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教育护航和平教育 构筑“抗疫”科技防线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如果将疫情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停课不停学”恰似教育行业“战疫”的集结号,而“在线学习”则扛起了当下教育的大旗。
2月10日,天津市和平区“首战”告捷:全区34所学校(含民办),实现了智慧校园平台100%覆盖;7万名中小学“空中开学”第一天,点击量冲破321万次。
漂亮的数据背后,是和平教育的“战疫”策略:快速的应急反应力、动态化的作战部署,以及全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中释放。
图:和平区岳阳道小学的学生正在用腾讯会议+智慧校园参加线上班会
决策明快:5天拿出完整“抗疫”方案
从全国范围来看,和平区“备战”时间确实要早一些:1月21日,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型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的论断抛出后,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和同事们就绷起了一根弦:万一延迟开学,该怎么办?
这份敏锐源自2003年的SARS事件。彼时,和平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卢冬梅还是一名高二语文老师,“学校放了两周的假。那时候没什么信息化手段,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各学科老师就坐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给学生答疑……”
1月24日(大年三十)凌晨,天津拉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警报。当日,明建平跟同事们都没有回家,详细推演了要立即启动的防疫工作,以及如何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家很快达成一致:疫情之下,启用线上教育资源无疑是最优的选择。然而,“线上学习”虽不是新生事物,但绝大多数公办学校,并没有实施长时间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经验与能力。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和平教育人的核心探讨点在于:和平到底要什么样的线上教育。
1月25日(大年初一),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马相中在笔记里简短地记录了这段过程:区信息中心组织线上研讨“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网络技术保障方案,并商讨疫情阶段和平区在线教育的可行性预案。
1月27日(大年初三),天津市教委正式对外发布2020春季延迟开学通知。同一时间,和平区对于“停课不停学”的方案也有了清晰的思路:“智慧校园在我们日常早已是常态化使用,学生、老师、家长对它都比较熟悉。对于疫情倒逼产生的‘在线教育’需求,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基于这个无需建设、无需熟悉的线上教学平台,只需比平时更经常更大量地使用它,挖掘它平素不那么常用的一些功能。”明建平如是说。
早在2017年,和平区就引入腾讯智慧校园,作为全域统一应用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此次疫情爆发后,和平区又紧急启动了6所民办学校的开通工作,快速完成了区域公办民办100%覆盖。
1月28日(大年初四),当很多地区和行业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尚处于或茫然、或苦寻良策之际,和平区教育局“停课不停学”方案新鲜出炉,并涵盖了教学互动、教务管理、家校协作、数据支撑等线上教育全流程。
以腾讯智慧校园平台为基础,和平区构建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线上学习方案:
1、通过“精品云课”模块,发布和平自制的微视频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教师(家长、班级)助手”模块,实现师生家校互动、作业提交批改等功能;
3、通过“班级圈”、“作业墙”等模块来分享学习心得成果,营造线上学习氛围,为学生打造“云学习团队”;
4、通过“腾讯空中课堂”、“腾讯会议”,进行辅导答疑、组织各类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从观看教学资源,到作业互动,到答疑解惑,不仅全流程都在智慧校园上完成,而且会记录全部学习数据。教育局和学校将依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当前,这种做法在全国尚属罕见。
执行务实: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1月29日(大年初五),和平教育的首支线上“抗疫队伍”就拉起来了:来自全区34所学校的99名“和平智慧校园管理员”在微信群中集结完毕,进行“战前练兵演习”。
“即使同一区域,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信息化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明建平解释说,“尽管和平智慧校园已经运行了三年多,但过去更多是作为教学的助攻。然而当下,智慧校园的角色突然变了,成了主攻。”
接下来几天,和平区通过腾讯会议就线上学习方案展开多轮视频培训。“先给管理员讲解一遍,再给校长和区教研员们各讲一遍。”明建平说,在此基础上,校长对本校老师进行培训,教研员对本学科老师进行培训;老师再和学生、家长进行对接培训……最终,确保实现两个100%:和平方案知晓100%,智慧校园会用100%。
为了更好地助力和平区“抗疫”,腾讯教育派出了7名工程师,进驻“管理员群”,“这样既可以协助教育局解答一些问题,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老师学生们的新需求,让平台能更好满足教学需要”,腾讯智慧校园产品负责人付金懋说。
图:和平区充分利用智慧校园“抗疫”
“一个功能模块里要培训的内容非常多。我们自己先研究透了,尽量化繁为简,再写成攻略发出去。”卢冬梅举了个小例子,“线下教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叫作业‘复批’——尤其是小学生,很少有作业一次性通关的,需要老师给出修改意见,学生完成修改。所以,很多老师非常关心复批功能怎么实现。其实和提交作业的功能流程完全一致,但我们在做培训的时候,就会单独写一个‘如何实现作业复批’攻略,确保老师们更清晰。”
明建平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智慧校园平台的运转,更像一台精密的仪器,每个环节如何落实,都应事无巨细。“就要让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原来使用不充分的要充分起来,原来使用不熟练的要熟练起来。”
大的思路有了,队伍也建起来了,但具体到“作战”,一连串的问题又摆在面前:推行线上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是采用直播还是录播?是选择成品资源,还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动手录制?
