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深圳新兴产业发展“亮眼
去年11月10日,我国首颗开展X射线脉冲星在轨探测以及脉冲星技术体制验证的脉冲星试验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颗脉冲星试验卫星是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东方红”)负责总研制,从正样研制,到整星出厂,仅耗时10个月,是我国研制速度最快的微小卫星项目之一。
“目前太空中在轨稳定运行的‘深圳造’卫星项目共有两个,其中去年成功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自入轨以来,运行状态良好,有序开展各项技术试验,成功获得了脉冲星观测数据,正在持续观测多颗X射线脉冲星,力争获得更多数据,为后续构建脉冲星数据库奠定基础。”深圳东方红公司相关人员5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年首个在深圳完成设计、总装、测试和试验等研制任务的“开拓一号”卫星项目也依然在轨稳定运行。今年以来,公司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其他在研型号的研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深圳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深圳经济稳中有进,主要指标表现良好。全市生产总值4584.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6%。在剖析深圳这趟经济列车的动力来源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兴产业(含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未来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共实现增加值1853.88亿元(已剔除行业间交叉重复),增长12.8%,高于上年同期的12.1%和上年全年的10.6%,占P比重达到40.4%,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深圳新兴产业实现领跑,这是深圳着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也说明深圳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强劲。”深圳市体制研究会副会长孙昌群博士说。
在这些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中,航空航天产业的增长态势最为明显。今年一季度,深圳航空航天实现产值26.23亿元,增长25.2%,速度居其他新兴产业之首。
尽管缺少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项目和资源布局,但深圳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型城市,深圳在2013年即编制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应用、微小卫星等产业领域,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扶持产业发展。自2014年开始至2020年,深圳市财政连续7年安排70亿元扶持未来产业发展,其中就包括航空航天产业。预计到2020年,深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近三年来,深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在航空航天的一些细分领域,深圳已经出现了国际知名的巨头公司。
目前深圳航空航天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覆盖了适航取证研发、航空电子元器件、机载模组、无人机、机场地面设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链。在航空电子领域,有振华富、国微电子、深南电、南航电子等技术领先的企业;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一电科技等具备研发设计总装集成能力,在飞控、航拍领域居国内前列;在机场地面设施领域,中集天达登机桥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而华为、中兴等深圳领军电子信息企业,也正在积极布局地空通信、航空数据和航空互联网技术设备等领域。
深圳东方红公司在研制“开拓一号”、脉冲星试验卫星过程中,也在我国卫星研制领域闯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深圳模式”。
其中,“开拓一号”卫星项目是国内首个系统性应用工业级元器件及单机模块打造的卫星,填补了我国高性价比微小卫星领域的空白。在模式创新方面,“开拓一号”卫星项目开创了以全工业产品研制卫星的研制模式。该模式使得大量工业级元器件以及现货产品,具备空间应用的可能性。
据介绍,“开拓一号”卫星项目所有星上产品均采用工业级元器件制造,并大量引入了工业级现货单机产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对工业级元器件和单机产品开展性能摸底,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标准,可高效处理工业产品的空间适应性以及可靠性等问题。
在其后研制脉冲星试验卫星过程中,深圳东方红继续沿用了高集成度、柔性化配置和平台的综合高性价比设计思。在星上产品配套方面,系统性地解决了工业级产品应用于航天的瓶颈问题,有效缩短微小卫星研制周期,降低了微小卫星配套产品的准入门槛。
模式的创新,既为企业赢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也为我国微小卫星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AI)热潮席卷全球,作为我国创新之都的深圳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在这场大潮中长袖善舞。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表现不俗,产业增加值达到119.52亿元,同比增长19.6%。
据了解,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同样属于深圳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是深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根据2014年底出台的《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深圳要建成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创新、服务和国际合作,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并组织实施10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1家以上,100亿元企业5家以上,5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快速成长型企业达50家以上。
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新材料81.09亿元,增长11.7%;生物56.56亿元,增长14.9%;新能源118.64亿元,增长18%;节能环保133.13亿元,增长17.4%;文化创意505.32亿元,增长8.2%;生命健康16.27亿元,增长7.5%。
在新材料领域,深圳也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光启研究院的超材料技术在新型航材、新一代机载和星载天线等领域有巨大应用潜力。
柔宇科技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柔宇国际柔性显示预计2017年底正式建成投产,这种采用新型柔性材料生产的全柔性显示屏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建筑装饰等多个行业。全面投产后,产值预计可达180亿元-200亿元。
海洋产业同样被列入深圳未来产业之一,今年一季度产值达到93.84亿元,增长17.3%。海洋产业是在2013年被列入深圳市未来产业的,同年出台的《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显示,每年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优先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装备、海洋生物、邮轮游艇等四个产业领域,积极培育海水淡化、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矿产、海藻生物质能等海洋资源利用产业。
其中重点支持领域涵盖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邮轮游艇、海水淡化、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矿产、海藻生物质能等八大细分领域,基本上囊括了海洋产业的全产业链。其中既有“颜值”颇高的邮轮游艇,也包括街头巷尾的海产制品,更有威猛的深海探测,以及充满未来感的可燃冰、海藻燃料等。
已经在国际海洋工程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多业务拓展的中集集团就是一家在深圳成长起来的海洋产业佼佼者。
今年2月13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了D90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的命名和交付,该平台3月已抵达南海作业区域开始国家(可燃冰)勘探租约。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集来福士共新增2个修船项目订单,2个旅游观光船订单。此外,中集来福士还交付了海洋牧场项目,拓展挪威深海养殖业务、海上发电船业务,与挪威方已签下2.5亿美元的意向性订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4月28日,由中集集团联合海油工程、中兴通讯等10余家知名企业发起组建的深圳市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创新中心是正在组建的深圳十大创新中心之一。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海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并努力成为国家海洋创新体系的一支生力军。
在数字化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均属于重点发展的产业基础,也是深圳新兴产业中的主力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936.39亿元,增长11.2%。 互联网260.91亿元,增长19.3%。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增长态势,堪称中流砥柱。
今年4月28日,在上海合作组织国乌兹别克斯坦国副总理下,海能达与乌兹别克某特定部门所推荐的实施单位乌兹别克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是继中标俄罗斯FIFA联合会杯及世界杯专网项目后,作为我国专网通信领域代表企业的海能达在“一带一”上收获的另一张大订单。此举不仅帮助海能达深入开拓乌兹别克市场,更有助于在“一带一”沿线国家中进一步扩大“深圳智造”的品牌辐射效应。
目前,“一带一”沿线及东南亚、南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专网通信尚处于起步阶段,潜在市场空间较大,将成为海能达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增长极。(记者 陈发清 王海荣)