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科技大咖”都有谁?
核心提示丨4月21日,记者从省科技厅、省科协获悉,我省有15人通过了2017年度“两院”增选办材料验收和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审查,经团审议通过获得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资格,其中中国科学院2人、中国工程院13人。
据悉,这是近几年我省入选“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最多的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据了解,这15位有效候选人分别是: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开荣,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所长、教授范国强,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康相涛,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雷廷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付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许为钢,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研究员李红霞,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总工、研究员梁晓庚,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马秋禾,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张,后勤保障部工程兵防护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朝,河南科技大学教授魏世忠,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健吉,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常俊标。其中由院士提名10人,由中国科协提名5人。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15人获得“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资格,其中13人是“中原学者”。“这充分展现了2007年以来省科技厅持续实施‘中原学者’计划,培养造就院士后备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此次院士增选之前,已有申长雨、张改平等7位“中原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
记者发现,由于河南是农业大省,因此入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专家最多,共有5位,分别是范国强、郭天财、康相涛、李付广、许为钢。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农业大学表现抢眼,5名农业学部的“准院士”中,该校就占去3个席位。
此外,我省还有梁晓庚、马秋禾、张、朝4名军工专家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增选名单,这四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及后勤保障部工程兵防护工程研究所。
记者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中还发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李红霞和魏世忠。在今年1月9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励大会上,他们领头的项目分别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此外,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雷廷宙是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候选人,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不仅是有名的盾构领域的专家,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两院”院士每两年评选一次。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我省9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最终张新友、任辉启、王复明3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河南入选“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不详,樊会涛、丁奎岭、施一公、何满潮、张培震、王晓东6人当选“两院”院士。
为何今年河南这么多专家入选“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认为,一是,这些年省委省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科研项目,河南科学家做了巨大的贡献;二是,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国家在中部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三是,中央驻豫的科研机构比较多,全国一共320个工业领域的科研院所,河南就占了38个。
另外,2016年开始,省科技厅进一步加大对院士后备人才的支持力度,对有望冲击院士的“中原学者”等后备人才,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研发项目、科技励等方面,为其开展科学研究和冲击院士提供强有力支持保障。
院士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是怎么产生的?据了解,院士候选人统一由院士和中科协推荐,全国学会可推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省级科协可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按照院士增选程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将分别于7月底和6月份初组织各学部进行评审;10月底团审议后评出院士增选结果。
1.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2.热爱祖国;3.学风正派;4.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
1.推荐: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3.选举:各学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本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
4.通报:选举结果分别由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检查确认,经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审议批准后,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