“紧急启动线上教学,对于教育局和学校来说,是新事物。但即便是短时期的临时解决方案,也要遵循教育规律。”明建平和卢冬梅不约而同的谈到这点——这也是和平教育人的坚持。
“我们设想的工作流程,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资源或教材等多种方式,然后自行或者团队协作完成教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状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并根据这个阶段学习的情况布置个性化的下一个任务。在此期间,学生始终可以与老师保持沟通,与同学进行交流研讨。”明建平介绍说,这一切都在“和平智慧校园”上完成,并留下数据。
2月3日,和平区正式将“先学后教线上翻转教学策略”作为此次“战疫”主要教学策略,并确定了“录播学习+线上辅导”的基本形式。
“通过区教研室,把各个学科里的骨干老师调动起来,组成了一个个微课程制作小组,每个课件都是一个团队完成的。”明建平说,为了保证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制作微课程中,全部以录屏软件捕捉屏幕上PPT演示过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一步一步地呈现问题的讲解过程。“这样的教学视频,没有冗余信息,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前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对每个知识点用一个‘微视频’进行讲解,并配以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这些‘微视频’一般时长5-10分钟,符合认知规律。”
短短6天,和平区268位骨干教师倾力合作,设计制作了覆盖全学段共513个微课,满足全区第一周全部教学需求。
图:和平区“微课程”已经上传到智慧校园平台上
那么,用同一个平台、同一套资源、同一个节奏,会不会导致一刀切呢?为了规避上述问题,和平区采用了“全区统筹”和“一校一策”相结合的策略。
全区统筹,即充分调动骨干老师的力量,确保在短时间内成批制作区级精品微课,又不会给老师带来太重的负担。一校一策,则是在全区统筹的基础上,由各个学校自行组织安排教学、辅导等。“区里统一推送资源的课时总数,小于各年级课时计划总数,给学校补充资源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明建平指出,如何依据精品资源结合本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如何利用平台组织好学生线上学习,根据重难点精准地布置作业,如何进行集体辅导和个性答疑,都是每所学校要去破解的问题,也是此次线上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战72小时 数据“大盘”高开320万
2月10日,和平区“在线开学”第一天。8点微班会,原本面向辖区7万名中小学生开放的智慧校园平台突然涌入大量登陆者。“以前我们默认学生没有手机,每个家庭有一个家长在智慧校园里就行了。这次考虑到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学习,我们开学前让每个家庭至少要有两位家长加入智慧校园,有手机的学生自己也可以加入。第一天开学,可能家长也都想实际体验一下吧,导致网络一下子卡住了……”卢冬梅回忆说,当时很多老师都懵了。
幸好此前针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应急预案,和平立即启动了预案。腾讯教育也马上第一时间进行了扩容,平台很快恢复了正常。“那时候,在后台看着实时监测数据快速攀升,心里其实是挺紧张的,毕竟以前没见过这么大的数据量,”卢冬梅笑着说。当晚,数据“大盘”收于321万次,相当于每个学生点击了45次。
2月11日,点击总量收于302万余次。
2月12日21时55分,卢冬梅在朋友圈里兴奋地晒了一张数据监测图,并配文:今日大盘再创新高,收于354万点。离我最近的学生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安排案例——上午看完了所有资源并完成了作业,中午午睡起来之后,看书下跳棋,晚上闲着没事儿时看“作业墙”,逐个看同学作业。挺好!
