍摘抄】
“整整一个星期,史苇湘先生带领我们几个远道而来的北大青年学生,攀援着被积沙掩埋的崖壁,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看过去。从北凉、北魏,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从伏羲、女娲到力士、飞天,随着洞窟一个一个在我们面前敞开,我们忘记了疲惫,空气好像也变得温暖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华美的圣殿,完全沉浸在了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塑像艺术中。”
——《第三章·敦煌是我的宿命》
“当年的莫高窟几乎与世隔绝,没有现代交通工具,从莫高窟去一趟敦煌县城,要走大半天的路。当时的敦煌就是一个小镇,半个小时就能走完,城里头总共只有两个百货商店,还有一个糖盐局。那时的生活确实非常艰苦,大家住土房,喝咸水,还要在洞窟里临摹壁画,保护修复,调查内容,研究文献。敦煌的冬天极冷,气温一般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宕泉河的河水冻结成厚厚的冰层,日常用水都得凿开冰层,取冰烧水。夏天的河水又咸又苦,冰水却不咸。”
——《第六章·风雨飘摇的日子》
“我和老彭之间没有说过我爱你,你爱我,我们也就是约着去未名湖畔散步,快毕业前我们在未名湖边一起合影留念。毕业分配后,老彭去了武汉大学,我去了敦煌。那时候我们想,先去敦煌一段时间也很好,反正过三四年后学校就可以派人来敦煌替我,到时候还是能去武汉。北大分别的时候,我对他说:‘很快,也就三四年。’老彭说:‘我等你。’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分就是十九年。”
——《第七章·敦煌的女儿》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其实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许多遗憾无法弥补,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死亡会使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使我们放下那些饶有趣味和意义的事业,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所有你所喜欢的、不喜欢的,留恋的或者讨厌的全部都将离去。……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总有一天会走的,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聊以欣慰的是,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我为莫高窟尽力了!”
——《第十三章·莫高窟人和“莫高精神”》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