图:2月12日,天津和平区教育局智慧校园大屏截图
此后,数据始终保持在每日300万次以上。平台的运行越来越平稳,学生、老师、家长也都渐入佳境。
就在这最为繁忙紧张的72小时里,和平区另外一条战线也已经开启:组织学校测试各类在线互动产品,对比不同产品的特征,匹配适合的教学场景,为满足线上翻转学习必将出现的辅导答疑需求做好了技术准备。
综合考虑资源保障能力、功能与需求匹配程度等方面后,和平区最终选择了“腾讯空中课堂”作为互动答疑的保障产品。
“以前,落实一个项目,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搜集很繁杂的材料。但此次,疫情却起到了催化效果,腾讯空中课堂是极简化地开通。版本更替速度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基本2-3天就优化一版,充分满足一线师生提出的需求。”付金懋说。
灵活指挥 大数据作为教育优化指引
2月14日,教育部出台相关细则,进一步解读了“停课不停学”的内涵。
“我们更有信心了,感觉路子走对了。”卢冬梅说,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和平区的腾讯智慧校园数据大屏——过去三年,和平区与腾讯教育合作,打破数据孤岛,搭建了底层数据平台。此次疫情期间,大数据平台在“在线教育”的规划和教学效果评估方面,显示出了独有的价值。
“第一天、第二天,我基本是定闹钟,每隔五分钟记一次(数据)。因为这样才能准确地知道,什么时间是学生登陆的最高峰,什么时间是教育局和学校需要特别关注的时段。”
依托大数据,卢冬梅发现,学生线上学习的规律,和想象中并不一样。“以前大家都说八点是早高峰,但高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早高峰之后,是不是十一二点就要吃午饭了,然后下午二点以后又开始学,一直到五点?观察下来,根本就不是的,从早八点起,高峰一直坚持到晚上十点。”
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的规律,为天津和平在线教学的合理统筹和安排,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图:天津和平区第十九中学王傲涵同学,利用家中的投影机开展学习。
“大数据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相中介绍说,区里和学校都会根据大数据的反馈,进行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调整。“开学第一周,我们按照原来线下教学的节奏,每天规划了8节课。进行了2天后,将课间时长延长到20分钟,并强化了眼保健操、课间运动等项目。同时,全天的课时也有所调整。”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 —— 这句兵法对于和平教育“战疫”而言,再适合不过。明建平指出,和平区的方案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战疫”形势发展在不断调整完善。
线上学习第二周开始,和平面向全区所有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涵盖了“课程资源数量是否适中”“作业量是否适中”“作业类型都有哪些”“教师针对性辅导的开展情况”等,问卷很快回收完成,让明建平高兴的是,学生和家长对此次“线上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5%。
通过调研,结合对师生教与学数据进行观察,和平区设置了“3+1”的节奏:即三周自主学习,一周反思总结。这样有助于及时总结沉淀线上教与学的规律,让学生能更扎实的掌握知识。
经验沉淀:区域、学校、家庭分工协作
20多天的“抗疫”之旅,让和平教育人感慨颇多。疫情犹如一个催化剂、一面放大镜,让过去看不到、想不到的事情都集中“爆发”出来。
此前,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链条中,家长的作用比较微弱,而此次,家长的信息素养却变得无比重要了。
1月底,天津第十九中学的胡嘉老师邀请了几个家长组建了“突击小分队”微信群,给这次方案涉及到的各功能模块写攻略和心得,在全体家长中进行分享。这些家长不仅热情高涨,而且技术水平委实硬核:快速完成各种测试、解决技术难题、输出报告和攻略……最可贵的是,还义务地给其他老师和家长做起了培训。
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和平区“停课不停学”项目落地异常快捷且高效。这也让人对于家长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疫情方案里,在把顶层设计落实好的过程中,家长的贡献约占了30%——这一点,过去是被忽略了的。”卢冬梅指出,在发掘到家长们的巨大能量后,和平区在方案落地推进中,实行了“三级管理”:即区域、学校、家庭分工协作。
其中,教育局负责在腾讯智慧校园后台观测工作动态,及时督促和提醒学校工作进程,并基于数据适时调整方案;学校通过平台沉淀的教学行为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适切建议;学生和家长则需考虑如何通过与学校密切沟通合作,高质量完成自主学习。
发现亮点的同时,难免也会暴露短板。比如,很多企业和产品在这一战中没有“过关”,也顺势溃败了。
另外,在疫情这面放大器下,过去诸如老师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一下子爆发出来了。经此一“疫”,和平区清晰地认识到,下一步该如何把控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卢冬梅指出,“要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信息素养提升上来,包括教育主管部门、老师、学生、家长等等。人的信息素养提升才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